1937年日本挑起的全面侵华战争,打断了中国自清末以来留学运动发展势头,使出国留学跌入低谷达四五年之久。1943年起,赴国外留学人数方始回升。抗战八年中,我国出国留学生,包括公费、自费留学生,总计1566人。而抗战以前,从1929年至1936年的八年时间,我国出国公费、自费留学生,总计7228人,为抗战八年的4.6倍多。[①] 不过,抗战时期的留学教育仍为中国留学运动史上的重要时期。全面抗战开始以后,国民政府根据战时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一改以往“分歧放任”的留学政策。在1943年以前,对出国留学限制特别严格。从1943年起,对出国留学的限制略予放宽,赴国外留学人数开始回升。在这同时,加强了对派遣留学生工作的管理,不仅对公费生慎予考选,而且对自费生严加考试,这是以往所没有过的。 限制留学及其影响 在抗战以前的较长时间里,当局“对于出国留学之举,向采取放任主义”。[②]抗战爆发,形势突变,一切服从抗日军事。国民政府不可能拿出巨额外汇用于出国留学,也不可能将有限的外汇用于跟军事、国防没有直接关系的“不急之务”。因此对出国留学的人数、资格和研究科目等,势不得不加以限制。 1938年6月,国民政府教育部与财政部会商、制订的《限制留学暂行办法》公布。[③]该办法共四条。第一条是关于研究科目的限制:“凡选派公费留学生及志愿自费留学生,研究科目一律以军、工、理、医各科有关军事、国防为目前急切需要者为限。”而在此之前五年,1933年6月教育部修正公布的《国外留学规程》,[④]对于留学生研究科目尚未明确加以限制,只是要求:“应注重理、农、工、医等专科。”《限制留学暂行办法》将“理、农、工、医”改为“军、工、理、医”,将“注重”改为“一律以……为限”。把研究科目限制在这样一个范围:直接跟军事、国防有关,为抗战期间“急切需要”的“军、工、理、医”。第二条是关于资格的限制。30年代前期已开始对出国留学生的资格加以限制。1933年《国外留学规程》规定,公私立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的学生,必须担任与所习学科有关之技术职务二年以上,或研究所习学科二年以上,发表过有价值的专著或获有其他成绩,方能报名参加选派留学生的考试。但对公私立大学或独立学院毕业者,没有研究或服务年限的限制,一毕业就可报名应试。《限制留学暂行办法》规定,不论公私立专科学校毕业生,还是公私立大学毕业生,都必须研究或服务一段时间,才能取得出国留学的资格。该办法将公私立专科学校毕业生的研究或服务年限,从“二年以上”改为“四年以上”,将公私立大学毕业生的研究或服务年限定为“二年以上”。 1938年7月,在汉口召开的国民参政会第一届第一次会议就留学制度作出八条决议。[⑤]其中第一、二条是关于留学生学习科目的限制:“派往国外学习之科目及专题,以在国内不能得到适当之指导及设备,而为国家所需要者为限。”“派往外国求学之学生,以在国内对所学科目及专题,已有适当准备者为限。”该决议强调要对出国留学严加管理:“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各种学术,我国行之已久。至今国内学术水准之高,远非二三十年前可比,留学生之派遣,自应由泛而严。” 1939年4月18日行政院会议通过《修正限制留学生暂行办法》,对出国留学的限制更加严紧。[⑥]该修正办法第一条规定:“在抗战期内,公费留学生,非经特准派遣者,一律暂缓选派。自费留学生,除得有国外奖学金,或其他外汇补助费,足供留学期间全部费用,无须请购外汇者,一律暂缓出国。”第三条规定,公费出国留学的特批权,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及行政院院长掌握:“公费研习科目,为军事部分者,呈请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核准派遣之。研习其他科目者,由教育部呈请行政院长核准派遣之。” 以上限制留学的法规颁布以后,出国留学人数急遽下降。以下是1937—1941年历年公自费出国留学人数统计[⑦]:1937年,366人;1938年,92人;1939年,65人;1940年,86人;1941年,57人。至1941年,出国留学人数已降至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来的最低点。清末以来我国留学运动至此出现一大低潮。 限制出国留学,原是战争年代一种不得已的办法,是权宜之计。在实施过程中,其弊端越来越明显。1941年4月21日教育部科长任泰给部长、次长的报告,有以下一段深中要害的话: “至于修正限制留学办法之颁布,……原为一种暂行补救之方,非长治久安之策也。际此抗战将告终结建设人材之需要日亟而公费生仍限于军医理工四项科目之规订,致多数文哲科学生无由应考出国,重以廿余年来偏尚理工之结果,使各级学校同感文哲科教师之缺乏,各级行政建设及研究机关亦兴有事无人之叹。至一般自费生则厄于外汇之限制,不能自由出国,有已取得国外奖学金或外汇之补助者,又限于资格失去深造之机会。……至于外汇之撙节,为数有限,苟能慎选学生,为国家造就许多特殊之专门人材与宏博之士,区区外汇,又何足惜。且事实上外汇之限制直接之利益有限,而间接引起弊病弥多,有钱势者决不因此限制而受任何影响,无钱势者虽屡屡请求,亦罕能如愿以偿。……”[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