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城市文脉成为一个严肃的政策议题和治理议题,是我国城市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标志。随着建设用地和环境禀赋趋于饱和,城市更新模式取代了“摊大饼式”的空间增长模式和“大拆大建”的旧城改造模式。城市发展从“增量生产”转向“存量增值”,要求更加尊重城市发展规律,更加注重城市的品质和内涵,更加注意加强精细化的服务和管理。由此,发掘“旧城”特有的文化内涵,就成为凝聚城市精神、增强城市认同、提升城市竞争软实力的必要途径,延续城市文脉也成为城市发展的法则和城市治理的底线。在这个背景下,2017年春,上海发生了一栋优秀历史建筑被业主违法拆毁的公共事件,政府在事后对相关责任方的惩处力度之重、追责范围之广,在上海乃至全国的同类事件中都可谓前所未有。本文结合这起典型案例,剖析城市文脉保护中的现实逻辑和治理意涵。 城市文脉保护与城市更新的现实逻辑 在上海市衡山路—复兴路历史风貌保护区内,巨鹿路上有1920年代由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设计建造的22栋花园洋房。其中巨鹿路868-892号在1999年被列入“上海市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单”。2015年2月,888号的现业主出价8380万元买下了这栋总面积317平方米的老洋房,并被告知其属于优秀历史建筑,签署了保护承诺书。2017年3月,该业主在没有政府审批的情况下开始动工装修。当月31日,有发现异常的市民向“12345”热线举报,静安寺街道城管中队上门查勘,发现房屋未被破坏。5月18日,静安区房管局收到市民电话投诉,次日房管办与居委会上门调查,发现房屋内部结构被拆除,施工方拒绝接受停工要求,拒绝提供业主联系方式。6月2日,静安区房管局联系到业主代理人,并于6月6日立案约谈,向其出具了书面停工整改通知书。6月7日上午,有记者在现场看到原本的老洋房已被一幢在建新楼替代。事件经媒体曝光,引起舆论哗然。6月8日,中共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到静安区调研,强调严格历史风貌保护,对破坏历史建筑的行为一查到底、绝不姑息。6月23日,静安区公布事件调查结果,对违法行为人处以3050万元罚款,对参与违法行为的设计、施工、清运、监理环节相关单位和个人全部依法从严处罚,并对2个政府责任部门及10名责任人员严肃问责。 案例事件发生之后,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违法行为人被严厉处罚,相关责任人被严肃问责,一方面体现了城市管理者对城市更新理念和保护城市文脉的底线坚持,另一方面无疑具有强烈的警示作用,有助于加快凝聚保护城市文脉的社会共识。但是从更深的层次看,事件也暴露出城市更新过程中存在着传统与现代、建设与保护、保护文脉与改善民生等多重性的两难命题。在这些两难的作用下,把文化作为驱动城市发展的新动力,把增强城市文脉的延续性作为选择城市发展道路、构建城市经济体系、完善城市功能的新原则,并不意味着主导城市发展的原有逻辑会在实践中戛然而止。 过去30年间,囿于城市化初级阶段的现实制约,人们迫切需要现代化设施所带来的便利,城市空间很容易被当成可以切割并进行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与供给的商品。发展主义的政府行政逻辑和利润至上的市场资本逻辑因此相互契合,合力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却也造成城市空间被撕裂,不少历史街区、建筑古迹在大拆大建中被毁坏,原有的社会关系网络、人情风物和生活方式被消解。如今,由于城市建设的土地空间和资源条件趋近瓶颈,政绩逻辑和资本逻辑也会联手转向城市的文化资源寻求效益。这样的所谓“保护城市文脉”,失去了历史文化信息的原真性,没有人与城市的共融,仍然脱离了城市人文肌理的本质要求。 当然,城市更新也会带来实践逻辑的新变化。具体到本文的案例,从整个事件的发生过程至少可以见到参与博弈的四条逻辑:一是资本—消费主义的逻辑,城市住宅兼有投资和消费的双重功能,本案的业主显然将自己巨资购买的优秀历史建筑当成了可以任意处置的私人领地,而施工各方与业主的合作也无非意图从中获益;二是社会隔离的逻辑,拥有高价历史住宅作为社会地位的标志,使业主在空间上和身份上与周边社区和居民区隔开来,甚至连相距不到5分钟步行路程的居委会和物业公司都无法掌握业主信息,也进不去这样私人产权的“深宅大院”;三是城市文脉的公共性逻辑,事件的暴露起于热心市民的反复举报,通过公共舆论发酵成为公共事件,反映出它牵动了公众的利益和关怀;四是政府部门的监管逻辑,基层政府部门对这场持续数月的违法行为无所作为,与事件发生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形成了鲜明对照,反映出政府体系内部转变城市发展理念的不同步。概而言之,尽管保护城市文脉有法可依,对历史建筑的公共关怀业已存在,但在基层政府漠视的情况下,依然难以平衡资本的任性和社会隔离带来的监督缺失。 城市文脉的公共性及其治理短板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海市巨鹿路888号优秀历史建筑被拆毁事件中,有热心市民相继举报,有主流媒体的曝光跟进,有社区居民的叹息和历史建筑爱好者的批评。社会监督和公共舆论的介入使其成为一起公共事件,并对事件的最终处理发挥了不言而喻的影响。这意味着,保护城市文脉不仅仅是保障城市健康持续发展的文化策略,也不仅仅是营销城市品牌的经济工具,还切实地关系到了尊重市民群体性的记忆、认同乃至利益和生活方式。重视其精神价值和社会生活意义,保护城市文脉才能获得更加充实的正当性。 对于城市社会来说,城市文脉是具有公共性的。城市文脉是城市成长过程中时空延展与接续的内在脉络和肌理,这个脉络和肌理标示了城市整体性的风貌特征与精神气质。尽管上海、广州等城市的文化和建筑风貌体现出多样性、差异性和多层次性,但这些特征已在长期共存中变得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城市的整体特征。城市文脉的整体性决定了其社会全员意义,从而也具有了归属市民群体的共有性。在城市内部全面的社会依赖关系中,城市社会的每个成员都浸濡在城市文化的氛围中并或多或少地被其塑造,都至少可以通过平等交换的方式获得自己的空间,并且由此寄托自己的生活。最后,城市文脉的公共性还体现为共建共享性。城市文脉是历代城市人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也为当代城市人所共同维护、传承、发展、欣赏和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