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本土化的议题,中文学界过去三十年来已经有相当多的讨论,其中大部分是关于本土化的必要性问题,也有一部分是对本土化路径的探讨,并有一些总结性的专著出版(例如郑杭生、王万俊,2000;叶启政,2001,2006;李宗克,2015)。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学术思潮,中文学界对于其他地区的社会学本土化发展也多有关注,郑杭生、王万俊在他们的《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学本土化》一书中曾专辟一章加以介绍(郑杭生、王万俊,2000:第二章),其中便涉及印度的社会学本土化运动,尽管非常概略(郑杭生、王万俊,2000:79-85)。在当前社会学本土化的必要性已经在相当范围内获得认同的情况下,本文试图对印度社会学本土化的实践加以检视,以为参照和镜鉴。 在印度,对于社会习俗、宗教与经济生活各方面信息的关注和搜集,源于英国殖民统治者的管理需求,这些需求在19世纪后期已经促进了民族志调查、统计以及印度学的实践。社会学和社会人类学这两个在印度边界模糊的学科的专业化——以进入大学教育为标志——则是20世纪前叶的事。孟买大学于1914年首先开始引进社会学课程,并于1919年成立了社会学与公民学系(Department of Sociology and Civics)。到20世纪20年代末的时候,除了孟买大学,印度的其他3所大学也教授社会学:迈索尔、加尔各答和勒克瑙大学(Patel,2011a:430)。印度独立后的20世纪50年代,社会学在印度已经形成了四个取向上有所差别的学派或中心:孟买大学重印度学和经验研究,加尔各答大学是人类学视角,勒克瑙大学强调跨学科和本土化,迈索尔大学偏向社会哲学(Patel,2002:273;参见Patel,2011)。勒克瑙大学是最早明确提出社会科学的本土化主张的,但是对于从西方引进的学术的反思性态度在印度有更广泛的回响,比如说,加尔各答大学的哲学家K.C.巴塔查里亚(K.C.Bhattacharya)(1875—1949)20世纪20年代就在呼吁“观念的自治”(swaraj of ideas)。(Joseph,1991)社会学的第一代奠基人,对于将西方起源的概念和方法运用于历史、文化和价值观上都不同于西方的印度社会,其实从一开始就抱着批判分析的态度。社会学界在20世纪50—80年代围绕本土化议题有过相对密集的讨论。本文更关注的是实践部分,在此,问题意识的本土化——亦即印度社会学界讨论很多的研究的“相关性”(relevance)问题——和概念、理论的本土化是尤为重要的维度。在本文中,笔者将择取印度实践中有理论含义的代表性探索加以检视,从一般理论、方法论到概念建构。在此之前,需要指出,“印度社会学”包含了两个略有差别的英文表述:一个是Sociology of India,是“以印度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这是一个宽泛的范畴,同时“社会学”也隐含着普遍科学的意味;另一个是Indian Sociology,它是更接近社会学本土化主张的、或者说印度化的社会学,但它也不仅仅是“印度人所生产的社会学”,因为,如下文所示,来自其他国家而研究印度社会的学者——人类学家——是印度的社会学本土化不可忽略的参与者。 一、社会科学一般理论的构建尝试:拉达卡马尔·穆克吉 拉达卡马尔·穆克吉(Radhakamal Mukerjee 1889—1968)是印度社会学界少有的在一般理论方面做出过探索的人。他1910年在加尔各答大学获得经济学与社会学硕士学位,1921年被新成立的勒克瑙大学(University of Lucknow)聘为教授,并主持成立了经济学与社会学系(直到1955年,在学科专业化大趋势下单独的社会学系才成立),该系提供的学术训练主要是经济学、社会学和社会人类学。 拉达卡马尔·穆克吉的第一本学术著作名为《印度经济学的基石》(Foundations of Indian Economics),出版于1916年,其中他呼吁重振村落经济。在经济学领域里,穆克吉批判西方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的逻辑和理性预设,强调文化和社会制度的意义,在印度的语境中特别是社群的重要性,也就是说,浸润于社群的文化价值之下的道义经济不同于西方个人主义的经济。他因此被引进了经济人类学之名的美国人类学家赫兹克维茨(Melville J.Herskovits)追认为经济人类学的先驱。(Herskovits,1952:23)他从对经济学的反思批判出发,进入到社会生态学,又进而思考一般的社会学和社会科学的本体论和认识论问题。在社会学领域,他认为在人的社会关系和行为之下,是社会价值的支撑,一个普遍的价值系统是社会学理论应关注的核心问题。(Madan,2011:Chapter six) 穆克吉1960年的《社会科学的哲学》(Mukerjee,2005[1960])一书,是印度社会学界少有的对于社会科学一般性理论的探索。他在此试图提出一个整合的社会科学模式,为社会学和其他社会科学提供一个新的哲学基础。其核心,是一种吸收了黑格尔、吠檀多、佛教和道教哲学的辩证法:每一层次的现实,从物理的到形而上的,都存在一个统一的三元辩证互动原则——对立面的互动带来超越,进人另一个层次;这个过程将一个层次的现实与其他层次联系起来,同时这一层次的概念与范畴也对其他层次有意义。他反对一切还原论,反对把人类行为和价值还原为生物学、心理学或经济(唯物主义)逻辑。在穆克吉看来,通过对立面的互动而获得更高的伦理和认知觉悟,这种自我超越的能力正是人的本质特征;辩证互动的过程不只是一个马克思所描绘的冲突过程,还是一个达致和谐与自由的过程。这个超越过程的中介就是社会——人存在于社会之中,人的自我就包含了非自我、邻居、整个宇宙。穆克吉提出了一个不同于西方自由主义的或马克思的阶级论的社会模式,其中既有自由主义对个体自由和普通人的尊严的尊重,又能保证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劳动阶级对社会资源的分享。这个被称之为“第三条道路”(the third way)或“中道”(the middle way)的模式,是他理想中的未来社会系统,而他所倡导的一个整合的社会科学模式是为这个未来服务的:他期待这一整合的社会科学模式将解决科学哲学和价值哲学的冲突,将社会科学中多种多样的关于人、价值、社会的论述整合进一个系统。也就是说,他的目标是一个更具包容性的普遍理论(Mukerjee,2005[1960];参见Singh,1984: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