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0X(2017)04-0110-09 doi:http://dx.doi.org/10.21004/issn.1003-840x.2017.04.110 [本刊网址]http://www.ynysyj.org.cn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概念引入到保护实践开始不过十余年历史。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进行了国家、省、市、县四级代表性项目名录保护体系和四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保护体系的建构,“非遗”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其发展速度和社会影响快速而深远。目前,我国已拥有:39项世界级“非遗”,1372项国家级“非遗”,11140项省级“非遗”;1986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2294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国家已累计投入“非遗”保护经费42亿元。 在“非遗”保护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发展是以大量传承人为核心的,人在则项目在,人亡则项目息。因此,对于传承人的关注和保护就成为其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保护传承人的方式有多种,从政府层面多是将传承人纳入各级保护体系并给予相应的补贴,为传承人的传承活动提供各种软硬件方面的优惠条件等。随着保护工作的开展,我们逐渐认识到,“非遗”传承人所需要的不仅仅是资金、政策和平台的支持,其基于传统社会所形成的旧有知识体系和观念,已然与现代社会和生活渐行渐远。而这也是大量“非遗”项目处境艰难的症结所在。因此,对“非遗”传承人群的“再教育”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但是,在“如何教育”以实现其新旧知识体系衔接的问题上,依然存在较大的矛盾和冲突之处。 一、官方主导下的“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 由于“非遗”传承人所掌握的知识体系大都是地域性、民族性、行业性的,它立足于传统社会,多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发展、演变,具有极强的意会性、经验性和封闭性,千百年来发展缓慢而稳定。以传统工艺传承人为例,这种“基于传统文化背景下的手工艺人在技艺传承的过程中体现出极强的‘守旧’特征……大量手工艺人都在相对封闭的地域文化圈内,在其世代相承的工艺规范内坚守传统……在这个过程中,手工艺知识的创新是滞后的,手工艺人的知识体系更多地体现为继承。但这种属性恰恰和两千多年的农耕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1]但我们今天所面临的社会变革是异常剧烈的,传统村落及其生活方式不断流失,大规模人口流动成为常态,知识、技术、信息的更新瞬息万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非遗”传承人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要么适应,要么衰微。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化部于2015年实施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该计划从传统工艺传承人群开始,委托23所试点高校,利用暑假举办了21期普及培训班,培训学员1300余人,涉及剪纸、刺绣、编织、瓷器烧制、唐卡绘制、漆器髹饰、金属锻制等数十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试点基础上,文化部、教育部遴选了57所高校作为2016年“研培计划”首批参与高校,举办200期普及培训班,培训学员1万人次。根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2016-2020)》(征求意见稿),其总体目标是“2016年至2020年,每年在全国范围内选择50-80所高校和20-30家设计企业,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相关传承人群举办200-300期研修、研习、培训活动。……5年内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10万人次。”这意味着“非遗”传承人群培训工作将成为官方的一项常态化工作,也意味着“非遗”传承人所掌握的传统民间知识体系和高校传授的精英知识体系之间将会面临碰撞和冲突,因此,也引发一些文化学者的担忧,甚至批判。 从文化部、教育部开展“研培计划”的宗旨和目的看,该计划是为“提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增强传承活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计划着眼于‘强基础、増学养、拓眼界’,旨在通过组织‘非遗’传承人群的研修、研习、培训,帮助‘非遗’传承人群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增强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力,提高中国传统工艺的设计、制作及衍生品开发水平,发现和弘扬中国的手工精神,促进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促进现代设计走进传统工艺,从而全面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水平,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的可持续发展。”[2]该计划分研修、研习和普及培训三个层次:研修是指委托高校对具有较高技艺水平的传统工艺传承人或资深从业者进行培训,推动跨界交流,提高其文化艺术修养、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研习是指组织中青年传承人进入高校工作室、实验室及设计企业研究学习,通过手工实践与设计、学术、高新技术的跨界交流,开阔眼界,互汲营养,解决“非遗”保护传承中的瓶颈问题;普及培训是指委托相关高校对传统工艺项目学徒或从业者进行培训,以提高其文化素养、学习和领悟能力,提高传统工艺的审美水平和实用程度。关于开设课程,文化部、教育部对委托高校有一定的要求,要形成一种“通识课+专业课+参观交流+实践”的教育体系,要求高校根据传承人群的实际情况,因人因事施教,坚持问题导向、作品导向、坚持案例教学,保证通俗易懂,并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尊重地方和民族文化。由文化部、教育部主导的这一培训计划,毫无疑问会极大影响到“非遗”传承人群知识结构的调整,计划本身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三个层次的培训涵盖了传统工艺领域从顶尖的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到基层的学徒、从业者或学生。其中与高校密切相关、影响面最广的应该是普及培训。普及培训的对象是由传统工艺项目的学徒或从业者构成的“传承人群”,由“传承人”到“传承人群”的转向体现出政府工作思路的灵活性,这也是面对当下“非遗”传承人老龄化和技艺断层危机的“权宜之计”。从宏观看,这一培训计划有点有面,最大程度上将传统工艺行业各层次人才归集起来,接受对应的教育学习;但从微观上看,由于覆盖面广,项目众多,培训对象民族、地域、学历、信仰等各异,势必存在操作上的诸多困难,其效果也难以保证。因此,如何化解这些矛盾将是问题的关键。 其次,培训致力于提升传承人群的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由于传统“非遗”传承人群多侧重技艺知识的掌握,他们更多的是承袭传统,大多数人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而以高校为载体的知识教育指向的是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些内容也是传统工艺传承人群所缺乏的。通过高校的学院派教育,传承人群的封闭知识体系必然会被打开,一些关于美术设计、市场营销、知识产权、工艺历史与风格等的知识内容将会逐渐融入其知识体系中。当然,这种学习应该是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进行的,也就是说要尊重文化多样性。高校学院派知识的传授,并不是要代替“非遗”传承人群的固有知识传统,而是要达到“强基础、増学养、拓眼界”的目的。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为了改善传承人群的生存条件,提升其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技艺传承和经济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