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僵化的办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成为造成目前高校缺乏生机与活力的直接原因。办学模式涉及面广、内容多,其本身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实践证明,对高校办学模式进行小改小革、局部突破是很难奏效的。必须做到整体设计、配套改革、联合操作、同步深化,方能达到预期目的。当前,随着我国宏观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全面加快高校内部改革步伐,从根本上改革或转变办学模式,是我国高校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一、办学观念:由速度型转向质量型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走的主要是一条外延扩张式发展的路子,即以追求发展速度和扩展规模为目标,似乎认为高校规模越大,在校学生人数越多,学校的知名度就越高,办学也就越成功,同时借以谋求更多的教育经费的投入。这种盲目追求发展速度的办学思想和观念,由于受到教育经费的限制和其他办学条件的束缚,因而产生了粗放式办学的格局,导致教育质量下降,办学社会效益不高。因此,面对市场经济的严峻挑战,高校应在办学观念上全面转向以提高办学质量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以提高办学质量为中心,要求高校尽可能以较低的教育投入,获得较高的教育产出,多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有”人才,走出一条集约化办学的新路子。为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当前高校至少应做到: 1.充分考虑到高校现有的办学条件,在进一步挖掘高校要素资源潜力的基础上,以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努力实现高校教职工、教育设施、教育对象等要素的总量平衡,合理确定高校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办学的最佳规模,力争取得尽可能好的办学规模效益。 2.从高校特点出发,考虑到现代科学技术一体化发展趋势,打破高校传统的学科、专业界限,改变“大而全”的专业设置模式,培育和发展重点学科群和特色专业群,形成以本科生为基础,以专科生为补充,以硕士生为龙头,以博士生为导向的多层次人才供给结构,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的社会需要,力争取得尽可能合理的办学结构效益。 3.高校应以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不同类型、层次和数量为依据,制定人才培养的规划,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向各地区输送不同类型的高级专门人才,为促进各地区经济发展服务。 4.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级人才的需要,高校应注意到社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职业结构的变动趋势,考虑到人才培养的周期性和时滞效应,在充分进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未来人才超前培养规划,力求消除时差,实现人才的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紧密衔接和动态适应,力争取得尽可能好的办学效益。 5.高校应主动加入社会化职业培训的行列,充分发挥自身的办学优势和办学余力,为提高社会一般劳动者素质做出贡献。 二、办学形态:由供给型转向需求型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从招生到毕业生分配都严格地执行国家计划。高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完成国家下达的指令性计划。大学生是“皇帝女儿不愁嫁”,一毕业就端上了“铁饭碗”。这是一种典型的供给型的办学形态。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招生工作实行了计划内招生为主、计划外招生为辅的新政策,高校毕业生分配在国家确保分配的前提下,开始实行供需直接见面的方式,逐步加大市场调节的比重,但从整体上看,高校传统的供给型的办学形态尚未从根本上改变。随着企业改革的全面深化,全员劳动合同制的实行,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就业市场化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高校必然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如果仍然不问社会需要,盲目培养人才,就会出现人才的供需脱节,从而加剧结构性失业的社会矛盾。要想实现人才的供需平衡,高校必须着力避免产生两个问题:一是培养的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直接失业;二是学生毕业后不得不改行就业,学非所用。这就要求高校的办学形态必须由供给型转向需求型的轨道上来。 所谓需求型的办学形态,是指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始终要以社会需要为导向进行优化组织与主动调节。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直接满足社会需要,尽可能实现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在种类、数量、结构和层次等方面的协调一致,进而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的功能,这也是高校所肩负的社会使命。 1.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即不是高校有条件或愿意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而是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要主动创造条件,组织师资力量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对高校一切要素资源的配置也应以此为出发点和立足点。 2.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社会产业发展及其结构变动趋势、科技进步的发展态势等因素的具体情况,定期进行人才需要的社会调查及预测工作,捕捉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规律,为科学地制定高校人才培养计划和目标提供可靠的依据。 3.制定和实施高校人才培养的长期规划和短期计划,并以此为依据,做到及时调整专业招生计划,经常修订教学计划,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结构,及时更新老知识,加大新知识的比重,实现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化与现代化,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适应功能。 三、办学方式:由半封闭型转向开放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