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情感的角度切入这个议题,这也是近年来我对情感治理的关注的延续。讨论聚焦在三个问题:如何从情感的角度想象城市文脉?城市文脉在空间重构之中如何遭遇市场化?情感治理对于城市文脉保护的意义是什么? 城市文脉的情感想象 应该说,城市的情感之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英国城市研究专家Thrift认为城市是情感的漩涡,无处不在的情感是城市活生生的组成要素。这一论断是为了纠偏以往对城市的想象,因为空间、资本、政治或权力等要素得到了更多的关注,比如新城市社会学就聚焦在这样的议题。带入情感想象,才能真正阐释城市是“以人为中心”的这一要义。从更广泛的意义而言,对情感的关注体现了城市研究的文化转向,这是对城市的文化关注形式,认同、再现、符号、记忆和情感是重要的议题。实际上,在中文语境之中,对城市文脉的“脉”可以作出如下解读:“脉”如水流或血管般遍布,又自成系统,因此文脉作为某种城市特性是无处不在的;“脉”又有情感之意,可见文脉是离不开情感的。城市文脉就是可传承、可感知的附着感情的城市意象。 在凯文·林奇看来,市民是从路径、边界、节点、地区和标志这五个空间特征建构城市意象,而这样的意象经由比较和记忆这样的认知机制而确定下来,记忆之中叠加着对空间及其组成要素的情感。简而言之,城市意象就是对特定空间的记忆与情感,没有这样的记忆与情感,很难形成稳定的认同。对中国人而言,“家”的感觉就是对自己所居住的城市最为重要的情感标记,这样的情感标记可能与广场、道路、建筑、行为举止等交织在一起。于是,城市文脉就是一个城市的大众美学表达,就是一个城市的象征资本,就是一个城市的人心底蕴。它可以转化为促进融合与团结的社会资本,也可卷入市场成为保值增值的物质资本。 城市的文脉立基于时间之流,是对特定空间的历史记忆,这样城市具有可回忆性特征,正是有了可回忆性,才能勾连人与城之间正面的情感。城市的可回忆性可能诉诸确定的文字或图像,也可能经由生活日常或口耳相传而得以延续,甚至可能默而不识而具象化在城市的细节之中。这一切都需要时间的沉淀,因此文脉的建构或重建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但现实是,文脉的毁坏比想象中更为容易、更为彻底,这导致了人与城市之间的情感割裂。从情感而言,强调城市文脉具有特殊的意义,这是人与城之间的精神联结。 如前所述,城市文脉是勾连空间、时间与情感的。从情感的角度而言,城市的文脉就是一个城市的情感基调,情感蕴含在城市的空间结构之中,在时间脉络之中,在居民的日常行为之中,这就是人与城市的情感结合。把握了这样的情感基调,就能真正洞察城市的时空脉动。然而,城市文脉在市场化过程之中面临空间重构的挑战,于是,如何保护城市文脉就成为一个时代性的课题。我们看到很多失败的案例,于其中,人的情感没有得到关注,引发了群体性事件或基于互联网的抗议。 城市文脉的市场化遭遇 无论我们是否愿意,城市文脉势必要卷入市场化的浪潮,这时作为文化资本或符号资本的城市文脉就要遭遇市场资本或金融资本的介入,也要遭遇城市规划与改造的冲击。无论是城市改造或是空间重构,都面临一个以怎样的方式面对城市的文脉,就本文而言,更为重要的是如何面对蕴含其中的情感。然而,市场化的一个核心逻辑是消费,正如波德里亚所言,消费逻辑侵蚀整个社会,“一切都由这一逻辑决定着,这不仅在于一切功能、一切需求都被具体化、被操纵为利益的话语,而且在于一个更为深刻的方面,即一切都被戏剧化了。也就是说,被展现、挑动、被编排为形象、符号和可消费的范型”[1]。这样,城市的时间、空间和情感都成为消费的对象,城市文脉就卷入市场化的浪潮。有三个场景是我们经常能够观察到的。 第一个场景是,城市文脉成为“符号”,被“绅士化”。“绅士化”后的空间以高昂的价格或具有区分意义的生活格调吸引特定的群体。但这个空间已经不再属于以前的居民,对这个空间有着特殊感情的旧居民却只能搬离进入所谓的“新城”或“新区”,他们的情感被商品化了,却无法从中受益。“绅士化”的空间分割了人与城之间的情感。 第二个场景是,城市文脉成为“资源”,被“景观化”。以建构“景观”为目标的空间重构将带来大量今天来访、明天可能离开的“游客”。游客凝视着空间,他们临时性地占据甚至充满其间,但并不会共享居民的记忆,更不会附着同样的情感。这是一个流动的空间,空间的流动性消解了记忆和情感,也就是说文脉消耗掉了。我们的一个基本印象是,很多古镇、古城没开发之前,大家觉得很舒服、很有特色,开发完了就剩下“景观”和“人流”,文脉没有了,情感没有了,只剩下一个商品化和资本化的“没有灵魂”“没有根基”“没有人情”的景观空间。 第三个场景是,城市文脉成为“鸡肋”,被“虚无化”。城市改造者只是以赢利或长官意志为目标,丝毫不考虑文脉的延续及其蕴含其中的情感,粗暴地进行改造,建构一个全新的、陌生的空间,这个空间没有历史、没有情感,展示的是资本的狂欢和市场的暴力。 总之,简单地追求新奇、放任资本的任性而为、执迷于长官意志,就会耗掉城市文脉的核心组成部分——情感,城市的情感纽带解体了,内在的价值消失了,城市品格瓦解了,只剩下动荡不安、无所依凭的城市喧闹和旅游狂热,这是空洞的、缺乏人性的城市化。 我们看到的不是甜蜜的人与街区的感情,因为有高度的市场化卷入,但是我们很难摆脱消费逻辑的宰制,因为这是一个资本到处逐利的时代,各方力量结合在一起制造消费的对象。面对这样的市场化,情感成为一个主要的抵抗叙事。居民只能以情感为诉求的工具,表达不满和抗议。当然有的时候成功了,更多的时候失败了。成功的时候是因为情感元素得到了关注,不成功的时候,是因为情感屈从于市场,市场的利益超出情感的诉求。这样的情感或情绪会政治化,政府成为抗议的目标。因此情感治理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