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高等教育学及教育史研究的不断深入,作为这两门学科之交叉的高等教育史学科的重要性也日渐为人们所认识。关于高等教育史的学科建设问题,笔者曾于1992年12月在厦门大学召开的全国高等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研讨会和1994年10月在厦门大学召开的全国高等教育史学术研讨会上分别提交论文作过探讨。[1]本文将在前两文的基础上,仍着重从中国高教史的角度,三探高等教育史研究的意义,并论述高教史研究中的现实感、增强引文意识等问题。 一 美国学者哈罗德·珀金从“历史的观点”来审视高等教育时指出:“一个人如果不理解过去不同时代和地点存在过的不同的大学概念,他就不能真正理解现代的大学。……虽然研究高等教育的历史学家手中没有水晶球可作预言,没有魔镜可供占卜,但他在这一领域也能为他人提供有益的东西:如果你想要知道你要去哪儿,它帮助你了解你曾去过哪儿。”[2]这段话简明生动地阐述了高等教育史的功用。知道了我们曾去过什么地方以及如何走去的,对我们去开辟新的领地或深耕旧的领地皆很有益处。它可使我们轻车熟路地前行,至少可使我们少走弯路。当前高教改革的现实问题也确使我们的目光不得不时常转向过去;院校合并的热潮促使人们反思50年代初院系调整的历史,有关改革统一高考的争论引发大家回顾中国高校招生考试的演变历程,校史上延的风气推动有关领导和专家去考证、了解一些高校聚散传承的渊源关系,院校改名和复办大学的压力逼迫主管部门和研究者重新审视以往私立大学与教会学校的得失……。确实,过去与现在具有割不断的联系,历史并非完全消逝了的过去,它就在我们周围。 研究教育理论与研究其他社会科学一样,需要占有详细资料,需要丰富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学术素养。但社会科学研究与自然科学研究在方法上有一较大的不同,即研究自然科学虽然也需要打好基础,也需要一定的积累,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知识、原理和定律以后,就可以较快地深入到学科发展的前沿,一般不必再去探究早已被证明是谬误的东西(如物理学中“永动机”之类)。而研究社会科学则不然,对以往被人们认为是谬误的理论和学说也往往需要知晓。唯物主义者的书架上从来不缺少唯心主义的东西。一些过去被认定为错误的思想和观点,有时在新的历史时期却变得正确了,有意义了;即使不一定正确,也能启发研究者的思维。因此,研究社会科学更需要积累,这也是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研究者成名成家的年龄往往比自然科学家出成果时的年龄更大的原因之一。研究高等教育理论也不例外,学养深厚方能成大气候,而学习和研究教育史是提高学术素养的一条有效途径。 就象下围棋者棋力不同段位不同一样,一个人的学术水平功力是可以感觉出来的,也具有无形的“段位”。研究同一专题的不同论著一比较便可看出轻重高下,尤其当对同一问题进行争鸣商榷时,一交手就更容易辨别出功底的深浅。“读书破万卷”方能“下笔如有神”。如果连本研究领域的代表著作和以往已有的重要论文都不大了解,往往就会出现自以为是在提出“创见”、填补“空白”,实际上却在做低层次的重复劳动的情况。不了解教育史,在论著中还容易出现一些“硬伤”。在这方面,厚积薄发、取精用宏者与现买现卖、急于求成者是颇为不同的。即使是使用同一条资料论证一个观点,前者是在众多资料的比较鉴别后精选使用的,虽然只用一条资料,但有如海面上冰山露出的一角,背后具有潜在的强大支撑力,表述起来的语感和自信心就与众不同,显得底气十足;而后者则只能就事论事,浮于问题的表面,表述起来的力度就要弱许多,显得中气不足。研究教育问题是这样,研究其他人文社会科学问题也是这样。就好比学钢琴者,真正的行家只要知道你学弹过什么曲谱,便知道你的大致程度。很难想象一个对教育史一无所知的人在教育理论上会有多大的建树。 而且,近年来教育理论界有两个方面的热点问题促使人们认识到不应该忽视教育史研究。其一是文化热的继续升温,从文化层面研究教育或高等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主要是历史上形成的,因而研究文化问题不可避免地要探寻历史。比起经济和政治因素来,文化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是较为迟缓而间接的,然而也是较为久远而深刻的。随着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在探讨经济、政治与教育关系的同时,势必也要研究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在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二者中,文化传统较多属于现状的研究范畴,但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也是在其历史演进中逐渐积淀而形成的;而传统文化属于历史,[3]要真正较为透彻地了解传统文化,就非了解历史不可。作为教育理论工作者,则需要着重了解教育史。传统文化具有广泛的弥散性,即有无所不在、无所不入的特性。它不仅深藏于教育改革者的文化心理结构中,对改革者的行为产生影响,而且对改革的各个环节或内容都起作用,往往影响到高教改革的成败得失。[4]把握与体察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精神,能使我们不仅在理论上更具洞察力与深刻性,而且在研究高教改革时考虑得更为周全,更加顾及改革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而结合教育史的学习和研究来了解传统文化,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其二,当前高校中重视素质教育的呼声逐渐高涨,其中尤其提出要重视人文素质教育。但在很大程度上,人文教育必须回归、再造传统,到历史中去寻找可资批判继承与参考借鉴的人文遗产。在中国教育史上,非宗教的、具有浓厚理性主义和人文精神的儒家文化教育占据着统治地位,科举考试以古典人文学科知识作为主要标准;宋代以后各朝统治者不仅右文左武,以文臣出相入将,而且公开标榜“以文教立国”。民国以后,西学取代中学,科技教育逐渐占据中国高等教育的主导地位;尤其是50年代院系调整后,人文教育进一步受到削弱,以至许多理工科大学生缺乏人文知识和修养。现今高等教育界一再提倡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整合,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而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为文史哲知识,这些知识在中国教育史中也有大量的包含。因此,学习和研究高等教育史也能兼收学习人文知识、陶融人文精神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