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要:实行招生并轨,学生缴费上学,自主择业,中国高校从此没有了公费生和自费生的区别; 学校和学生,双方都有了危机感。 何为并轨? 1997年对中国高等教育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上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1997年中国大多数高校实行招生并轨、学生缴费上学。由于1996年已有661所院校并轨,占招生学校总数的近2/3,国家教委高校学生司负责人充满信心地说:1997年基本完成招生并轨改革是可能的。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高等教育实行学生免费上学、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的体制。这种体制是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必然产物。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高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拉开了序幕。改革的终极目标是逐步建立高校大部分学生上学自己缴纳部分培养费、毕业后自主择业的机制。通俗地讲,就是变“两包”为“两自”。 作为这项系统性改革的开端,高校招生并轨改革于1994年开始启动。所谓“并轨”,是指高校将国家任务招生计划和调节性计划合并,以一种形式和同一录取标准招生。换言之,就是取消公费生和自费生的区别,变“双轨”为“单轨”。 双轨制的弊端 双轨制的弊端是显见的。前几年划分公费生与自费生、委培生两条分数线,同一学校、同一专业在同一地方所招收的新生,高考分数差距很大。有的学校降分幅度从国家规定的20分以内降至100分左右,同一班级中新生的高考分数差距甚至达到200分。这就给学校招生、教学和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从另一方面讲,一些分数较低的考生自费上了大学,“分不够,钱来凑”,以钱买分,违反了教育的公平性原则和高校招生的基本原则,并在客观上为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干扰提供了可乘之机。高等教育的生命在于提高教育质量,并轨势在必行。 回顾这几年并轨改革,不仅推进快,而且成效大。1994年全国有40多所高校进行改革试点,并轨院校招生人数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总数的10%。1995年,试点院校增加到240多所,招生数占近30%。 1996年,国家教委要求并轨学校达到500所左右,由于各有关部门和省市的共同努力,结果达到660多所。广东、福建、北京、上海、山西、天津、黑龙江、西藏、广西等省(市、自治区)所属学校全部实行并轨。 并轨院校的实践表明,并轨不但有效地解决了教育公平性问题,而且对教学改革和毕业生就业改革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改变了生存方式 并轨之后,学校和学生将发生哪些变化呢? 首当其冲的是高校。在这个社会转型时期,“等、靠、要”的作法已失去其适宜的环境。高校不得不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在和社会的广泛联系、交互作用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去自寻生路,去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并轨的深远影响正在于此。因为并轨改变了高校的生存方式。 招生并轨后,考生和家长对报考什么样的大学、专业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考虑较多的是考生的前途、报考的专业是否对路、毕业后社会需要量是否大、竞争力是否强。这就给高校带来了新课题。教学质量低下、毕业生无人问津的学校对考生明显缺乏吸引力,“淘汰出局”只是迟早的问题。于是,很多学校根据市场经济对人才全面素质的要求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反省,提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基于此,调整院系结构、调整专业方向与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和管理制度这一揽子改革,都使高校占领更多份额的生源市场。以高校招生并轨为契机,高校完成了观念的彻底转变,市场观念、主体观念、竞争观念、开放观念、效益观念得到确立和强化。高校再也不能仅仅“靠皇粮过日子”了。 学生有了危机感 记者曾在开学初到一些大学采访,发现教室、图书馆座无虚席。在人们的印象中,考试前夕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比较普遍,而开学之初就抢占图书馆,好像并不多见。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的一位学生告诉记者,这种变化在并轨以后就出现了。交费上学、自主择业,使学生感到:昔日的“保险箱”没了,不好好念书,将来找不到好工作。 从“包”的旧体制下走出来,不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都有一个变革自身的问题。适者生存,这条法则永恒地起作用。并轨的初衷是“转换机制,提高质量”,改革至今,预期目标已然达到。 警惕变相的双轨制 展望1997年,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高校招生全面并轨能够如期完成。国家教委有关负责人说,在改革的过程中要警惕变相的双轨制,比如一些学校利用并轨后还存在定向招生的情况,与个别地方用定向招生的形式来搞变相的委培,这种倾向要引起注意,不能任其发展。 这位负责人说,在全面并轨的同时,还要处理好配套措施。首先,收费标准的制定应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太低,学校无积极性;标准太高,群众无承受能力。其次,以奖、贷、助、补、减为主体的大学生资助体系有待完善,确保高教体制改革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