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535(2017)-040-08 古代藏书“有裨于时代文化,乡邦徵献,士夫学者之博古笃学者,至大且巨”[1](P1)。以宋代而论,作为古代藏书事业空前发展时期,无论是以馆阁为中心的中央官府藏书,还是各路府州县为主的地方官府藏书,以及方兴未艾的书院藏书,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至于私家藏书,风气之普及,藏书家人数与藏书数量之多,藏书内容之丰富,校勘之精审,都是前代所无法比拟的。文献典籍是文化的载体,凝聚着社会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过程,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宋代藏书事业正是在高度繁荣的文化大背景下不断发展起来的,繁荣的宋代藏书活动,带来一系列文化效应:版刻图书越来越精美,坊刻成为一种新兴行业,藏书促进了士人间交往……而更重要的是,因缘藏书文化发展,宋诗多了一个主题,吟咏藏书的诗歌丰富多彩,成为宋诗中的一枝奇葩。 一、文化昌明时代的藏书诗创作 诗歌咏藏书可以追溯到隋李巨仁《登名山篇》,其中云:“藏书凡几代,看博已经年。”[2](《隋诗》卷七,P2726)这是“藏书”一词最早出现于古诗中,从中可知李氏为藏书世家。入唐,藏书诗创作渐多,大诗人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说:“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3](P968)这里的“诗书”显然是诗人随身携带的藏书,但因为常年奔波,居无定所,估计杜甫藏书不是很多。韩愈《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诗中说:“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4](卷三百四十二,P3838)“邺侯”是唐德宗时宰相李泌,因其累封邺县侯,时人有此称呼。“插架三万轴”,足见李泌藏书之多。李泌分别用红绿青白颜色牙质书签来区别所藏经史子集等书,实在很有创意。但是,受时代风习和诗人审美趣味所限,隋唐为古代藏书诗创作初始期,还没有蔚然成风的创作局面,藏书诗普及而颇具影响力的创作时代需要等两宋到来。 1.文化造极时代的创作背景 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一世。”[5](P245)宋代文化独树于漫长的古代社会,为两宋藏书诗创作提供了绝佳条件。文化昌明的宋代是真正的士大夫时代,读书治学成为一时风尚,史载各位帝王皆酷爱读书,如宋太祖“极好读书,每夜于寝殿中看历代史,或至夜分,但人不知,口不言耳”[6](P32),宋太宗自称“朕性喜读书,开卷有益,每见前代兴废,以为鉴戒,虽未能尽记其未闻未见之事,固以多矣”[6](P38),宋真宗“听政之暇,唯务观书”[P60]。上有所好,下必甚之。宋帝良好的读书习惯深深感染了臣子和士人,戎马出身的宰相赵普,每每罢朝回家,即端坐书房,虽然他长期专读《论语》一本书,但藉此治国足矣。众多士子通过读书而中举,而入精英阶层,他们在长期的读书实践中总结了“八面受敌读书法”(苏轼)、“精熟读书法”(黄庭坚)、“知出知入读书法”(陈善)和“优游读书法”(陆九渊)等。宋代社会精英与庶族平民大都笃志进取,嗜书如命,勤学苦读,读书风气空前高涨,官僚阶层形成了“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的用人局面,宋代文化从而也迅速进入了中国古代文化史上较为繁荣的时期。 宋代藏书诗创作离不开藏书繁荣这一现实基础,而促成宋代藏书事业繁荣局面形成的是图书编刊的伟大成就。《宋史·艺文志序》称:“君臣上下,未尝顷刻不以文学为务,大而朝廷,微而草野,其所制作、讲说、记述、赋咏,动成卷帙,累而数之,有非前代之所及也。”[7](P5033)如太宗和真宗时期,朝廷利用三馆藏书,组织一批博学之士,相继编纂《太平御览》1000卷、《太平广记》500卷、《文苑英华》1000卷和《册府元龟》1000卷,史称“宋四大书”,宋四大书在编成不久,即寿之梨枣,广为流传。宋代私家编刻图籍与官府形成鼎峙局面,除经籍外,举凡史书、医书、类书,即便一些向不受重视的野史笔记等,皆广为编刻,诚如清人昭梿所云:“自古稗史之多,无如两宋。虽若《扪虱新语》《碧云
》,不无污蔑正人,然一代文献,赖兹以存。学者考其颠末,可以为正史之助。”[8](P30) 宋代是雕版印刷繁荣时代,从朝廷到地方,雕版印刷十分流行,“从监司到府、州、郡、县,皆刻书,有人考证,南宋刻书见于记载的就有173处之多”[9](P85-89)。各种古籍及时人著作,皆得以大量雕版印刷,文人们亲自校对书籍,以正谬误,然后分类收藏,士人信奉“积钱积谷不如积德,买田买地不如买书”,由此诞生许多藏书名家,名士们以藏书为时尚,叶梦得《过庭录》说:“公卿名藏书家,如宋宣献、李邯郸,四方士民如亳州祁氏、饶州吴氏、荆州田氏等,吾皆亲见其目,多止四万许卷。”①王禹偁《还扬州许书记家集》说:“我来迎侍游江都,玳筵往往陪欢娱。遂求家集恣吟讽,海波干处堆珊瑚。”题注:“许浑孙进家集得官。”[10](卷十二,P52)晚唐诗人许浑之孙在太宗时,因进许浑集而得官,可见官方对于私家藏书重视,大大促进了民间藏书事业开展。后人对于宋代藏书之盛论述较多,如吴澄《赠鬻书人杨良辅序》说:“宋三百年间,锓板成市,板本布满天下,而中秘所储,莫不家藏而人有。”[11](卷十九,P353)以此可见宋代私家藏书之一斑。关于宋代藏书家数量,傅璇琮和谢灼华二先生说:“两宋称得上藏书家,即藏书在千卷以上、事迹可考或约略可考者约五百馀人。”[12](P350)这当是一个保守数字,真实数字还应更多。 最后,宋代藏书诗创作成熟,也与宋诗整体繁荣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