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发展历程 图书馆学博士生教育起步最早、发展最快的是美国。早在1891年,麦维尔·杜威就在哥伦比亚大学设立了图书馆学博士学位,不过这只是给工作成绩卓著的人授予的名誉学衔,并没有进行正规的学位教育,后来再没有授予过这种学位。1928年芝加哥大学图书馆研究院成立,该研究院从一开始就提出了授予哲学博士的方案,并就图书馆学中哪些研究能够取得博士学位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从此,芝加哥大学图书馆研究生院就正式开始设立了图书馆学博士课程。 40年代后期至50年代,美国又有六所大学陆续开设了图书馆学博士课程。1965年在《高等教育法案》的影响下,很多图书馆员又得以重返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1960年,全国图书馆学院获取博士学位的教师有54人,占教师总人数的32.1%,1978年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达454人,占教师总人数的65.9%。80年代每年有24所学校的60名博士毕业。 到80年代末期,美国已有图书馆学研究生院100多所,其中开设有博士学位课程的将近半数。总的说来,美国的图书馆学博士研究生教育是比较普及和强大的,高学位的人数不断增加。对于这种现象,一些专家认为,这并不是学位贬值了,而只是说明社会的学术基点与学术水平普遍提高了。高学位获得者的增多说明了图书馆教育事业的发展达到了较高水平。 当然,美国图书馆学博士生教育的发展历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图书馆学最高学位的授予最初在美国是受到批评家的指责的,甚至被认为败坏了博士学衔的名誉。有些批评家很容易就能从图书馆学博士学位论文中找出一些大致一看就不适合得到这么高的学术荣誉的例子。经过1975年至1989年低潮与反思时期、图书馆学教育开始调整结构,控制规模、注意质量的提高。近年来图书馆学博士学位论文除了纯粹历史性和描述性研究以外,还进行了各种其它方面的探讨,研究范围涉及到诸如情报学、信息学、计算机科学、现代通讯理论及信息技术与图书馆自动化等广泛领域。 英国虽然于1919年就在伦敦建立了第一所图书馆学校,但是一直到60年代中期还没有设立博士学位。1963年谢菲尔德大学成立了图书馆与情报科学进修学校,这可以算作是英国图书馆学领域哲学博士学位正式方案进展的转折点。现在英国大约有13所图书馆学校可授予哲学博士学位。 与中国一样同属于发展中国家的印度,早在1957年德里大学就授予了图书馆学与情报科学方面的第一个哲学博士学位。如今在共计46所图书馆学校中,大约有9所设有博士课程。在80年代印度大约有50名注册攻读图书馆学博士学位的学生。 我国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教育制度以来,至今授予博士学位上万人,但图书馆学博士生教育在我国大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一直处于空白状态(台湾已有台湾大学设立图书馆学博士学位课程),这种空白在90年代终于被打破了。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先后具备了博士学位授予权并陆续开始招生。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它说明了图书馆学这门学科在我国进一步得到成熟与提高,并与国际水平接轨,也说明了我国社会产生了对图书馆学高级人才的需求。 2 思考与建议 与国外相比,我国图书馆学博士生教育还处在初生阶段。如何博采众长,使它得以成长与壮大呢?这是值得大家探讨的。 据我国教育界专家认为,我国目前培养的博士与国际水平相比,差距主要体现在其知识面不够宽广,博士不博,学位论文创新不够。究其原因,一是在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专业目录划分过细,我国的博士生又按二级学科培养,必然导致知识面偏窄;二是从大本到硕士、博士研究生,设置课程的覆盖面较窄,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不够,对研究生选择课程的规定不够灵活;三是有些学科用“师傅带徒弟”的封闭的指导方式使博士生思路不够开阔,缺少知识交叉优势;四是经费投入不够,缺乏先进的仪器设备,必备的图书资料和应有的学术交流,信息不灵,跟不上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等等。 这就是我国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为其中一个环节的图书馆学博士生教育能否避免产生这些问题,尽快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呢?人们充满信心。我国年轻的图书馆学博士教育(台湾除外)以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1991年开始招生起至今只有五年的历史,没有包袱,可以从开头就打好基础,而且教育界对此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笔者在此不揣冒昧,试图作如下粗浅的思考,也是对我国年轻的图书馆学博士教育的热切关注: (1)拓宽专业口径,扩大博士生的知识面。当今科学交叉与综合的现象日益显著。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综合化趋势,图书馆学以技术性应用学科、社会科学向综合性学科发展将是其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图书馆学是信息科学的一个分支,以信息为研究对象的信息科学是横断学科、综合性学科,图书馆学理所当然也属于综合性学科。因此,只有具备宽广的知识面、渊博的学识,才能更好地进行图书馆学研究。钱学森同志提出的“集大成、得智慧”式的“大成智慧教育”应该对我们有所启发。 当然,面中不能没有点,还要增加专业课的学分份量,促进专业研究上的深入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