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视角下的跨文化适应理论研究 孙淑女(浙江外国语学院)/《浙江学刊》,2018.1.214~221 社会学、心理学、跨文化交际学领域的跨文化适应研究有着共同的人类学渊源,但由于各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各不相同,各学科在理论目标、理论构建方法、理论重点等方面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社会学领域的跨文化适应研究以移民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口普查等研究方法来探寻移民如何同化入东道国社会的问题。因此,该学科的理论构建主要依赖于大规模的数据调查结果,旨在从宏观角度阐述移民群体的跨文化适应状况和相关影响因素。学科理论从群体层面出发,着重描述和解释移民在跨文化适应过程中经历的不同阶段和达成的不同结果,并分析影响该过程和结果的相关因素。心理学领域的跨文化适应研究以移民、留学生等跨文化适应个体为研究对象,崇尚通过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来寻找不同个体在跨文化适应过程中体现的心理共性。因此,该学科的理论构建大都基于对不同跨文化适应个体的心理测量和统计结果,旨在解释跨文化适应过程的普遍规律。学科理论大多从个体层面出发,重在描述和解释个体在跨文化适应过程中情感、认知、行为变化的规律,探讨这些变化的前因后果。 跨文化交际学领域的跨文化适应研究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都与心理学领域的跨文化适应研究有着极大的相似性。但是,交际学家在个体的心理测量之外更加注重语言能力、文化距离等其他因素的考量,意在较为全面地理解跨文化适应过程。学科理论除描述和解释个体的情感、认知、行为变化规律之外,也从人际互动的角度出发来描述和解释跨文化适应个体与新文化环境的交互过程和结果。也正是由于各学科之间存在的上述差异,跨文化适应理论研究在各学科领域内不断深化的同时较少融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使得理论研究在深化的同时缺少广度上的拓展。因此,跨文化适应理论研究的发展需要打破学科之间长期以来的“各自为政”状态,实现学科之间的对话与合作。跨文化适应涉及不同文化个体或群体的相互接触,单一的群体层面、个体层面或人际层面都只是理解跨文化适应过程的一个方面,不足以实现对该过程的全面理解。因此,无论是社会学、心理学,还是跨文化交际学,都不可能单独对跨文化适应过程作既全面又深入的理解。相反,学科之间的对话与合作可以很好地发挥各自学科的优势,弥补各自学科的不足,当是未来跨文化适应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之一。 卡西尔文化哲学中的“形式”问题 史俊杰(中国人民大学)/《内蒙古大学学报》,2017.6.57~62 卡西尔哲学中的形式范畴,在基本构想上沿袭的是康德批判哲学的思路。康德是这样界定他的“形式”概念的:“在显象中,我把与感觉相应的东西称为显象的质料,而把使得显象的杂多能够在某些关系中得到整理的东西称为显象的形式。”他认为质料是后天被给予我们的,而形式则是先天的。卡西尔明确指出,“我们仍然坚信,我们不需要放弃由康德发现并由他极为清晰地第一次提出来的这个基本的批判问题。我们现在必须引导批判问题去面对崭新的材料,但我们可能而且应当维护这个问题的形式”。卡西尔的文化哲学同时又是对康德工作的继续展开和进一步扩大。他指出,我们还应该扩大以往的认识论,尤其是康德的认识论,“我们必须追问的不仅仅是纯粹数学和纯粹自然科学何以可能的问题,我们还必须追问每一基本功能的整体性和系统全面性”。“扩大认识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把批判的领域扩展到所有涉及人的精神创造功能的文化形态中去。这项工作一经完成,我们就“能够拥有一种系统的关于人类文化的哲学”。卡西尔继承了康德哲学的先验原则,相应地,他的文化形式属于意义的领域,而非物理实存和超验实体的世界。在卡西尔看来,人具有先验的符号构造能力,文化作品是人的先验构造能力的成果。文化形式能够反映出人类心智的功能,形式本身既不是实体也不是实物,而是意义的承载者。因此,符号形式的文化哲学要研究的不是某种精神实体或物质实体的属性,而是人类精神功能的法则,“这种法则并不否定亦不摧毁这些功能,而是将它们集合到一种行动的统一性,一种自足的人类努力的统一性之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