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总书记在1996年初接见四所交大负责人时指出:我国经济工作正在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转变。在这种形势下,我们的教育工作必须解决好两个重要问题:一是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二是全面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这也可以说是当前全国教育工作面临的两个重要转变。[1]江总书记的讲话,不仅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也为高等教育规划工作适应经济体制转轨的要求指明了方向。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高等教育规划的成功与不足分析 1.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高等教育规划工作的成功之处 第一,基本保证了高等教育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基本保证了各个时期经济建设所需要的专门人才的培养。虽然也出现了几次“大起大落”,但主要是受经济、政治大环境拖动的结果。 第二,对于帮助我们认识“专门人才——高等教育——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规律,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第三,对于我们学会“运用长期规划(如10~15年)指导5年计划,用5年计划指导年度计划”的科学程序和方法,保证高教沿着持续、稳步、健康的轨道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对于及时、有效地纠正因受外界大环境影响而导致的高等教育大的波动,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四,有利于体现人才需求的微观结构要求,如科研结构、层次结构等方面的要求。因而,也有利于人才的有针对性培养等等。 必须指出,以上四点比较成功的地方,有些是“计划经济体制”的特色所决定的。例如人才的微观结构规划,就与“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相对稳定,岗位规范预测方法便于使用”联系在一起的,当这个前提一变,这一条就要发生变化。另外,运用“岗位规范的方法”规划到具体专业、学科的人才补充方案,虽然“有利于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但也造成了高等教育专业面过窄,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差,岗位转移能力弱等弊端。 2.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高等教育规划工作的不足之处 第一,由于宏观问题的规划主要依据是“人力需求模式”,它固然从一个重要角度提示了“人才与经济”之间的内在关系,但它毕竟不是人才资源开发的全部内涵,它难以包含社会需求的全部内容(如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人的自身生产的需求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和人的自身生产的需求,人们对高等教育规划的影响将越来越大。 第二,国家包揽办大学,同时,对“供—需”通过计划来平衡,这种平衡的重要依据就是国家能拿出多少钱、包多少个大学生,并由此来决定“供—需”平衡点。这种体制势必极大地制约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样也极大地影响到高等教育的规划。 第三,由于人才的无偿分配和无偿使用,势必导致各用人单位在运用“岗位规范性”预测人才需求时,趋于膨胀,从而导致微观结构规划(各专业、各学历层次的人才培养)也趋于膨胀。 第四,由于“岗位规范性”是建立在两个前提之下的,一是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与育人单位的专业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二是人才到岗率为100%,无代替关系,无岗位转移。显然这是与现实情况有较大出入的。现实情况是:人才的职业转换是现代社会正常的和期望的现象,人才使用的岗位替代弹性也是比较大的(有关调查与研究表明:即使在我国原有窄专业教育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也有30%左右的人在非原学专业发挥着很好的作用)。此外,由于正规教育之外还有许多途径(包括非正规教育、自学和工作经验等)也是适应新岗位要求的重要渠道。所以,一一对应的关系,无“替代弹性”的假设,不仅会导致夸大需求,而且更严重的是,会影响和强化高等教育的专业窄化倾向,限制人才适应能力和转移能力的培养。 第五,由于人才需求预测的一般方法,都难以体现“现有人才的使用效益因素”,所以,以前的规划工作也缺乏人才使用情况的研究。此外,还忽视正规教育之外人才形成模式的研究;忽视国际国内人才流动情况的研究;忽视质量规划的内容。而这些正是国际教育规划研究的重要发展趋势,也是我国高等教育适应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重要内容。[2] 二、对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规划工作的六点改进性思考 概而言之,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高等教育规划的成功之处在于有强有力的政府宏观调控;不足之处在于缺乏人才市场的调节机制,忽视了人才市场在人才资源优化配置和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方面的积极作用。所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下的高等教育规划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应当是: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个长处结合起来;把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和人才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的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而言,新的规划工作应在六个方面加以改进。 第一,高教发展数量目标(即宏观总量)规划的改进。人力需求和规划方法,仍不失为重要的方法之一。因为,它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同时,它有利于就业。但是,必须补之以“社会需求法”,必须考虑到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独生子女政策综合作用而增大的接受高等教育的客观需求。由此,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即“社会需求”如何量化的问题,不量化就无法与“人力需求”相结合。在研究这一课题时,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主张“高等教育怎么发展也不为过”(即“发展无界论”),这种倾向必然导致“规划无用论”、“自然发展论”。显然这种倾向是脱离实际的。另一种主张“高等教育的发展一定不能超过就业的界限”(即“就业岗位决定论”),这又势必回到计划经济模式的老路上去。这就不可能有竞争,就不可能优上劣下,就不可能有高效益、高质量。另外,没有人才怎么开拓新的“业”呢?必须看到未来有许许多多的“业”是今天所预料不到的,如某些高新技术产业。所以,没有必要的人才储备和人才资源的超前开发,就不可能在未来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