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离不开教育,尤其是中国人口数量巨大,人力资源十分丰富,对于如此丰富的人力资源而不加以开发,将是很失策的。 中国还是人口高度密集的国家。中国的陆地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所以,人口密度约是124人/平方公里。纯从比较数字上看,这在世界上不算人口稀疏的国家,也不是人口十分密集的国家。但问题是,我国平原加盆地仅占全部面积的31%,许多盆地又由于严重缺水而不能住人,如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等。因此,实际上能住人的空间,仅约为全部空间的20%。所以,中国的实际的人口密度,均是500—700人/平方公里。江苏省的人口密度就高达670人/平方公里,比东邻日本的328人还要多出一倍。 东邻日本是人口高度密集,而又缺乏资源的国家。所以,日本的国策是开发国民智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也就是依靠科教立国。但是,我国现在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的地区,无一不是人口密集程度超过日本,而又缺乏资源或仅有贫乏资源的地区,这就尖锐地提出一个地区发展战略或现代化发展模式的问题。早在五十年前,日本已经普及了初中教育,至于文盲,就在更早先一些时期,已趋消灭,而我国却约有12%的文盲,18%的半文盲! 发展就必须考虑可持续发展。尤其是中国将在2000年底,实现在贫困线以下的6500万的贫困人口的脱贫。如果说改革开放的二十年,是着重在解决吃饭、穿衣,亦即温饱问题,那末现在就更要考虑可持续的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更要优先发展教育。因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二次大战后的德国和日本,其工业、交通、通讯被严重摧毁,然而日本和德国均是教育和科学高度发达的国家,所以,战后的五十年,又是德国和日本迅速发展的五十年。自1978年以来,我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获得较大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国在革命胜利以后,曾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使中国的文盲率由80%下降到12%,因而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有数达几亿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廉价劳动力。相反,某些国家也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但效果却不如中国显著,原因之一是因为这些国家文化教育过分落后,文盲率太高,以致甚而不能有效地掌握“劳动密集型”行业中的生产劳动技术。但是当前中国,包括沿海较发达地区,仍面临一个由于文化教育相对落后,即将严重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下面将列出一个若干个发达国家和亚洲某些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的居民文化构成的简表。从这一简表可看出包括首都北京在内的中国的文化构成,不仅远远赶不上发达国家,甚而在亚洲地区发展中国家里,也居于后进之列!只是由于中国的人口基数高达12亿,所以在中国沿海各开放城市里,才能招集到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廉价劳动力和有大学程度的科技和管理工作者。 一个显然的结论是:中国必须大力发展教育,兴办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国民教育的网络。至于当前更为薄弱的环节,则是高等教育。 若干发达国家和亚洲若干发展中国家居民文化构成简表(%) (这一简表所列数字取自《国际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年) 国别大学中学小学 文盲和文化程度不明者 美国32.264.4 3.3 以色列 23.136.630.6 9.7 日本21.244.534.3 0.0 加拿大 19.359.519.9 1.2 韩国13.453.921.7 11.0 菲律宾 15.218.954.1 11.7 新加坡4.7 31.364.0 泰国 2.96.869.7 20.5 印度 2.5 13.711.3 72.5 缅甸 2.0 14.527.7 55.8 巴基斯坦 1.9 10.5 8.7 78.9 孟加拉1.3 11.616.7 70.4 越南 1.2 27.742.8 28.4 斯里兰卡 1.1 34.148.9 15.9 中国 1.39 31.337.1 30.2 北京 9.2* 49.022.3 19.5 上海 6.4 50.022.1 21.5 *有新的统计资料表明,这一数字已上升到12%。 为什么说当前更为重要的是高等教育?这除了因为表列人口构成中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员比例既严重滞后于发达国家,又显著滞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以外,还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滞后,已经阻碍并将严重阻碍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美国在199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约是6万亿美元,我国约是6万亿人民币,二者之比约是8∶1。我国人口是美国的4.5倍,由表列大学生占人口比重,可以算出美国和中国的大学生绝对人数的比值是5∶1。这意味着美国以数目相对较少的大学生,却生产出较大的GDP,也就是我国大学生数量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准或每位大学生所承担的GDP的数值的观点来说,似乎我国大学生人数还略有过剩。但这是从“汇率”的角度所测算的GDP的比值。如果从购买力平价的观点来测算美国和中国的GDP的话,仅以最保守的估计,就将是4∶1,也不排除其可能的比值是3∶1。那末从每位大学生所承担的GDP的相对数值来说,就立即倒了过来,也就是我国现在已出现了大学生的短缺,并且即会出现严重短缺。因为我国的经济正在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