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4203(2017)12-0073-08 目前,“核心素养”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热词,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呈现爆发趋势。由学生核心素养研究引发的关于教师核心素养、管理者核心素养、各学科核心素养、各科课程与核心素养的关系、课程教学与核心素养的关系等研究铺天盖地,大有成为“素质教育研究”翻版之势,并且正在取代素质教育研究。为此,我们需要思考学生核心素养到底由何而来,即我们在什么背景下谈学生核心素养,从而给目前漫无边际的研究以某种限定,使其回归理性轨道。这就是说,我们必须在具体背景下研究和谈论学生核心素养,因为不同背景、不同时代的学生核心素养是不同的,即学生核心素养是随着背景和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笼统地谈学生核心素养是没有意义的。同时我们注意到,目前教育学界主要是研究基础教育各学段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并不包括高等教育阶段。我们需要在具体背景下研究大学生核心素养,因为大学生核心素养与中小学生核心素养不同,具有特殊性。本文讨论“科技发展新趋势下的大学生核心素养及其培养”,一是在科技发展新趋势下界定大学生核心素养,二是分析面向科技发展新趋势来培养大学生核心素养,大学教育需要实现什么样的变革。 一、从科技发展新趋势看大学生核心素养 大学生核心素养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这里是从科技发展的新趋势来看培养大学生的核心素养。科技改变世界,改变人类价值观;科技发展新趋势对大学生核心素养提出了新要求。 1.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 21世纪以来,以绿色、智能、融合融通为特征的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和发展,对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将产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甚至会改变人与世界的关系,以及人类近代以来建立的价值观体系。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全球科技发展呈现诸多新趋势和新特点。 一是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进程加快,科技发展加速交叉和跨界融通。物联网、脑科学、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快速突破,将基础研究和技术探索紧密结合在一起,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探索的界限逐渐模糊。新科技的突破越来越多地发生在交叉地带。以信息和制造创新为例,物联网、AI、量子计算等新科技虽直接建基于IT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但与材料、机械、人机工程甚至环境工程等学科也紧密结合。颠覆性技术往往由不同学科知识协同催生的想象力所触发,学科交叉地带正成为颠覆性知识和技术的策源地。传统学科的边界被不断跨越、交叉和重组。正如李克强总理所指出的,目前的科技发展呈现“群智演进、组团突破”模式,各类主体形成前所未有的合力,出现了人类社会、信息空间、物理世界的“三元融合”现象。[1] 二是科技与社会、文化深度融合、融通,科技发展方向带有很大不确定性。脑连接图谱研究、脑—机交互、智能城市等科技热点的兴起,使得知识创新和运用的环境进一步渗入生活;科技与社会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联系,并推动了人类对价值追求、人文精神、世界未来的深入思考。特别是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等网络和信息新技术正通过“现实的与数字化的人、地方和物体相互交织而创造模拟的经验”[2]。科技发展方向的不确定性极大增强,带来了一系列可预知或不可预知的风险,并将对已有社会关系、规则、伦理等诸多方面产生深刻影响。高等教育也正面临多方面、全方位的剧变。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社会的到来可能使高等教育经历自工业社会以来最为深刻的一次变革。[3] 三是知识获取形式和知识载体多样化。海量知识与信息涌现,特别是云计算的发展使知识与信息以几何量级迅速积聚。知识生产形态多元化,知识生产和传播泛化,大量“非专家”参与知识生产和传播并成为知识的重要来源;知识生产和传播的形式极大丰富,呈现数字化、碎片化和非线性等特征。大规模在线教育(MOOC)等新教育模式使高质量知识随时可寻、随处可得,大学的地位和工作方式受到挑战。科技发展对知识生产模式的颠覆性变革,将创新性运用知识的能力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对当前的知识生产和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诸多新要求,大学的知识生产模式、形态和载体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2.在具体背景下界定大学生核心素养 关于核心素养的概念众说纷纭,但就其内涵而言,核心素养指个体在现在及未来社会中应该具备的关键能力、知识技能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4]《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将学生核心素养界定为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并且提出了我国学生(主要指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结构,即三大方面(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和六大素养(具体包括18项细目)——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这一对学生核心素养的界定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坚持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原则,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存在缺乏明确背景和针对性的问题,即在什么背景下或针对什么问题而提出学生核心素养。有学者认为,这样的素养与欧美国家的关键能力和21世纪技能框架相比,显得过于笼统、宽泛,包容庞杂,不够聚焦,且不具有时代性。[5]由此导致对学生核心素养的理解和认识进入“无限解释”怪圈,似乎与学生发展相关的所有素养都可以纳入“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成为一大堆素养的筐筐。此外,因为学生核心素养与教师、与管理者、与课程、与教学等等诸多因素相关,教育学术界由此衍生出教师的核心素养、管理者的核心素养等林林总总、漫无边际的核心素养研究。有学者由此批评“核心素养”有抢占“概念高地”的嫌疑。这的确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追溯核心素养的源头,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背景限定,使学生核心素养具有现实针对性而避免进入“无限解释”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