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分析了英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原因、主要内容,考察了斯泰福大学的管理架构与办学特色,认为英国地方大学的崛起与发展,是英国高等教育体系朝着应用型、现代化方向转变的重要举措,其做法和经验对我国同大学的改革与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英国 高教改革 斯泰福大学 办学特色 1995年2月,笔者赴英国斯泰福大学(Stafordshire University)进行为期半年的学术访问。笔者发现,英国新兴地方大学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英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河山”,其灵活的办学模式,更是引起世人注意。有鉴于此,本文拟以斯泰福大学为个案,对这类大学在英国高教改革大背景下的运作状况进行探析,以为我国同类大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 一 英国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自12~13世纪牛津、剑桥大学创办以来,即以独特的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和绅士教育模式闻名于世,对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直至本世纪六十年代初,英国的大学学龄人口入学率仅有4%,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高等教育历史悠久、传统深厚与发展缓慢、规模狭小、观念陈旧的矛盾非常突出。有鉴于此,英国一些有识之士自六七十年代起就呼吁进行高教改革。前有1963年的罗宾斯报告,表示出对英国高等教育发展前景的忧虑;中有1976年前英国首相詹姆斯·卡拉汉(James Callaghan)发动的教育标准大辩论,期以引起国民对教育危机的普遍关注;后有1987年英国政府发表的白皮书《高等教育:迎接挑战》,着重强调世纪之交的英国高等教育在满足国家经济需要和社会挑战方面所具有的决定性意义。英国经过二十余年反复论辩,教育肌体健康的传统观念始被教育危机的看法所取代。其原因是深刻的: 第一,英国经济持续衰退和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等教育构成强劲的冲击。自七十年代以来,由于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扬,传统工业老化,海外殖民市场萎缩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英国经济出现了持续二十余年的不景气。为摆脱困境,英国在技术革命牵引下,对产业结构进行大的调整,淘汰了一些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发展了一批新兴的技术密集型工业,并大力拓展第三产业。这就对高等教育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经济的持续衰退和传统工业的调整,使得非技术性就业机会大为减少,以前人们不需要接受高等教育即可就业甚至谋取好职业的状况发生极大变化;而新兴工业的崛起和第三产业的拓展,既使得技术性、智力型的就业机会大为增加,又迫使成年人必须更新知识,接受继续教育,否则将面临失业和永居低薪阶层的处境。这就为高教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生源市场,也为高等教育面向经济和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另一方面,英国经济的长期衰退,导致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拨款连年下降。1981~1982学年多科技术学院全日制生均培养费3,800镑,1985~1986学年降至3,150磅,这一期间大学全日制生均培养费虽有5,200镑,但除去研究费,仅以教学费用计,1980年指数为100,1987年降至83[(1)]。与此同时,1979年至1987年本国全日制学校学生净增85,000人,几乎相当于70年代净增数的3倍[(2)]。由于英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主要依靠政府拨款,随着高教经费的逐年减少和高教规模的不断扩大,迫使英国高等教育必须寻找新的出路。 第二,欧洲一体化加速实现对英国高等教育形成新的压力。欧洲一体化自八十年代后提上议事日程,尽管与“统一”相关的许多政治问题有待逐步解决,但欧洲的“大合唱”一直是各国政府努力的目标。仅就高等教育而言,随着一体化的加速实现,每一所高等院校将不断在一个日益扩大的欧洲框架里运作,每一位公民都可以在一个几乎没有国家关卡的环境下生活和工作。欧洲劳动力市场的扩大和对熟练劳动者需求的增长,既为雇主在不同国家的高教系统内寻聘毕业生提供了方便,也使希望出国学习的学生能如愿以偿地选择不同的高教体系、不同的高等院校和不同的学习专业,从而形成一个跨国界的、日益庞大的学生流动群,高等教育的投资回报、比较成本、人才流失问题随之出现。对英国高等教育来说,欧洲一体化为它提供了一个扩大的竞争场所,它必须在师资、学生、经费、管理、声誉诸方面与其他欧洲国家展开竞争,并最终提供足够数量的和高质量的熟练劳动者,以支撑国家在单一的欧洲市场的经济竞争中取胜。然而,这对于长期“养尊处优”,不习惯于竞争的英国高等教育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第三,高等教育体系不尽合理,难以顺畅运行。英国自六七十年代形成大学(普通高教)、多科技术学院和其他学院(职业高教)的二元制以来,后者不仅使英国的技术和职业教育有了明显加强,而且使其学生人数超过高教学生总数的一半以上,成为英国高等教育中颇具特色的组成部分。但是,这种二元制在管理体系方面存在着严重缺陷,即:中央政府无法实施有效调控。其一,多科技术学院受地方教育当局直接管辖,没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其经费、土地、建筑、设备和员工均由地方教育当局支配。由于多科技术学院需在全国范围内招生并满足全国的需要,而地方教育当局仅能从本地需要出发,既缺乏办学眼光和能力,又无法制定高教发展计划和政策,还要对所辖高校实施过程管理,这就必然使英国高等职业教育在低水平上条块分割,发展受到极大限制。其二,大学自治和绅士教育传统使得大学脱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向愈益严重,已演变成一种学究式的僵化管理模式,并受到舆论的普遍批评。但是,英国政府除拨款外,其他方面对大学的影响力甚微,缺乏引导大学与经济社会密切结合的有效机制,因而无法使高教资源配置发挥应有的效益。 在上述情况下,1988年英国颁布《教育改革法》,正式开始了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本世纪英国教育史上最重要的改革。1991年,英国政府公布白皮书《高等教育:一种新的结构》,描绘了英国高教改革的目标模式。1992年,英国又颁布《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法》,对英国高教改革的一系列新成果予以法律保障。归纳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