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缘起 在25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因经济发达、文化繁荣、远离政治和风景优美,苏州一直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向往。直到今天,在官方和私人的各种文字、图片和影像媒介书写中的“苏州”,经常仍是由小桥、深巷、园林和城墙等充满怀旧意味的意象元素组成。刘士林在《西洲在何处——江南文化的诗性叙事》中便用“诗性”概括了以苏州为代表的江南城市风格。在他看来,以苏州为代表的江南地区物质富饶,“与生产条件恶劣的经济落后地区相比,它多的是鱼、稻、丝绸等小康生活消费品;而与自然经济条件同等优越的南方地区相比,它又多出来一点仓廪充实以后的诗书氛围。一般说来,富庶的物质基础与深厚的文化积淀已经够幸运了,特别是在多半属于孟子说的‘救死恐不赡’的古代历史中,但江南文化的‘诗眼’,使它与其他区域文化真正拉开距离的,诚实说却不在这两方面,而是在于,在江南文化中,还有一种最大限度地超越了儒家实用理性,代表着生命最高理想的审美自由精神。”① 不过,进入20世纪之后,在“现代”的入侵之下,中国城市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苏州也不例外,虽然不同时期的苏州仍保持了某种诗性特征,但是这种“怀旧”诗学不再是一种纯粹的田园诗意和文人的风雅浪漫,而是对急遽变化的现代社会之反应。在现代社会中,“怀旧”成为对抗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武器”,虽然这个武器根本无力阻挡现代社会的入侵,但它却经常被厌倦现代社会的人们所利用。借助于“怀旧”,人们“怀念过去”,表达对“历史的感伤”,并通过对过去的怀念建构“自我”:“怀旧(就像记忆、追忆和怀想)深深牵涉到对我们是谁、我们要干什么,以及……我们要去哪里的认识。简而言之,怀旧是一种我们在永无止境的建构、维护和重构身份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种方法。”②在现代社会视域中,“怀旧”的过程其实是主体身份不断建构的过程,通过“怀旧”人们将自己和过去紧密相连,并以此思考未来。 作为一个拥有小桥流水、深宅庭院和古老城墙的苏州,经常就是各种文字、图片和影像作品的“怀旧对象”。例如在20世纪40年代,借助于新兴的拍摄技术,由费穆导演的《小城之春》(1948)便较早地用电影这种当时的新媒介,视觉化地展示一个具有浓厚怀旧色彩的“古城形象”——以费穆的故乡苏州为原型。电影中战后的江南古城虽然破败荒凉,但足以激发人们的怀旧情绪。在20世纪40年代的时空维度中,费穆正是借助对江南古城形象的“视觉建构”,思考抗战之后家园重建、本土文化复兴和男女情感伦理等问题。“经历八年抗战,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文化界对本土文化建设有很强的迫切感,重建被战争破坏的家园及文化成为当时社会主潮。《小城之春》便是战后本土文化抬头的体现,影片在具有浓厚乡土色彩、怀旧意味的古城空间中展开。‘家,在一个小巷里,经过一座小桥,就是我们家的后门……’电影开头女主人公的喃喃自述,表达了对家园和本土的认同情怀,小桥、城墙和庭院,虽已破败却是赖以生存的家园。电影浓厚的‘怀旧情调’,足以激发那个时代观众的‘家园记忆’。”③ 只不过,在传统与现代猛烈碰撞的时代语境中,对于家园和本土文化,《小城之春》流露出了复杂的态度。在电影中,无论是男主人公还是女主人公,都并非完全认同破落荒芜的家园,身患疾病的男主人公甚至丧失了重建家园的信心,女主人公亦对荒芜的老宅产生了倦意,每天只有到郊外的城墙上散步精神才会好点;“外来者”更让宁静的家园变得不安定,富有诗意的江南古城不仅有战争的“创伤记忆”,还面临着摩登大都会上海的“情感诱惑”,因为“外来者”的身份正是来自“上海”,更准确地说是“西方”。总之,费穆清醒地意识到在现代性的侵入之下,“本土”早已不再是一个纯粹概念。“电影真实展现了江南小城宁静空间中弥漫着的骚动、渴望和梦想,这是一个交织在不同话语中的怀旧诗学空间——诗意与荒芜、热爱与背叛、希冀和绝望、乡土与都会、传统与现代……”④但正是由于不同话语的碰撞、纠缠,诚如一位学者所说:“地方认同的需求因着外在环境而更为强烈。在危机意识中,回归乡土的呼声让审美眼光投注在自己朝夕生活的土地上。”⑤在20世纪40年代,正是在“现代”的冲击下,费穆将目光投射到本土家园,建构出了江南古城的视觉怀旧诗学空间,而这一怀旧城市诗学的建构其实也形塑了苏州城市的“刻板形象”,之后,各种关于苏州的城市影像往往都离不开小桥、深巷、庭院和园林等意象元素,这些怀旧意象往往将苏州与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 特别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改革开放”,关于苏州城市的影像不计其数,既有电影和电视剧等虚构叙事,也有纪录片、形象片以及城市专题片等非虚构叙事,这些影像的共同特征是有小桥、深巷、庭院和园林等意象元素,当然,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影像中的苏州城市形象差别很大。在这里,我们主要考察一些非虚构的城市影像书写,选取《苏园六记》(2000)、《远去的水乡》(2006)、《天堂苏州》(2007)、《时间的重量》(2010)、《中国苏州》(2012)等几部近年来比较有典型性的影像个案加以考察,具体探讨在不同时期和不同语境下,“怀旧”在影像中的呈现方式和变化形态。 二、身份认同与城市怀旧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各个城市迅速发展,但是经历一段快速发展期之后,不少人却越来越怀念传统的城市生活。1997年,江苏美术出版社就陆续推出了《老北京》、《老杭州》、《老上海》、《老南京》、《老天津》、《老苏州》等“老照片系列”,用摄影图片记录“老城市”,再现北京、南京、天津、苏州等城市历史上的街道、河流、桥梁、商店和人群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以满足人们对老城的“怀旧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