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42311(2017)12-0048-09 一、研究背景 人类应对当今世界性问题和挑战的能力,归根结底取决于发现和调动创新能力(creativity,也常译为创造力)的潜能。[1]中国经济要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有效解决政治进步和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物质丰富和精神发展的诸多矛盾,必须倚重创新人力资本的培养。大学生作为国家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整体创新能力和素质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但是,学校教育历来具有培养创新和遏制创新的双重本质。[2]我国高等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足也一直备受批评。陈向明等学者在1997年对研究型大学的调研发现:目前中国的高等理科教育过分强调严谨,而忽视了创新。[3]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课题组在2013年进行的全国高等理科专家的调查也发现:目前高等理科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大学对学生的质疑、批判和创新能力培养不足。[4] 本研究关注以下问题: 1.大学期间,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否产生了增值效应?不同学生群体创新能力变化程度是否存在差异?差异程度如何? 2.高等教育中微观、中观和宏观等不同层次的教育活动如何影响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而言,教学行为、科研参与、课外实践、课程设置、高校所在地域经济水平对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3.创新能力的群体差异和影响机制在不同研究型院校中是否有差异? 二、文献综述 (一)创新能力的界定和构成 创新能力,是一种提出或产生具有新颖性和适切性工作成果的能力[5],并日益演变为一个包含创造性认知(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非认知(创造性人格)两方面综合维度的概念;其中认知维度包括聚合思维、发散思维、批判思维和辩证思维等,非认知维度包括好奇、幽默、意志力、独立精神、乐观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人格品质[6][7][8]。个体需要一定的智力水平以表现创新性,但是超过这一水平,智力和创新能力之间就不太相关了。[9]有观点认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构成有其特殊之处,比如掌握专业基础理论以及了解前沿学术的发展,对专业问题和社会问题具有强烈好奇和执着,掌握科学研究范式并能反思,具备哲学性智慧和经验性智慧等[10]。 (二)创新与环境的关系 创新能力的某些构成要素具有遗传性,但是环境对创新能力的养成同样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创新能力被普遍认为是诸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11]加强探究行为,需要父母、教师、学校设定具有一定挑战性,同时又无焦虑的支持环境。因为创新性与积极情感相关,积极情感由多巴胺的提高引起,而且提高多巴胺水平能增加认知灵活性,这就使人们能够以不同的方式理解事物。创造性也被认为是一个经验流或心流(flow):是一种带来愉快和幸福的体验。当人们感受到焦虑和威胁的时候,创造性的发挥会受阻碍[12]。 因此,创造性与僵化的社会氛围和环境不相容。害怕改变并竭力避免不确定的个体,更可能会焦虑、恐惧甚至高度唤醒。为了控制这些感情,他们在环境中寻求一致性和预见性,人们会经常因为害怕遭到社会拒绝的倾向而抑制创造性活动;获得认可和归属的需要更能激励人们,所以人们的观念容易变得更加保守和传统。当组织氛围为创造性提供心理支持并鼓励独立性活动时,科学创造也会增加。[13] (三)大学教育环境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大学教育中的选拔考核制度、课程体系改革、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课内外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环境因素。商业管理专业的案例研究发现旨在培养创新的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14]但是教育环境并不总是在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和心智发展模式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创新需要以新的视角看待世界,但是世界不可能凭空从新的视角被审视。大学生在走入大学的时候,心智模式处在不利于创新的二元对立、追随权威的阶段,还不具备创新所需要的心智模式。因此大学需要设置“支持环境”(holding environment)引领学生逐渐发展创新所需要的自我主导(self-authorship)的心智阶段。[15] 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选拔方式均过度强调智育,而对智能的测试方法又以书本、纸笔学习和测试为基本方式,导致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被忽视。[16]也与趋同性思维紧密相连的高考及大学考试制度也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17]进入大学前经历的负面体验,专业化的严肃性与创新的不成熟性之间这种对立的信条,缺乏肯定性反馈等因素都会导致学生为了获得高分而牺牲创新性。[18]中国现代大学教育中,精确掌握知识就能产生创新能力的“范式陷阱”使得课程内容繁、难、细,学生缺少闲暇及独立钻研的机会;过多必修课使得学生缺乏选择的自主权。这些教育环境因素削弱了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9] 教学行为是影响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以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行为为教学目的的研究性人才培养模式[20]、学生的主动学习、课堂内外的多重环节[21-24]、提出挑战、参加小组活动[25]等等都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但在部分地区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我国高校教学评价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26],其中包括教师的创新性教学不足[27],课堂缺乏鼓励性交流[28]等原因。对2012年首都高校的调查数据分析发现:高校的创新性教学方法(包括研究性、互动性、鼓励创新性)已经能够激发学生在学业上的投入。但是该研究还显示目前首都高校课程成绩等教学评价方式并不能体现出创新性教学的成效。[29]大学考试形式单一,考试内容再现知识多,创新性运用知识少;工具理性的评价思维、重教学技术指标、轻教学学术发展的评价范式、缺乏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以偏概全的评价机制都影响着大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