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冷淡”是文化学中用来描述一种社会病理现象的专门术语,指有一定文化环境的人在没有文化隔离的情况下,对精神文化生活表现出来的一种文化淡漠感。大学生的“文化冷淡”症,主要表现在他们中的少数人身在高等学府优越的文化环境中,却对社会政治文化、国家理想和公众利益无动于衷,对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难以认同,对现实严肃文化没有兴趣,而与此同时对世俗浅层文化与个人私利表现出过分的热衷。 一、大学生“文化冷淡症”的表现及影响 1.对社会主流政治文化的冷漠,使大学生中的一些人政治方向模糊不清,缺乏历史责任感和远大的社会理想。 我国社会的主流政治文化,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基本内容的时代主旋律。进入90年代后,高校加强了我国社会时代主旋律的教育,引导大学生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按照德才兼备的要求塑造自己,但总体来说收效不十分明显。据海南大学426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对政治不感兴趣和反感的人占49.7%,对特区应走社会主义道路不表示态度,认为只要富走什么路都行的人占34.5%〔1〕。吉林工业大学对大学生作的关于上大学目的的调查中,回答“为个人发展做铺垫”、“找个好工作”、“争取社会地位”的人占73.2%〔2〕;而湖北省对5641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他们中非常关心自己的学习成绩和毕业就业的人占69%,但对学成毕业后“愿意探索尖端科学,填补我国科技空白”表示关心的人仅占2%〔3〕。可见,不少大学生缺乏政治热情,对我国社会的主流政治文化,尤其是“两课”为代表的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没有听进去,使得他们要么处在政治边缘人的位置,要么在政治方向和原则上模糊不清或错误,他们中很多人上大学的目的较为狭隘,把学习目的与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考虑得较少,理想追求停留在较低层次上。特别是接受数年高等教育之后,仍有一些人不愿把自己的前途与民族的命运捆在一起,缺乏历史的使命感。 2.同社会主导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远离,使少数大学生日益受到个体本位、唯我至上和追求享乐的价值观的侵蚀,使他们在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社会利益,索取与奉献的关系上呈现失衡的状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不同利益群体,决定了多元价值观的存在。但是,我国社会弘扬的是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它为社会上的大多数人认同并实践着。可是表现在少数大学生身上的个体本位的价值观及其实践,却与我们的时代要求有很大差距。西北大学“就人生价值心里最想说的一句话”进行问卷调查,归类分析表明:从个体本位理解人生价值,如回答“实现自我”、“寻找真的我”、“挣更多的钱”、“不枉红尘走一遭”之类的话占55.9%;从社会本位理解人生价值,回答如“将自己的命运与民族的命运相结合”、“重在奉献”、“为别人做好事越多,价值越大”之类的话仅占25.7%〔4〕。无独有偶, 浙江省对1116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也显示:主张一个人的成功主要靠“个人奋斗”的人占53.1%,认为“只有先满足了自己,才能说得上考虑别人和国家”的人占69.4%,对“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观点持赞同态度的人占65.3%,认为“人生是一场游戏一场梦”的人占40.3%〔5〕。在个人本位价值观的影响下,确有少数大学生把“自我”误导成“唯我”,把“自我”的主体要求如“个人奋斗”沦为“个人主义”,严重影响了他们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尤其是当私利与集体、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往往只替自己打算,不顾他人、社会和国家的利益。极少数大学生则视“享乐主义”为当然,学习无兴趣,生活趋乐避苦,追求眼前的物质享受,甚至把金钱的多少作为衡量人的价值大小的尺度。他们中不少人信奉从个人的愿望、需要出发,把满足自己的需要、利益作为最高标准的个体本位的价值观,在追求所谓“自我”的人生价值的背后,则是用功利、实用、利己作为自己的价值信条。 3.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和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漠视,使大学生中的一些人缺乏起码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修养,也使他们的社会行为失范,尤其是社会公德水平严重低差。 