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编号:1003-9104(2017)05-0001-05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在当今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大趋势之下,国家形象问题愈来愈被关注,也成为多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从形象诗学的视角研究跨文化背景下中国形象的构建和传播,应当成为当下艺术学研究的一个具有实践性的问题域。我们认为,国家形象是在国际交流和竞争中由一个国家硬实力与软实力的有效组合而产生的综合影响力。国家形象不仅体现在经济、科技、外交、军事等领域,其文学呈现、艺术呈现也越来越受到重视[1]25。进一步说,国家形象是处于本土话语与国际视野双重张力中的动态系统,需要在跨文化的互动和融通中形成可以深度理解的形象认知。艺术批评和艺术史的跨文化交流可以为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公众间实现相互理解发挥独特的作用,当然,“中国艺术的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并非一味地崇尚西方、迎合西方、言必西方,也不是主动进入西方话语系统所预设的霸权规则,以纯西方的视野来观照和阐释中国,而是在保持民族品性的基础上与世界的深层次接轨、融通和对话。”[2]215新世纪以来,多媒介的传播在国家形象的建构和呈现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电子图书等等新旧媒体作为图像时代特有的传播载体,在科技的带动下,以全新的面貌来承载建构国家形象的重任。同一题材的内容,可以是一部小说、一部电影,也可以是一场演出、一次展览。不同文本赋予内容不同的解读方式,而不同的媒介同样赋予读者对一部作品进行多元化理解的方式。纪录片以“真实”为标签,记录真实,体悟真实,其发展相较于其他媒介尚晚,但光、影、图、文、音的动态结合方式加上电视、网络的固有播放平台,吸引了一大批受众,其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上发挥的作用值得重视。 一、选择跨文化的叙事视角,讲述厚重丰满的文化中国形象 由中国和法国合作拍摄的12集人文纪录片《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是在艺术史领域通过中西文化艺术传统的交流汇通来呈现历史悠久的文化中国形象的新尝试,构成了从形象诗学的视角研究跨文化比较中的文化中国形象的新样本。该片由富有诗意和历史感的《遇见》《逐荡两河》《永恒天沙》《典雅千古》《铁血长风》《神圣无上》《完美人生》《激越内心》《东西对望》《再造往昔》《生于浪漫》《人间关切》等篇章组成,通过对两馆馆藏文物的生动叙事,在宏大的历史时空中梳理中西艺术史的脉络,进而展现中华文明与中东、北非及欧洲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与交融。该片从跨文化的视角,以艺术史研究的方法,在展现文化欧洲的同时让我们对本土的文化中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该片展现的中国文化在与欧洲文化对比的过程中突出了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相融合的特点,同时在呈现文化中国形象上运用了具象与抽象、生活与艺术相结合的构建方式。在纵向与横向双重构建的维度上向我们呈现了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又富有活力的文化中国形象。对该纪录片在构建文化中国形象过程中所体现的审美规律的研究,将为纪录片的创作提供积极有效的指导和借鉴,同时也可以丰富中国国家形象的内涵与构建方式。 纪录片《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选择了跨文化的叙事视角,对中国古代文化艺术与西亚北非及欧洲古代文化艺术进行对比展现,通过艺术史的生动讲述呈现了厚重丰满的文化中国形象,从中体现了中华美学精神的独特风貌。无论是欧洲还是中国,传统历史中的文化精神都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支撑,而且这种文化思想不仅是民族的,同样也是世界的,在全球范围内所开展的多种形式的对话、比较和汇通为其立足民族、走向世界提供了现实可能性,也为促进多元共生的全球化发挥了作用。 首先,纪录片《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在对比中西文化艺术的过程中构建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文化中国形象。 现实中存在的误区是,不少作家、艺术家“一味地迎合‘他者’的价值标准和审美趣味去追求所谓的‘文化对话’或者‘文化全球化’,而完全脱离中国的语境和民族的根基”[3]。与此不同,立足中国美学和艺术传统,阐发中华文化的独特精神,在此基础上与欧洲文化艺术传统实现深度对话,这是纪录片《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构建文化中国形象的基本立场,同样这也应当成为中国当代文艺力求跨文化构建国家形象的重要原则,以此来彰显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姿态。“紫禁城”因建立的皇宫比对着天帝的紫微宫殿而得名,古代君王自视为天之骄子,权力至高无上。在古埃及,金字塔是法老王权的象征,而在中国的商周时期,权力的代表则是青铜大鼎;为追求灵魂不朽,在古埃及有着木乃伊,而在中国汉代则有金缕玉衣;再就绘画艺术而论,也有着写实的形体与抽象的线条的不同旨趣。这些历史现象表明,在不同的文化系统里,同一旨意的表述往往依托不同的文化符号,继而文化符号所承载的文化传统又有所区别,各具特色。在第7集《完美人生》中有着以达·芬奇笔下的树与中国元代画家倪瓒笔下的树所做的生动对比。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讲究比例与对称、光影与构图,而中国绘画则讲求浓淡深浅、写意寄托,多用留白。倪瓒的《秋亭嘉树图》,并不描绘真实的淼淼湖泊,而是以留白的形式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这样内敛的表达方式同样在中国的其他艺术形式中可见,例如汉代的陶俑,他们并不像西方的雕塑那般奔放浪漫,往往以含蓄的面目表情来展现多彩的风貌。中国文人崇尚以回归的姿态欣赏与模仿古人的艺术传统,当今的我们则应以进取的姿态融传统于现代。元代的赵孟頫绘有《鹊华秋色图》,由师法古人到自出机杼,从传统资源中生出新的艺术风格。他每日临摹《兰亭序》,每一次的回归传统能得到不一样的解读体验。该纪录片就是这样通过一系列艺术史的个案来构成历史演变的脉络,探求对中西方传统艺术的对比、理解与沟通,以此来凸显中国古代文化艺术所具有的独特性。同时,该片在对比的过程中融入现代元素,体现中国古代文化艺术作为民族的瑰宝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以此构建传统与现代相交融的文化中国形象。这就启示我们,中国当代文艺实践构建中国形象,应当在注重历史传统的同时兼顾当代中国的现实情境,“那种缺少现实基础和实践情怀的形象建构,一定是不真实的、带有‘乌托邦’性质的审美幻象”[4]。我们所期待的文化中国形象就是在这般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逐渐丰满起来的,虽然其间尚有如何形成很好的对接等问题的存在,但文化中国形象的整体性就是在这样的交融中逐步清晰与完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