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邮政创办于19世纪后期,其后几经变革。作为邮资凭证的邮票虽小,但其符号化程度较高,能折射出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总体发展状况,因而被誉为“国家名片”,是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之一。①在这一个多世纪中,伴随着社会文化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邮票也在不断改变着它的面貌。如今,邮票已不仅仅用于日常的邮政往来,在传播文化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这个国家社会文化交流的重要标志,也是这个国家的历史政治、科技经济、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综合展示。②邮票作为一种载体,能将重大历史事件高度凝结在方寸之间。如果将中国各个时期的邮票汇集起来就是近现代史的缩影。③因此,对邮票进行解读,可以揭示邮票设计及构建国家形象的规律,以期彰显邮票的时代价值,对展现中国形象有独特的作用,进而探索中国的国家形象表达与传播的新路径。④ 唯其如此,邮票吸引着一批传播学者研究这方寸之间国家形象的呈现。在现有研究中,大多比较倾向于分析建国之后到“文革”时期邮票上的国家形象。这与“文革”时期邮票所承载的宣传使命较为相关,它呈现出那个“红色海洋”中的岁月。当时的宣传主要是由毛泽东语录、最高指示、革命口号和毛泽东肖像综合构成。特别是领袖肖像,在一定意义上可作为国家象征,根据国家、社会和民众的需要出现在各种传媒之中。⑤此外,也有学者研究中国民族题材邮票上56个民族的形象呈现⑥,或分析军事题材邮票上人民军队的风貌⑦,或探讨邮票与崛起的中国之间的形象关联,揭示中国的信心、力量与民族精神。⑧ 在这些研究之中,多数作者只选取某个时间段或某种特定类型的邮票做切片分析,缺少国家形象在该类图像中的历时性呈现。即使是基于其他研究文本的分析,如新闻文本的研究,历时性的国家形象分析也较少,反而是境外学者所做的相关研究较为丰富。本文希望经由框架分析来弥补这一缺陷,通过对1949-2016年邮票的分析来描述中国国家形象的变迁。 二、框架理论 Goffman被誉为框架分析理论的创始人,他认为框架可以帮助人们“定位、感知、识别和标注”。换言之,框架是引领人们感知和再现现实的基本认知结构。⑨早期学者认为框架不是有意识建构的,而是在传播过程中无意识地被采用的。⑩而Entman和Rojecki则视框架为人为创造的并被积极采用的东西,(11)“框架就是选择感知到的现实中的一部分,并使它们在沟通的语境中更显著,由此来定义问题、解释原因、作道德评判并继而提出解决方法”(12)。 框架分析不同于传统的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它不认为文本仅仅是心理刺激物,可以客观地发掘其意义。相反,框架分析认为文本包含了有机组合的符号工具,这些工具可以和读者的记忆互动,进而建构意义。(13) 华人学者潘忠党(14)回顾了自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多位学者的研究,总结出框架理论的基本观点:一是,意义在传播或交往的过程中得到建构;二是,传播是使用表达载体的社会行动,构成一个社会的符号生产领域;三是,它发生在由物质生产构成的实体场域;四是,受到规范该场域的公共利益原则以及政治与经济逻辑之间的张力制约;五是,位处特定历史、经济和政治坐标点的社会个体或团体达成其特定理解或意义所遵循的认知和话语的组织原则,就是他们的“框架”。(15) 台湾学者臧国仁将框架分为三个层次,高层次框架是对某事件主题主旨的界定,代表抽象意旨。在各种真实的内在结构(或名词的框架)中,均有高层次(macrostructure)的意义。(16)它往往是对某一事件主题的界定,即Goffman所提到的“是什么的问题(what is it that's going here)”(17)。在新闻报道中,高层次的意义经常以一些特定形式出现,如标题、导语。Van Dijk也曾提及,任何语言的文本结构均有主题形式(theme),即命题(proposition)所组成。(18)命题是文章的抽象意旨,它因为比较抽象而较易回忆。中层次框架包括重大事件、历史事件、事件的结果、影响及评估等,是实证导向的。(19)其中,重大事件,历史事件,事件的结果、影响属于事件发生前后的时间变量,而归因与评估则是事件的缘由与评断。所谓“事件”,指故事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物、情节、动作等。低层次结构则主要涉及语言及符号的展现,包括修辞风格,是操作或指示层面的。(20) 本研究主要基于臧国仁的框架定义,从低层次框架(邮票上可观察到的指标、标语、图像中出现的意象)到中层次框架(事件:经济、国内政治、国际政治、军事、文化、体育、社会、科技事件)所表达的意义,再到高层次框架(国家形象的变迁),层层递进,进而得出中国国家形象动态变迁的历史进程。 三、国家形象 作为一个重要的政治因素,国家形象是“某个国家在历史、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宗教各方面的正面或负面的展示”(21)。Kunczik指出,它不仅可以有助于获得国内政治上的支持,也可以扩大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国家形象是“一个人对一个特定国家的认知,这样的认知告诉他这个国家和它的人民是什么样的”(22)。换句话说,“国家形象其实是一个国家的刻板印象,即一个国家或其人民的广义的、抽象的档案”(23)。一般认为,一个国家的形象是主观的和不断变化的,而不是客观的和固定的。即便对同一个国家,不同的人也可能持有不同的看法。(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