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1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227(2017)06-0007-09 从1939年1月17日创刊到1943年5月24日停刊,靳以主编的《国民公报·文群》副刊前后共出了516期,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4年多的时间里,靳以坚持“沉着地站在自己的岗位”上,尽“一己的全力”为抗战服务,“来启发,鼓舞全民众的心”[1]的编辑姿态,坚持用作品,用文学自身的力量来展示自己的存在。循着这个编辑方针,靳以打破党派、地域等外在环境的限制,尽可能地张扬作为公共文化生产平台的文学副刊之“群”的功能,把《文群》建设成了大后方文坛上最沉稳、最厚重的一个实力派副刊[2]。但也正因为有意识地拒绝了“制造话题”“介入热点”“引起论争”等过后看来破绽百出,当时却颇见功效的现代文学“副刊编辑术”,《文群》副刊的“知名度”一直远远低于它自身的实力。 本文当然不打算,也不可能对《文群》副刊展开全面的论述,而只想选择性地介绍其中几位在笔者看来确有特色,但受《文群》副刊的“知名度”所限而不太为人所知的姚奔、李满红、胡拓、孙滨等诗人。这是因为:在所有文体中,《文群》最重视的就是新诗。发表数量大,经常不定期地出版“诗歌专页”,定期出版著名的《诗垦地》专刊等,无形中让《文群》变成了综合性文学副刊里的一份“诗刊”。至于虽然也在《文群》上发表过相当数量的作品,但却在别的地方已有论述的诗人或诗作,则本着“后退一步”的回避原则[3],不再重复。 在《文群》发表诗作最多的,是坐在靳以课堂上的青年学生姚奔。靳以离开重庆到福建永安改进出版社工作,主编《现代文艺》之后,其诗又大量出现在《现代文艺》上。他的第一部诗集《给爱花者》,也是列入靳以主编的“现代文艺丛刊”第三辑,由改进出版社出版的。可以说,作为诗人的姚奔,是由靳以亲手培养,从《文群》副刊走上文坛的。 当时影响比较大,姚奔自己也更看重的,是《我不放弃,谁能夺取》《给爱花者》等直抒胸臆的作品。前者以斩钉截铁的语气,宣告了诗人不顾一切,要“做一个追求光明的傻子”,坚持追求真理,奔赴黎明的决心。在格言警句般结实而又跃进的诗行中,闪烁着青春的生命热力,以及因这种热力而来的个人孤傲感。在个人青春的热情与苦闷中,隐隐约约回荡着不安与惶惑的历史气息。孤傲而决绝地面对整个世界的个人生存立场,因此从简单的自我勉励中升华出来,变成了“殉道者”的共同姿态。“这颗固执真理,/奔赴黎明的心呵,/我不放弃,/谁能夺取?”等诗行,简单、有力地“唱出了千万个国统区苦闷青年追求光明的信心”,因而受到了“当时的朋辈们一再赞叹”[4]。 《给爱花者》同样属于直抒胸臆之作。或许是受《圣经》伊甸园意象的启发,全诗从“世界好比一个大花园/人就是世界的花朵”的比喻出发,把热爱世界和热爱自己的生命两者巧妙地统一起来,绽现个体生命的绚丽,和改造人类社会的宏大使命,获得了有机的统一: 让我们来改造吧/重新建设一个/美丽的世界大花园——/你开一朵花,鲜艳而沁人的,/我开一朵花,芬芳而灿烂的,/他开一朵花,茂盛而可爱的/让千千万万的人/开出千万种不同的花朵吧,/让我们用人的花朵/来装点这个大花园,/把它建设得完美而又壮丽,/让万花缭乱,嘉木成荫…… 天真、热情,甚至可以说是稚气的诗情,配合着大花园意象,使得《给爱花者》更像是一首充满了幻想的童诗。但对于改造被“卑污而残暴的强盗们”摧残了的世界这个带着鲜明时代色彩的主题来说,这样的诗情,显然单薄了些。另外一首知名度比较高的诗作《黎明的林子》,虽然注意到了低回曲折的倾诉和追怀情调的营造,但无论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中,还是今天回头看,也脱不了稚嫩、单薄之感。 相形之下,倒是通过对静物式意象展开繁复、细腻的描绘推动诗情的发展和自然流露一类的作品,更能体现姚奔的艺术才能。如《四月散歌》的第一章《麦穗青了》,“四月,麦穗就青了”的南方早春景象引发的家园之思,被转化成了对遥远的北方春耕景象的细腻、生动的描绘。细腻、生动的描绘,反过来又推动着诗思的展开,把诗人的家园之思引向了一个辽远、开阔而又空灵的境界。 在家乡,/三月,河冰才解冻,/清明以后,/我们的垦殖者,/才开始春耕——/庄稼人忙着下地,/套起三匹马的耕犁,/开着冬眠初醒的大地。/犁头掀起黑色的土浪,/种子就向土浪里播撒……/——种子在土浪里滋长,/希望在垦殖者的心里发芽……四月,在家乡,/正是忙春耕的时候呵!/而在南方,麦穗青了。 《大风呼呼地吹》围绕室内“跳荡的烛火”,室外“呼呼地吹着”的风,和“苦苦地期待着”的“我”三个意象,营造了一幅线条简洁有力,而又富于暗示性和象征性的画面。这个画面,既可以说是诗人某种私人感情的投射,一个真实的人生片段,也可以看作人类在大地上的生存命运的象征。“呼呼地吹着”的大风要席卷一切,将一切打入黑暗,而“跳荡的烛火”,却顽强地、不屈不挠地,要把自己绽现为一个虽然短暂,但却美丽而刚强的存在。短促的诗行和跳跃的节奏、简洁的构图,使得这首诗成了姚奔最成功的作品之一,令人想起抗战时期那些黑白分明的木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