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地,自成立以来就把吸引和使用人才作为一项重要措施,尤其是在吸引优秀高等学校毕业生方面,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就业之路,采取一些改革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1980年特区建立到1996年累计接收院校应届毕业生4万多人, 占全市干部的32.5%。现在优秀院校毕业生已成为我市干部队伍的一个重要来源,成为特区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毕业生分配就业制度改革的回顾 从1980年深圳特区建立之日起,为使我市毕业生分配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我们对传统的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制度分三个阶段进行改革。 (一)选拔与分配相结合阶段(1980年—1986年)。这个阶段是深圳经济建设打基础时期,政府对社会规划和管理的机构刚刚形成,各个用人单位急需一批实用型人才。同时,院校毕业生的供给呈短缺型,原因是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后应届大学生的数量少,满足不了全国各地的需求。另外深圳特区刚刚由一个县城的规模建立起来,条件比较艰苦,对人才的吸引力也较弱。根据这种形势,深圳市对应届大学生实行的是选拔与分配相结合的方式,由用人单位提出所需大中专毕业生的专业和数量,市人事局根据国家计划把学生接收到深圳后,由用人单位挑选或分配到用人单位。这种办法改变了原有单纯的计划分配形式,是对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的一种尝试,但还带有“二次分配”的色彩,不能完全适应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二)深化改革阶段(1986年—1988年)。我市在研究刚刚创建的深圳大学首届毕业生分配问题时明确提出,该校首届毕业生实行“不包分配,双向选择”制度,应届毕业生通过一分钟录像用三种语言自我介绍并与用人单位见面,学校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这种做法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这个时期深圳市接收市外大中专毕业生也基本上把挑选学生的自主权下放到用人单位,但是由于内地院校没有全面实行“双向选择”,用人单位还只是通过学校推荐与看材料选择毕业生。但是,深圳大学不包分配以及深圳的用人单位率先实行“双向选择”的做法对全国改革毕业生就业制度无疑是一个创新,对全国范围的改革起到“试验”的作用。 (三)全面实行“双向选择”阶段(1988年到现在)。毕业生可以持学校推荐函和成绩单到深圳选择用人单位;单位也主动到学校与毕业生见面挑选学生;学生在写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过程中也可以到深圳用人单位实习,双方增加了解;市人事局毕业生分配部门仅从控制进人指标、判断专业是否对口、毕业生资格审查三方面把关。“双向选择”改革了分配毕业生的传统作法,使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方均有了较大的选择余地。双方的选择标准、价值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碰撞、结合,使平等竞争、择优录用进入毕业生就业的领域。 为了做好“双向选择”工作,深圳市注意抓住以下两个环节: 一是抓专业对口。对教育、医疗两类专业的学生,接国家现行规定,不允许改行或变相改行,只能到对口单位。对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必须到能提供相应工作条件的用人单位去。这种办法主要是防止一些毕业生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待遇好的部门而放弃自己所学的专业,造成对国家教育成果的浪费。当用人单位挑选毕业生之后,如专业不对口,或大才小用,或毕业生分配资格有问题,人事局可予否决。多年来,我们认为“专业对口”这个条件不能放松。国家培养一个大学生或研究生都要付出近20年的教育周期。无论是毕业生本人或用人单位不坚持这个条件都是我们所不允许的。从本科生到硕士生直至博士生,其专业方向是越来越细,这些毕业生通过一个时期的实践,应该成为某些领域的内行或专家,这是国家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希望所在。所以,我们在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还用追踪调查的方式了解他们发挥作用的情况,力求使毕业生“学以致用”。 二是采用“合同制”管理办法。从1991年6月开始, 本科及本科以下学历院校毕业生报到伊始,就要与用人单位签订服务期若干年的合同(一般是3至5年),期满后方可调动单位。这样作主要是防止人才的“单位所有”观念限制人才正常流动,并使兴趣转移或不适应本单位环境的毕业生有重新选择职业的可能。另外,对新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也需要有一个相对稳定期。如果刚就业的毕业生频繁流动,对用人单位来说也会造成一些困难。当然,合同期满后,双方也可以协商是否续签,也可以解约。实行合同制仅对本科以下毕业生,研究生可不实行合同制。合同制管理不仅是对新就业的大学生,从1993年6月1日起,深圳对在企业工作的干部和工人统称为“企业员工”,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管理,它是企业用人制度进一步适应市场的全面推进措施。 二、深圳接收市外院校毕业生的特点 院校毕业生在深圳就业制度改革中明显呈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数量多。从1989年之后,随着特区社会和经济发展建设的需要,深圳每年接收市外院校生3000到5000名,市内培养院校生 1000 到1500人,合计为4000到6000人。在国内属接收毕业生较多的城市。广州市近年来每年接收6000至8000名毕业生,可是其中大部分是广州生源考到外地院校分回来的,另外一些是本市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而深圳每年接收的市外院校生中,生源占总数比例不足8%, 市内培养院校生占总数的25%左右。绝大多数是“外来”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新生力量。这些“新鲜血液”无疑给这个新城市增加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