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外高校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国外高校产业大多数是在本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是不同于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产业。这些高技术产业的主要特征是:①高知识:这类产业中的职工受过高级培养,具有高级技能,其中绝大多数的人员是科学家和高级工程师,他们所进行的工作是复杂劳动;②高效益:高技术产业具有明显的垄断性质,由于优厚的垄断价格,会给投资者带来高额的经济效益;③高投入:对高技术进行研究和开发以及形成高技术产业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并且用于研究与发展的费用在产品的销售额中占有很大的比重;④高水平:高技术是尖端技术,一般传统技术不能与之相比;⑤高渗透:高技术的移植性很强,它所形成的高技术产业能迅速地向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从整体上提高了社会的智能水平。同时高技术又具有广泛地促进传统产业实现现代化的社会功能,并且其产品具有世界范围的市场。 高校是以培养人才和进行科学研究为主要工作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与具有自主性、盈利性和风险性的企业相比,有本质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决定了高校产业发展的特殊性。从国外的实际情况来看,高校产业主要分布在第三产业,尤其是信息产业,第二产业很少,第一产业几乎没有。另外,从技术方面看,高校产业主要是以技术周期短、技术秘密较高、一般地以技术服务为主要业务的高科技企业居多;从高校的分布来看,能够发展产业的主要还是有较强实力的高等院校,实力较差和条件相对不足的高校,几乎没有什么产业。 世界高校产业的主要代表首推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院,五十年代以后逐步在美国的其它地区出现随着“硅谷”的成功,曾在美国掀起了建立高技术园区的热潮,这种建立高科技园区的浪潮一直扩散到北美洲、南美洲、欧洲、亚洲以及大洋洲,我国高校产业从80年代中期开始受到国家以及地方和企业界的重视。到目前,高校产业也以较快的速度发展。 世界上尤其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高校产业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高校认识和发展产业的理论探索阶段(20年代~50年代)。 在欧洲,德国各界也非常重视大学与企业的合作。他们认为,大学应向实用科学发展。德国自1825年最初建立卡尔斯鲁厄工科大学以来,到十九世纪末期先后建立了12所工科大学,担负了促进十九世纪德国产业兴旺发达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任务。他们把企业的顾问权授予工科大学的负责人,使工科大学与企业保持密切的关系。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和经过较长时间的不断探索,加上五十年代起社会对高技术产品的广泛需求,195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副校长弗雷德里克·特曼和校长华莱士·斯特休校长利用斯坦福大学所拥有的校园土地,首次在世界上建立起了第一个高校产业……斯坦福工业园区。到1955年,斯坦福工业区成了硅谷的中心地带,此时已有7家公司在该工业区设立工厂,1960年增加到32家,1970年达70家,到八十年代,已有90多家公司全部利用了这块面积约655英亩的土地,就业人数达28000多人。 第二阶段:高校产业的扩大和蓬勃发展时期(50年代末期~70年代)。 在这段时期,由于高校产业已走出了一套比较成功的模式,并且也受到了各国政府的肯定。美国在总结“硅谷”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和在技术发展上的重要作用以后,更加重视科学研究与教育的结合。特别是自70年代以来,面对日本在各方面的严峻挑战,美国政府特别强调重视产业部门的科技问题。注重充分利用大学的科研力量,并把大量的课题交给大学,在经济上予以资助,甚至和大学合办科研中心。由于政府和社会的重视,企业与大学结成同盟已成一股潮流。产、学、研结合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有的大学设立“技术革新中心”,承担了企业的革新任务;有的大学设立咨询机构,教授兼任企业的顾问;以大学为主要力量共同创建研究所,建立大学和企业结合的多种组织形式,共同开发新产品,把基础研究,产品试制,生产和市场连成一体化:以多种形式培养企业的经理和其它管理人员等等。英国在70年代以前,大学与产业界的研究各自走着不同的道路,70年代以后,在经济形式恶化、资金援助紧张、学术预算平均化的严峻形式下,英国政府及其它机构认真探讨了大学在基础研究中的作用,也开始试图改变产业界、政府与基础研究的关系。英国的科学技术委员会为了弥补产业界与大学的裂隙,采取了旨在奖励大学和企业协作的各项计划与措施。这些措施包括:①大学和工程技术学院设立与产业联络的某种形式的组织,并对企业进行开发研究和咨询服务。②大学教师中应有相当一部分人兼任企业的顾问和理事;③大学工科教师四分之三以上、工程技术学院的教师90%以上都应具有一年企业工作的经验,在半数以上的工科大学里有由企业提供的薪金的教授和其它人员。④国家直接资助大学进行应用科学研究项目。(《新产业革命资料选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81页)另外,政府的大力支持,也是高校产业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如英国政府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在高校产业问题上正式发表了政府的见解,她指出:“在历史上,大学只起两个作用,一是把积累的知识传给下一代和教他们如何思考;二是提出新思想,创立新学说。但是,以往的大学不承担新思想、新学说、新发现的推广工作。建立科学园地,就是让大学承担起第三个作用,把大学里的新思想和新发现推广到社会、商业上去,使之成为整个社会的财富。”(《国外高等院校在高技术产业发展中作用研究报告》北京理工大学编,1988年12)。由于国家和社会的承认,高校产业的发展出现了迅速增长的趋势,在50年代末期,美国以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为首的20多所著名大学,在政府的支持下,参与创建了“波士顿128号公路高技术区”。该公路走廊地带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计算机基地之地。英国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组建了剑桥科学园;日本的筑波大学参与了日本政府建立的“筑波科学城”;前苏联有14所高校参与组建了“新西伯利亚科学城”(引自《高科技与产业化》1996年第1期,第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