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尤其是创造性人才已成为维系祖国未来和民族兴衰的关键。作为孕育人才的高校,责无旁贷地担负着培养和造就跨世纪创造性人才的历史重任。毋庸讳言,创造力教育正日益提升为高等教育的重心,而高校精神则与创造力教育的发展紧密关联,相得益彰。 一、高校精神的心理学内涵及功能 1.高校精神的心理学内涵 高校精神,作为多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一所大学整体精神面貌的体现。在心理学上,高校精神是指大学群体在长期教育实践中积淀的共同心理和行为中所体现的群体心理定势和心理特征,具体表现形式是大学校风。 高校精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即一般的高校精神,指各类高校普遍出现的和相对稳定的精神心理状态,如勤奋好学之风、团结友爱之风、为人师表之风等;狭义的即个别的高校精神,是一所大学特定的高校精神的人格化,是最富典型意义的精神特征,譬如常听到的“北大之创新,清华之严谨,南开之笃实”便是此义。高校精神作为一种心理资源,是无影无形的,但作为一种规范力量,又是具体可感的,可外化为特定的校风,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发挥作用和熏陶功能。健全的高校精神一旦形成,便在教育活动中起到振奋情绪、激励意志、调整心态和规范行为的作用,即从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到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和教学风格,再到校领导及职工的行为作风无不表现出良性循环的态势。可见大学学风、教风和领导作风,均是高校精神的外观表现,而高校精神也主要是三者共同凝聚的结果。 优良的高校精神的心理学内涵宜包括:(1)爱国爱民爱家爱校的理想观;(2)开拓进取锐意求新的创造观;(3)勤奋刻苦严谨求实的人格观;(4)团结合作友爱互携的人际观;(5)开放平等互敬互爱的师生观;(6)遵纪守法文明待人的道德观;(7)意识民主学术自由的思维观。 2.高校精神的功能 高校精神,作为一所大学心理面貌和教育水平的反映,是某校师生需要、理想、信念、情操、行为、价值和道德观水平高低的标志。优良的高校精神使大学群体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而不良的高校精神则会起到消极、阻滞的作用。高校精神一般具有如下功能: 驱动功能 高校精神是动力系统,可以振奋情绪、激励意志,成为师生员工追求共同目标的心理和行为的驱动力。积极健康的高校精神,能帮助全体成员对各种价值取向分析、判断并做出正确选择,使每个成员的道德观、价值观及个性发展等都与学校精神的内在要求相统一。 凝聚功能 健全的高校精神具有强大的内聚力和感召力,能把每个成员的人格力量和智慧资源凝聚在共同目标上。促使每个成员对学校形成强烈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拥有不可替代的主人翁意识和归属感,无时无处不感到自己的荣辱得失不与学校息息相关。 熏陶功能 陶行知先生说过,熏陶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尤其是熏陶最为重要。优良的学校精神,无论对在校大学生,还是已毕业的社会成员,都具有终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生活中,莘莘学子为捍卫各自学校精神而对阵争执、面红耳赤的现象比比皆是;两鬓斑白的老大学生徜徉母校、重温旧梦的景象屡见不鲜;以“某校人”引为终生自豪者随处可见;五花八门的“校友联谊会”举不胜举……这些,无不是高校精神的熏陶力和凝聚力作用的结果。心理学研究表明:学校精神在个体心理所形成的情景记忆是持久的、鲜明的和强烈的,会迁移到人的认知风格及人格的各个方面。难怪已毕业的大学生中78%认为:大学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规范功能 优良的高校精神从整体上对学校成员起到潜在的规范、引导和塑造作用。一所高校所形成的蓬勃向上、互帮互学的精神和风气,必然使一些借机享受、无所事事的学生受到无形的约束,进而抑制其不良行为。 二、创造力的心理学内涵及其教育意义 高校精神是培育大学生创造力的整体心理环境,而创造力的培养无疑是大学教育的关键。 目前,对创造力的定义较为一致,即: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这里的“产品”是指以某种形式存在的思维成果,既可以是一种新概念、新设想、新理论,也可以是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创造力主要是由敏锐的观察力、集中的注意力、高效的记忆力、创造性的想象力、批判性的评价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监控能力和创造性技能等成分组成。 建立、健全创造力教育体系,不仅是教育自身蓬勃发展的内在需求,而且与振兴中华、提高国民素质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应站在民族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看待创造力教育的地位和意义。 首先,创造力教育是推动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实施的强大武器,是塑造跨世纪创造性人才的必由之路。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最强大的杠杆,而人才是这一杠杆的支配者,教育则是哺育人才的河床。那么,到底什么是人才呢?我国人才学家王通讯先生定义为:以其创造性劳动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贡献的人。显然,“创造性”是人才的核心特质。 其次,创造力教育是推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重要中介。中国现有中小学生1.7亿,每年仅有4%的学生考入大学,与父母及孩子的高期望率形成了尖锐矛盾。应试教育自身的弊端愈来愈暴露,迫于学习和升学压力屡屡发生的“中小学生自杀现象”及大学的“高分低能现象”,恐怕是对应试教育弊端的最严厉的控诉!况且筛选上的幸运者也未必将来都是成功的创造性人才,而落选的“失败者”则未必来日都不是创造性人才;同时,应试教育误导了全社会各层教育系统的内部功能,使教育目标背离了“渴望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的个体目标和“期待个体成为有创造价值”的社会目标。素质教育,已经无法回避!素质教育,是科学的、前瞻的和现代的教育,是以培养和塑造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复合型教育。而创造力则是个体综合素质中最具生产力和生命力的一种特殊素质,是推动个体顺应环境、开掘潜力、走向成功的内在动能和结构。创造力教育则是以培养和开发个体创造力为目标的现代教育,是启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有效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