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科学是体系庞大的科学门类,它在工程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为此作出如下的定义:“人文学是为工程师描述历代积累下来的人类经验在心灵上的展现,阐述人的理智、文化和情感的演进录;社会科学则是构筑人的社会和政治的发展录。”人文社会科学是为树立未来工程师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塑造健全人格的必修课;它促进人们认识自己的文化与文明,并变为积极的参与者,是养成“接班人意识”的重要途径,它同时还是活化学生思维的催化剂。正如美国学者J·H·施奥布在《人文、工程和教育》中所指出的那样,“人文学课程对工科学生的基本价值是,它们教给一种方法去探讨与工程诸学科不同的疑问、看法、问题,确切地说,这些课程促使学生思考,由此促进学生心智的成长和发展。”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1976年和1984年的全国大学生调查表明,有3/4的学生认为普通教育课程“使我所学过的其他课程更加丰富充实”,“有助于为我终身学习作好准备”;2/3的学生赞同普通教育课程对作好就业准备有帮助[1]。因此世界各国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高等工程教育中的人文社科教育,本文仅就美、日、英、德等国高等工程教育中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情况及特点作一些介绍,以期从中获得一些启示。 一、高等教育目标中强调人文社科素质的要求 教育目标是对学生的预期发展状态所作的规定,是教育思想的核心,它体现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对受教育者的总体要求。美国的大学由于受到古典教育和自由教育的影响,开创之初就比较重视人文社会科学。马萨诸塞理工学院(MIT)在创办时就以培养能够用科学和人文科学进行双重思考的人才作为教育目标。加利福尼亚大学创办时也十分重视在进行科学技术和知识教育的同时进行人文教育,把人文课程作为必修课。80年代美国本科生工程教育的三个目标就包括“提供终生学习和专业发展的基础,以助于实现其所从事的职业目标,其中包括在工程和社会中成为学识广博、富有效益、有责任感的参与者。”并在上述框架内提出了本科生课程的具体任务,其中包括:了解社会和经济力量以及它们和工程系统之间的关系、专业责任感、思维的组织和表达能力等[2]。美国教育部长卡瓦佐斯在9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的六个目标中明确提出:“确保所有本科毕业生能够逻辑明晰、语法正确地撰写论文,并且掌握世界历史、地理和文化基础知识”,“确保所有高等学校学生对国家经济和政治生活中的现象具有分析批判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MIT工程学院关于本科教育的8个目标就包括:开始理解有不同性质和历史的人类社会,还有文化、哲学和艺术传统;要有自己继续学习的技能和动力;提高口头方面的交流技能;开始理解及考虑围绕技术发展中的经济、管理、政治、社会和环境问题[4]。可见,美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及其理工科课程目标中都对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旨在使理工科学生了解历史和社会,开拓视野,提高适应能力。 日本《学校教育法》规定:“大学作为学术的中心,在广泛传授知识的同时,以深入教授及研究专门的学艺、发展智慧、培养道德和应用方面的能力为目的。”可以看出大学既要进行专业教育又要进行普通教育,以培养学生“智慧、道德和应用方面的能力”为目的。“普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不论面临人生的什么问题,都能作出适应情景的正确的认识判断,能够对民主社会作出积极贡献的人。”1986年4月,日本临教省《关于教育改革的第二次咨询报告》中又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目标[5],即①宽广的胸怀、健康的体魄、丰富的创造力;②自由、自律与公共精神;③面向世界的日本人。据此目标,日本大学理工学部普遍要求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掌握人文、社会、自然科学领域的一般基础知识和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具有科学思维方法、较强的文字与口头表达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等。 英国1987年4月发布的高等教育白皮书《高等教育——应付新的挑战》中,提出了高等教育目标方面的改革要点[6],之一就是“进行基础科学研究与增进人文学科的学术成就”。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强调培养学生具有较高文化程度并能以此为基础适应新情况,对各种社会活动有较高理解力和认识能力、多种社会活动技能等。 德国1985年通过的《联邦德国高等学校总法》规定,高等学校要“通过研究、教学和学习传播和发展科学艺术,并为应用科学知识和方法或艺术创造能力的职业活动作准备。”“教与学应为学生今后职业活动做准备,……使学生能够在一个自由民主和社会法治的国家胜任科学或艺术工作,并具有负责的态度。” 原苏联的高等工程教育由于有专才教育的传统,专业面窄,因而不太重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随着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影响不断加深,人文社会科学在促进科技、工程和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得到不断加强,原苏联高教界开展了讨论工程教育人文科学化的问题。工程教育人文科学化的目标是:“不只限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是要对学生施加综合影响,使他们具有未来工程师所必需的社会品质。”[7]加强和完善工程教育中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是原苏联1986年高教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1993年8月,俄罗斯国家高等学校委员会批准了“培养高等学校毕业生普通人文科学及社会经济学课程的最低限内容及水平的要求”,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内容要求作了详细的规定。 二、理工科大学实施人文社科教育的特点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各国理工科大学加强人文社科教育各有侧重,但又有一些共同点,主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