道德属于文化的核心价值和深层结构。我国人民优秀的道德传统渊远流长,“修身为本”的古训表明他们特别注重道德修养。现阶段人们共同遵守的道德原则,是以社会、国家、人民为本的集体主义道德,并以此作为标准来评判和规范人们的行为。少数大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却并非如此。福建省、浙江省对千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当问到“有位卖菜的营业员给自己留好菜,还给熟人开后门”时,回答“这是难免的,不必太认真”的人占46.9%,认为“这是人之常情,我要是营业员也会这样做”的人占24.5%。而在回答“假如您想分配一个好工作,你认为凭借下列哪一种力量能使你最有把握得到它”时,回答“靠人情关系”、“权势”、“金钱”3项之和的人占52.3%, 比回答靠“优良品德”、“知识才能”的人多出11.8个百分点。对“人要生存就要有几副人格面具”持赞同观点的人,居然高达57.6%。特别是对“集体主义道德准则”的认同度很低,仅占6.6%〔6〕〔7〕。 从这里可以看出,不少大学生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能力,在他们身上很难看到道德的自我修养和对崇高道德的追求。这样,我国优秀的传统道德和集体主义道德原则被弃置一旁,追求个人的幸福和金钱,以满足自己的私欲被视为是合乎道德的,也影响到他们社会行为的严重失范。这在他们的恋爱和社会公德水平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在涉足爱河的大学生中,恋爱动机不纯,行为不检点,公开宣称随便玩玩的人不少。在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上,爱情的神圣、相爱的义务、婚恋应尽的责任等恋爱道德,已基本沦丧。走进大学校园,“长明灯”、“长流水”、污壁断椅触目惊心;有人衣冠不整,出口成“脏”,打饭加塞习以为常;有人唯利是图,不惜代人考试;有人小偷小摸,撕书、偷自行车屡屡被抓;有人拿父母的血汗钱,大搞超前消费。这些情况出现的最深层次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中的少数人推崇个人为本的个人主义道德原则,把一切是否能满足自己的欲望和需求作为标准来为人处世,自然也就与我国人民共同遵守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行为格格不入。 4.轻视现实严肃文化的学习,偏好世俗浅层文化尤其是文化残渣,使一些大学生缺乏必要的文化素养,精神世界日趋荒芜。 这类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确有不少大学生只注重科学知识的学习,而轻视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乃至被社会评价为“有知识,没文化”。本来,科学与文化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两翼,高等教育更应该注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我们要实现这一目标,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而在大学校园里最直接的途径,莫过于让大学生大量涉取人文、自然、社会、科学诸方面的文化知识。但现实情况又是怎样的呢?据辽宁省对10000 多名大学生读书情况的调查显示:读过毛泽东、邓小平著作的人仅占37%,读文学名著人均14册,读关于传统文化的书人均7.5册,读武打、言情小说人均8.5册〔8〕; 这些统计数字,尚未除掉4000多名文科和师范专业的大学生应该读的文史哲专业书。再从所读之书的内容分析,结论是他们该多读的书读得不多,不该多读的书读得不少,更谈不上构建科学的大文理工科文化知识的结构了。像这样数量少、内容贫乏而狭窄的读书事实,很难找到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可能性。二是极少数大学生偏好世俗浅层文化尤其是文化残渣,使他们精神日益空虚,文化审美异化为感官的自娱和生命本能的渲泄。我们所说的世俗浅层文化,有的属于通俗文化,更多的则属于浅层次的非严肃文化特别是文化残渣,它们是为了商业利润而生产出来的书刊音像制品。少数大学生中,有人只看武打、言情、凶杀为主的书刊,有人专找警匪、狂暴、恐怖片欣赏,更有人凡是少赌、无毒、缺黄等不能刺激感官的书刊影视,一概提不起兴趣。这种文化现象促使极少数大学生的生活发生畸变,他们中个别人逃离学校,到名山大川寻师学艺,期望得道成仙;有人沉溺爱河舞海不能自拔,空耗学习的大好时光;有人开口闭口离不开女人、性和社会问题,从而引发了犯罪;更多的人则精神无所寄托,平时追星、搓麻、赌博、喝酒、斗狠、打架成为常事。其实,接受世俗浅层文化的大学生,不是为了使自己情趣、气质、境界上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自由,反倒是完全摒弃了一切精神活动的参加,以得到感官的自娱,生命本能的渲泄。显然,这类世俗浅层文化,实际是对现实严肃文化的阉割、歪曲和反动,它们只能将大学生诱向愚昧和野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