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17)05-0064-06 责任,是整个道德规范体系的内核。正如康德(Immanuel Kant)所言:“每一个在道德上有价值的人,都应有所承担。不负任何责任的东西,不是人而是物。”[1]作为社会中高文化素质的群体,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状况受到社会及研究界的广泛关注。事实上,早在几千年前,责任伦理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文化中就占有重要位置,是儒家理想人格所应具备的基本品质,也是儒家重建社会道德、解决社会问题、治理国家的教育“良方”。儒家责任伦理的内容和培养方法具有层次性。据张载描述,“我”要负责的对象有三:天地、人、物,[2]即儒家责任伦理全方位关照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国家、人与自然的关系,包含基于“仁义礼智信”的人伦之理,基于“仁者爱人”的交往伦理,基于“尚公重私”的社会伦理和基于“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四种伦理既相互联系又层层递进,每一伦理又指向相应的责任内涵,包括德才兼备的内在品质、“忠恕守信”的交际涵养、奉献国家的爱国情怀和“顺应天命”的生态关切。儒家责任伦理内容丰富,思想精粹,如同“源头活水”,从文化本源的角度启发大学生以“格物致知”、“内省”、“慎独”践行人伦之道,以“礼”整合人际关系,以气节观培养爱国情怀,以“顺应天命”之道实现自然保护。 一、基于“仁义礼智信”的人伦之理修养大学生德才兼备的内在品质 内在品质是人的内在修养,是社会责任感的基调。儒家非常强调人的内在品质,认为修身的价值在于通过提升个人的道德精神境界,重建社会秩序,最终实现经世济民,治国安邦。儒家对“内圣外王”道德人格的推崇就集中体现了这一价值追求。“内圣”主要是指人的内在修养,“外王”指人的外在社会功用。“内圣外王”对人的关注从“内在”走向“外在”。大学生的生存与发展,不能专注沉迷于内心,只关注自我的安宁与幸福,而应积极投身社会,切实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担当。冯友兰先生认为“内圣外王”不仅是对理想人格的描述,也兼具社会责任与政治理想的含义,体现既内在又超越的精神。[3]230-23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4]292也表达了类似的道德观与责任理想。儒家提倡知识分子应该先“独善其身”再“兼济天下”,而不能舍本求末,反其道而行之。我们今天提倡大学要“立德树人”,就是以培养德才兼备的大学生为基础,促进公民道德建设,维护社会和谐。 基于“仁义礼智信”的人伦之理修身是涵养大学生德才兼备内在品质的关键。当代大学生有的“俨然小皇帝”,专注自我漠视他人;有的缺失目标,思想浮躁,整天懒散、怯弱、浑浑噩噩、意志消沉,或浮躁、虚荣、浪费、盲目攀比,将自己装在华丽的套子里;有的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学习、入党、求职、甚至恋爱中都表现出功利主义倾向。如此种种人格缺失的表现,根本症结在于没有处理好“如何做人的问题”。儒家修身观的本质特性,一言以蔽之,就是教人做一个好人,使自己的人格在天地间挺立起来。那么怎样挺立?儒家谓之为“人伦五常”:仁义礼智信。“人伦”指人与人的道德关系,“五常”是儒家倡导修身的主要内容。修身,一在修德,二在修行,三在修智,三修并举,才能德才兼备、知行合一,达到理想的修身结果。“五常”中“仁、义、信”旨在修德;“礼”旨在修行;“智”旨在修智。其中修德是修身的首要任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5]4孔子告诫学生在家孝顺父母,出外尊重兄长,行事谨慎,待人诚信,泛爱民众,亲近品性崇高的人,若行有余力,方可修习文化。其中行事谨慎,待人诚信,泛爱民众,亲近品性崇高的人等都是“修德”和“修行”的表现,而修习文化归为“修智”。换言之,修身应以修德行为先,达到“孝悌”、“谨信”、“仁爱”等标准,然后修智。事实上,修德之道在儒家哲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其内容远不止“孝悌”、“谨信”、“仁爱”等内容,在《论语》中,修德之道无处不在。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5]47、“毋意、毋必、毋固、毋我”[5]118、“温良恭谨让”、“恭宽信敏惠”都是儒家所崇尚的道德修养标准,但基本都不脱离“仁义礼智信”的范畴。儒家通过确立道德信念,进而形成做人的基本准则,这是个体健全人格和发掘潜能及聪明智慧的前提与基础。[6]孔子讲:“人能宏道,非道宏人。”[5]243“道”即真理,真理要不断地被人阐释,才能被人所接受,发扬光大。“仁义礼智信”作为合理的、具有永恒价值的道德信念,一直沿用至今。冯友兰先生称“仁义礼智信”为“不变的道德”,其意义在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大学生的精神立场,对抵御目前大学生思想浮躁、功利主义、利己主义有着积极的内在规范作用。[3]230-231如果当前大学生能做到仁爱、守义、有礼、智慧和诚信,也有利于规范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通达儒家知识分子“达则兼济天下”的“圣人之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