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7)12-0068-09 文化观念是人类精神生产的成果,而精神生产是通过人类特有的思维活动实现的。作为个性化的精神活动,思维有其特殊性的方面;作为人的类属性,思维有其共性的方面。两方面造成了精神生产过程及其成果——文化观念的差异与同质并存的现象。在当代,文化全球化在互联网等高新科技的支撑下已经是势不可挡。然而与此同时,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等之间的冲突依然呈现尖锐的态势,迫切需要建立基于观念差异的文化认同和相互尊重。笔者认为,只有深入到差异文化形成的深层根据,即思维层面进行分析,才能更客观地理解文化观念的差异与同质现象,探索达成共识的更合理的实践路径。 一、思维的异质性与观念的分野 何谓思维?《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1)与“感性认识”相对。指理性认识,即思想;或指理性认识的过程,即思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通常指逻辑思维。(2)与“存在”相对。指意识、精神。然而,这一解释显然视野过于偏狭。现代科学已经证明,思维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①。长期以来,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之加以界说。例如,从人脑的功能的角度认为思维是人的一种能力、一种认识活动;从性质或类型的角度将思维归属于感性思维或理性思维、原始思维或现代思维、逻辑思维或形象思维等;从词性来把握,将思维分解为名词性与动词性两类。名词性的思维可以指思维能力、思维类型、思维方式、思维成果等;动词性的思维主要指思维现象、思维活动,或者总称为思维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思维的发生——由主体内在需要所激发,思维的发展——对思维对象所包涵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②,以及思维成果的取得和思维过程的延续(再发生)。这些关于思维的界说或认识都有合理性,都从不同角度呈现了思维的本质或特性。但是随着现代科学对人的生理与认知活动的深入研究发现,思维并不是人脑单独完成的,而是人脑与身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共同作用的结果,甚至包括骨骼这种惰性器官,也可能参与到对大脑指令的干预和欲望的形成中③。而欲望(内在需要)正是思维的动力。所以,我们这里博采众长,将思维理解为一个包涵着各种静态认知特性的,有发生、发展及其结果的,不断延续的动态过程,即人根据自身的内在需要,调动身体的各种认知器官及其机能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的过程。 从这个界说可以看到,思维与主体——人的关系最为密切。一方面,人的内在需要、认知机能具有个体差异,它们赋予思维个性化;另一方面,人类对信息加工和处理的方式主要不是依靠本能,而是在后天社会生活中培养确定的。因此后天社会生活作为群族的生存形态赋予思维群族特质。这样,思维过程的成果——观念就会呈现出千姿百态的丰富性:个性与群族性。此即异质性思维及其所导致的观念分野现象。以下具体说明。 在思维异质性的形成过程中,个体欲求或内在需要作为思维的动力值得特别强调。逻辑地分析,思维发生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即有标准地选择。人类思维不是任意进行的活动,而是有所指向的,或者说人类思维开始的地方是欲求。而有所欲求意味着存在选择行为和选择标准。选择是一种取舍。一般来说,取舍特别是有意识地取舍必然需要有先在的观念基础④。排除超自然的智慧存在者或先知,这种先在的观念基础只可能来源于早期人类的实践经验。早期人类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起对于生存与发展有重要意义的经验,包括有益、有害和无益无害的等等⑤。这些经验被抽象为关于“重要”的价值判断,或引发了有关“重要”的倾向性意识,这种价值判断或倾向性意识构成了引导人们做出选择的基础观念。比如火对加工食物或取暖等与生存相关的感受存在“益”的重要性,而对烧伤甚至致死存在“害”的重要性。这种关于重要性的不同感受(意识)构成了益或害的观念来源和价值标准。人们根据这种基础观念和价值标准做出选择即表现为欲求,比如欲喜乐、安全等和不欲伤悲、动荡等。 欲求催生了有目的的思维过程,而欲求的内容和层次却因为对重要性的不同经验(感受)表现不同。人们对重要性的不同经验(感受)取决于其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事实上,环境决定着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实践方向,是构成经验(感受)的根本来源之一,因而也是确立重要性的核心视域。怀特海在其《思维方式》一书中指出了我们对于重要性的判断与环境的相关性:“在对一个单个事实的任何考虑中,都暗中预先假定了一个事实的存在所必不可少的同格环境。对这一事实来说,这一同格环境乃是它的视域(perspective,一译透视)中的整个宇宙。但是,视域按不同关联有不同等级,这就是说,它是重要性的等级。……视域是感受的产物,而感受的分级则是按照兴趣感的各种不同区分而为兴趣感所决定。”⑥这意味着,在人们进行思维活动之前,环境决定了经验(感受),而经验(感受)决定了视域的选择⑦,有选择性的视域决定了欲求的层次、内容、程度等等倾向。这种倾向使我们对纳入思维的信息进行预先的筛选,因而导致思维过程及其成果——观念的异质性。 认知机能差异导致的思维异质性主要是生理方面的,比如不同的天赋使得个体对于事物的感受性不同,接受和理解信息的方式也不同。现代神经科学还证明,人脑中不同神经区域因为先天或后天疾病、损伤造成的缺失或破坏,同样对人的认知机能产生深刻影响。不过,认知机能的差异虽然因人而异,但一般并不涉及人的主体自觉行为,所以本文不作详细的学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