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互联网+”时代的反智文化 吴建彪(平顶山学院)/《中华文化论坛》,2017.10~28~33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大大推动了媒介变革进程,使得媒介信息传播更为注重积极的满足受众需求,其中,坚持娱乐至上,使用娱乐的方式代替原先的理论解读成为“互联网+”时代媒介信息传播的显著特征,由此使得媒介成为反智主义生成与演绎的另一主体。一方面,媒介传播信息过程中往往出现去科学化态势,即一味追求选取素材的冲击性,对事实真相的发掘不予重视;另一方面,娱乐化节目对低俗与恶搞方式的青睐,忽视了文化科学节目,导致媒介的知识文化传播导向出现偏差,进一步放大了社会上的反智主义情绪。当前,网络空间充斥着低端、低俗化内容,使得部分民众能够在恶俗文化中宣泄负面情绪、在戏谑科学文化中“感悟人生”、在“打倒专家”的旗号下传播网络低俗文化,并且,部分知识精英与大众传媒为获取受众认可,主动降低姿态、放弃对科学知识的解读与阐释、满足部分民众的个人私欲,同样构成对科学知识传播进程的严重干扰。“互联网+”时代反智文化倾向,已经不再只是之前抗拒智性文化与精英阶层,还包括对知识话语权威的挑战以及低俗文化的传播。 反智文化生成需要独特的社会环境与相应的历史背景。“互联网+”时代反智文化的滋生与生成,是社会转型的特殊环境、知识精英犬儒化与大众的文化狂欢、网络媒介草根化等诸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互联网+”时代因与转型时期、大众时代的重合而具有滋生反智文化倾向的必然性,对此,需要理性看待“互联网+”时代反智文化的生成与演绎,继而采取措施对其消极影响予以消解,推动风清气正网络空间的形塑。 美丽中国的生态文学与生态信仰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学、生态美学与生态哲学 张正春(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程钢(四川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7.3.50~63 中国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政治主张和文化价值观,有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极其丰富的生态文学和生态美学营养,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哲学智慧。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化遗产,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很有必要。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有的政治纲领和国家发展战略,也是中国特有的文化价值观。中国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有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思想基础。通过中国古代非常丰富的山水画和山水诗,我们就可以发现其中包含了非常丰富的生态文化与生态学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是文史哲不分家,历史、文学、美学和哲学是合为一体的。因此,通过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挖掘中国古代生态文化中的生态文学和生态美学与生态哲学,并通过中国古代生态哲学与生态伦理学阐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信仰,这对于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生态文化特征与生态哲学内涵,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朱熹所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中国文化万古常新的独特之处和风格所在。 生态文化是生态教育的前提,生态哲学是生态文明的灵魂。重视研究和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学、生态美学与生态哲学,还需要做很多工作。在中国古代浩瀚的文献中,有关生态文学和生态美学的资料数不胜数,有关生态文化和生态哲学的资料非常丰富,有关生态伦理学的思想理论贯穿在整个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在古代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体系中,具有大量体现生态信仰的思想信念和精神观念。本文只是挂一漏万,摘取了一个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方面:古代诗词。至于古典文学的其他方面,如小说、戏曲、绘画、雕塑、祭祀表章、奏章、笔记等等,有很多精彩文献涉及中国古代生态文学和生态美学的资料,限于这篇文章的篇幅和作者的水平,就不能面面俱到了。真正全面讨论中国古代生态文学和生态美学则有待于大德君子,如何建立完整的中国古代生态哲学体系,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鄙人德薄才浅,实不足以胜其任。本文抛砖引玉,激发后学之兴趣,呼唤博学鸿儒挺身而出共襄盛举,是所望焉。从生态文学和生态美学的角度审视中国传统文化,从生态哲学的角度检阅中国古代学术思想,从生态伦理与生态信仰的方面考察中国古代精神信仰,就会对中国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这正是中国文化的无穷活力和源源不断、生生不息的“生机”所在,利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和生态学的理论研究中国古代文化,这是一个全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