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大学一直受到经费不足的困扰,制约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教育资源浪费、办学效益不高的现象又十分严重。因而教育资源重新组合,优化配置,成为发展我国高教事业的出路之一。在这方面,联合办学有着重要作用。我校在联合办学方面也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获得了一定成效。目前,认真总结联合办学的经验,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使联合办学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校联合办学的几种模式 联合办学的实质,是面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抓住改革开放的有利时机,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组织教育资源的重组和优化配置,创造大学自身发展的条件。我校实施的联合办学,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形式: 1、大学之间的联合办学。我校与兄弟院校之间优势互补,相互合作,开展了多种联合办学尝试。一是教育资源共享。如南京地区几家主要大学图书馆联合向在校大学生开放,我校与南京理工大学实行教师互聘、学分互认。二是联合开办学科、专业。我校自1994年起与中国药科大学联合招收生物制药强化班,学生在两校分别学习两年,充分利用我校基础学科的优势和药科大学药学方面的优势,联合培养高质量药学专业人才。1995年我校与河海大学等单位联合建立“东部资源环境研究中心”,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三是合并式复合型联合,现正在探索之中。 2、与地方政府的联合办学。在国家教委的支持下,由江苏省政府与国家教委共建南京大学,为此,我校在改善办学条件和重点学科建设方面得到省政府的重点扶持。另外,还与市、县政府联合办学,利用自身学科的优势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而地方以自己的资金和实物优先投向学校教育,以获得人才和科技资源。我校先后与江苏省丹阳市、通州市在校内联合建设丹阳学院、通州学院,与苏州市、徐州市联合培养本科专业人才,承担了一批市、县的跨世纪干部培训任务。 3、与社会企、事业单位的联合办学。大学与企业的合作,最基本的方式是企业为获得人才而提供一定数量资金。这种来源通常数额较小而缺乏稳定性。较为成功的方式是大学与企业集团的联合办学。我校与江苏省烟草公司签订的联合办学协议,规定在人才培养、技术开发与合作、产业规划等方面全面开展合作。学校在五年内定向招生,为烟草公司培养一批急需专业人才,而烟草公司逐年提供稳定的办学资金和专业奖学金。一种更为成功的途径是,一批企业担任大学的董事单位,在“大学参与企业发展,企业参与高校办学”的双向参与机制下,董事会的筹资功能使高校获得了新的办学活力。大学与社会事业单位的合作,使我校受益非浅。我校于1987年重建南京大学医学院时,虽然在数理化基础学科和生物、生化等专业基础学科方面有明显优势,但在医学实验室和临床教学基地方面完全是空白。我校选择了联合办学道路。鼓楼医院、南京军区总院和南京市口腔医院成为我校医学院临床学院。儿童医院、脑科医院、传染病院和解放军八一医院成为我校教学医院。七所地方医院为办好医学院投入了大批人力、物力,确保了教学质量。1994年我校医学院首批毕业生经过七年深造,获医学硕士学位,受到社会用人单位欢迎。国家教委检查团对此予以高度评价,称之为“我国未来医学教育模式的样板”。面向社会办学,发挥了高校和企、事业单位的各自优势,开拓了短缺人才培养的新渠道,提高了教育投资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我们实施“科教兴国”的有效途径。 4、跨国联合办学。这种模式不仅可以迅速获得国际先进科技知识,提升学校学术地位,更重要的是从跨国合作中获得宝贵的办学资源。1986年我校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共同创办中美文化研究中心,迄今已整整十年,培养了500多名外籍学生,也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高校学者。1989年我校与德国哥廷根大学合办中德经济法研究所,联合培养法律学研究生,进一步拓宽办学途径,促进了我校新兴学科的发展。1994年我校在新加坡联合开办了我国在海外举办的首次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班。第一批学员25人经达两年的刻苦学习,严格的考试和论文答辩,其中21人获得硕士学位。大学跨国联合办学,促进了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扩大了我国在海外的影响,又从国外获得了一定办学资源。 联合办学的作用与启示 1、联合办学从宏观上有利于实行高教教育资源优化配置。联合办学实践是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重大改革,能够逐步改变我国现行的条块分割、封闭办学的格局,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与布局,建立起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参与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新体制,从而实现教育资源的重组,从根本上促进提高办学效益。它有利于提高现有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利于拓宽教育投资渠道,调动社会各方面投资教育的积极性,迅速改善办学条件,探索教育与经济建设相结合的新的生长点。 2、联合办学有利于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向教育事业。联合办学使高校由过去计划管理模式下的封闭式办学转向面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开放式的办学,由过去以我为主,我有什么专业就招什么样学生,改变为社会需要什么我办什么专业,以社会需要为主,这是大学办学方向的根本性转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出于市场竞争的需要,不再消极等待人才,而是积极地实施人才工程,主动与学校联系,推出全方位的多层次的长期的人才计划。有的企业甚至盯住学校的科技优势,不惜投巨资,在大学设置科技基金,“借鸡下蛋”。大学联合办学,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符合我国企业靠高科技腾飞的客观要求,能够加速培养社会急需的各类人才,从而调动了社会各界包括个人参与和支持教育的积极性,拓宽社会集资办学的渠道。 3、联合办学有利于从高校内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办学效益。在联合办学过程中,校与校之间,各学科之间,主动实行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促进了“文理渗透,理工兼融,技经结合”,促进了学科更新和改造,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联合办学促使学校加快应用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打破资源分配上旧的框框和格局,只有那些更贴近社会需要的专业能够优先得到资金扶持,迅速发展起来。与地方的联合办学,促进学校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优化师生的知识结构。一批应用学科和应用研究机构的发展,使大学增加了活力,更有利于应用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