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正处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时期。在中国即将跨入21世纪的关键时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环境中,在面临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行“西化”、“分化”的严峻形势下,军队院校如何按照邓小平同志的要求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是关系到军校办学方向的根本问题。在这方面,第四军医大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他们坚持把培养政治上合格的人才放在学校育人工作的首位,帮助学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先后培养了被中央军委授予“富于理想、勇于献身的优秀大学生”称号的张华,被中宣部、国家教委、总政治部和团中央授予“华山抢险战斗集体”称号的第二、三大队,以及被中宣部、国家教委、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团中央联合宣传的“发奋学习、报国为民”优秀大学生群体。对第四军医大学的育人经验从理论上进行研究和探讨,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把军校建设成为精神文明的坚强阵地,促进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 第四军医大学育人经验的首要之点,就在于他们对办什么学、育什么人的问题,有深刻的理性认识,始终保持着清醒的政治头脑,从而把帮助学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放到了学校育人工作的首要位置。这一经验告诉我们,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必须充分认识在青年世界观形成的最后一段的可塑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当前,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要求学校育人要突出抓好学员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与培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新时期。改革开放给社会主义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和生机,推动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也为广大青年进一步接受和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奠定了基础。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另一方面,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经济的高速发展、体制的急剧转型,以及长期封闭的国门迅速打开,必然会使各种社会思潮纷至沓来,使思想道德领域呈现鱼龙混杂、多元价值观冲撞的新格局。这些思潮最直接、最集中的矛头,显然是指向在现实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从近些年来包括军校大学生在内的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演化看,这种挑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西方思潮的影响。如80年代在高校出现的“萨特热”、“弗洛伊德热”、“尼采热”,一度使“自我设计”、“自我实现”、“个人选择”、“个人奋斗”成为许多大学生崇拜的信条。二是市场经济中的市场的负面作用。市场是运用利益机制提供激励动力,运用货币职能促进经济运行的,这必然会强化人们的利益观念,其负面影响会泛化金钱的功能,诱发极端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的思潮。这对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的青年大学生来说,必然会产生比其他社会成员更为深刻的影响。三是腐朽思想的沉渣泛起。体制转换改变了原有的运行规则,往往会给腐朽没落的思想文化重登舞台以可乘之机。崇尚享乐的、悲观厌世的、颓废主义的甚至宗教迷信所宣扬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在当代大学生们的思想上有所反映。军校育人的实践证明,在意识形态领域,正确的思想不去占领,错误的、腐朽的东西必然会乘虚而入。我们只有深刻地认识当前思想战线的严峻形势,勇于面对这一挑战,才能保证军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纯洁。 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要求帮助军校学员在人生观、价值观上科学定位。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作为意识形态一部分的人生观、价值观,归根到底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并且是为这一社会存在服务的。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之所以科学,就在于它同最先进的生产方式——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集体主义思想之所以能在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领域居主导地位,也在于它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之上。但是,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条件是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我们对人生、对价值的理解,必须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这在当前,就是怎样适应体制转换的新的社会存在,在人生价值问题上进一步科学定位,在原有的基点上不断地升华。从军校实际来说,这种科学定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剔除传统认识中不科学不正确的东西。比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们的思想理论教育工作长期以来受到“左”的思想的某些影响,在人生观、价值观问题上完全否定物质利益,不讲人的价值,提出不切实际的标准等等。另一方面,要防止随着社会发展在认识上产生错位。毫无疑问,经济体制的转换,是我们置身其中的社会经济生活条件的巨大变革,要求我们的青年增强选择意识、竞争意识、成才意识、参与意识、价值意识等,但我们社会的根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没有变,决定主流意识形态性质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没有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仍然是我们的宗旨,集体主义仍然是社会伦理的第一准则。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军校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和培养,科学地选定自己在新形势下的思想方位。 军队院校的特殊性质,要求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与培养上坚持高标准。军队是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我军是在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组织最严密、纪律最严明、战斗力最强的人民军队,是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强柱石。正是由于我军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的特殊性质和职能,所以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历来都把对无产阶级先锋队的要求,作为军队思想道德建设的标准。军校是军队干部的生长基地,从一定意义上讲,军校今天的现实,就是军队明天的未来。能否高标准地帮助军校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仅关系到学员个人能否健康成长,顺利成才,而且关系到我军的性质会不会改变,军队的宗旨能不能坚持,前辈创立的优良传统能否后继有人。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目前的体制转换过程中,军人权益保障的问题十分突出,这就使我军官兵在工资收入、福利待遇、社会保险、社会地位等各方面,感到存在诸多“反差”。尽管这是暂时的,而且国家在现有条件下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但这个问题仍然是客观存在。这就要求我们在军校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上,坚持更高的标准,提出更高的要求,使我们培养的跨世纪人才,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军人的职业就是奉献”,更善于从国家利益、长远利益、根本利益的角度认识个人的利益和发展问题,更懂得人生价值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