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双休日”教育具有休闲性、自愿性、兴趣性、知识性、技能性、教育性、效益性、指导性等特点。在组织管理中,应坚持以教育为主线的原则、以指导为主的原则,科学性、思想性、知识性、技能性、娱乐性相结合的原则和量力性原则。“双休日”教育活动的形式与内容主要体现在思想教育、学习知识技能、勤工助学、参观旅游、文体娱乐等方面。广西大学、广西农大、广西民院、南地教院等八所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认为:“双休日”教育属于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其活动应纳入整体教育计划之中。就对“双休日”教育的管理来看,广西尚有半数院校自觉性不够。今后,各高校应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交流经验,主动促进“双休日”教育健康发展。 [关键词] 广西 高校 双休日 教育 调查报告 实行“双休日”制度是国家对劳动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广西高校从1995年9月开始落实这一制度。如何正确认识和组织“双休日”教育活动,以充分利用每学年这80多天的宝贵时间,使其产生较大的教育效益,已成为许多高校关注的一个热点。 从4月29日到5月10日,我带着这个问题,先后走访了自治区高校工委政教处和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师范学院、广西中医学院、广西民族学院、广西农业大学、广西大学、广西财政专科学校、南宁地区教育学院的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学生代表,听取了他们丰富多彩的活动经验介绍,阅读了广西农大、南地教院的文件与书面材料,深感“双休日”教育已为多数高校所重视,并对学校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 一、关于开展“双休日”教育的思路 高校实行“双休日”制度,增加了教职工的休闲时间,那么,学生在干什么呢?除个别学校外,约有四分之一的院校尚处于由各系和学生自发组织活动,学校提供场地、车辆等条件的阶段,学校缺乏主动性;约有四分之一的学校已经有一些想法,甚至召开了部门研讨会,但思路不够清晰,组织不落实,缺乏自觉性;约有四分之二的学校领导经过调查与思考,召集专门会议研究,并形成学校文件作了总体布署。如广西农大、广西民院、南地教院、广西财专。这些学校都成立了领导小组,确定一二名校领导负责,办公室、团委、学生处、教务处、总务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分工负责,协同工作,明确了指导思想、教育原则、活动形式、管理办法等。这些学校形成了全校性“双休日”教育网络,发动师生员工广泛参与,开展了多种有益的活动。他们对“双休日”教育比较自觉主动。 (一)多数高校对“双休日”教育的基本认识 1.他们认为,“双休日”是针对教职工制定的,学生不应同教职工一样放假两天,任其自流,学生活动要纳入整体教育计划之中。广西农大提出星期六是学生素质培养日的设想,南地教院提出用“双休日”实施一专多能、合格加特长的培养目标。 2.他们认为,学生的“双休日”不同于五天计划内上课时间以及课外活动,也有别于暑假以及法定休息日,学生仍然住校,处于两个五天上课日之间,需要学校组织引导,学校也应该对学生施以特殊形式的教育管理。 (二)“双休日”教育活动的特点 计划内课堂教学由教师组织,具有强制性、稳定性,以集中传授专业知识技能;课外活动具有兴趣性、短时松散性,主要是文体活动;寒暑假的活动具有教育性、组织性,较多的属于社会考察等实践活动。而“双休日”教育同以上三种既有教育的联系性,又有独自的特点。概括这些院校对此问题的分析,主要有密切相关的8个特点: 1.休闲性:它属于“双休日”制度下的教育活动,基点是保证学生积极的休息和放松,因而文体、郊游类活动较受偏爱。 2.自愿性:休闲性规定了教育活动应尊重学生的意愿,由他们自主选择参与或不参与。活动的成员可能来自同班,更多的是不同班级不同专业学生受活动吸引的自由结合。 3.兴趣性:学生的意愿源自他的需要和兴趣,脱离学生实际的、学生不感兴趣的活动只能流于形式,不能产生明显的教育效果。学生在感兴趣的活动中产生愉快的体验,并能展示和发展他的爱好与特长。 4.知识性:学生需要新颖的、先进的、广博的知识,这类知识对求知欲望强烈而知识经验不足的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 5.技能性:大学生面对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才竞争的形势,很希望为社会接纳,求得理想的职业。借助“双休日”技能性教育活动,学生可以在本专业合格的基础上多掌握几种技能,获得择业竞争的优势。 6.教育性:学校组织的活动与社会提供的休闲活动的最大区别在于,学校尤其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陶冶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身心品质。 7.效益性:即活动重视社会效益、教育效益,兼顾经济效益。效益差的活动不能吸引学生,也难以持久。 8.指导性:基于以上几点,“双休日”教育活动应立足于学校对学生的诱导、指引,一般不宜采用硬性规定的强制办法。为了发挥指导功能,学校须有系统的指导性计划和可行的措施,各部门要互相协调配合,为学生活动创造条件,提供方便。 (三)“双休日”教育活动的组织原则 如何组织“双休日”教育活动?这些高校提出了以下几项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