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639(2017)04-0056-08 我国新建本科院校随着应用转型的不断深入,正在走向新型大学,即新型大学在我国现阶段所指的就属于应用型大学。这种新型大学,在我国不仅包括应用技术类大学,也包括服务类大学。不管是应用技术类大学还是服务类大学,都是应用型大学。说应用技术类大学是应用型大学好理解,说服务类大学是应用型大学似乎让人感到有些唐突,但是只要想到,服务是需要应用的,即“服务”与“应用”是紧密相连的,也就不难理解了。其实,服务类大学不仅是一种以服务为宗旨的应用型大学,而且是典型的新型大学。因为在我国服务类大学出现较晚,从刘献君在2007年提出“教学服务型大学”算起,到今天为止,也才短短十年的时间。十年的时间成就了一种大学类型,不是新型大学是什么?当然,说教学服务型大学是新型大学,主要还是在于其内涵的“新”,发展模式的“新”。我国由新建本科院校发展而来的应用型大学,无论是应用技术类大学,还是服务类大学,作为一种新型大学,其内在特质是,通过培养应用型人才和进行应用研究服务社会,重视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对接,强调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谈到大学社会服务职能,人们想到的大多是美国特别重视社会服务职能发挥的“威斯康星理念”,但实际上自从美国《莫雷尔法案》颁布以后,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作为美国赠地学院的杰出代表,在创建之初就率先“提出了很多革命性的现代大学办学理念,其中包括社会服务的思想,威斯康星大学正是在吸收了康奈尔大学办学思想的基础上,将其进一步发扬光大”[1]141的。康奈尔大学这些理念基本上都体现在“康奈尔计划”之中,即“康奈尔计划”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康奈尔大学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因此,探究“康奈尔计划”会对我国新型大学建设有启发和借鉴。 一、“康奈尔计划”的形成与发展 (一)“康奈尔计划”形成的背景 19世纪中后期美国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正处在大发展阶段,尤其是工农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大学培养大量实用型的专业人才。为此,美国联邦政府在1862年出台了《莫雷尔法案》,支持高等教育中的农业和工业学院,要求在每个州至少建立一所农工学院。投资者伊兹拉·康奈尔和第一任校长安德鲁·D.怀特就是借助《莫雷尔法案》的支持,于1865年4月27日创建了康奈尔大学,1868年开始招生,即康奈尔大学真正开始招生办学是从1868年算起的。与此同时,“康奈尔计划”也开始启动。康奈尔不仅提供资金资助,而且在办学理念上也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在康奈尔大学首届开学典礼上宣称“我们要创办这样一所大学,在那里,任何人都可以获得任何学科的教育(I would found an institution where any person can find instruction in any study)。”[2]66表明他要创办的是一所人民的、平等、实用的大学,即康奈尔大学面向所有人,造福社会大众,满足美国各阶层人民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他的这句话,后来成为了康奈尔大学的校训和办学宗旨,并贯穿在“康奈尔计划”和办学实践中。康奈尔的实用办学理念深深地影响了“康奈尔计划”的启动与实施。怀特则进一步阐释、细化并具体落实了康奈尔的办学宗旨,提出了五大办学思想:一是“基础思想(Foundation Ideas)”,即大学应将自由教育与实用教育紧密结合等基本理念;二是“构成思想(Formative Ideas)”,即学校开设的所有课程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等构成理念;三是“治理思想(Governmental Ideas)”,即保持大学董事会以及校友委员会的持续创新等管理理念;四是“全面或荣誉思想(Permeating or Crowning Ideas)”,即让学生懂得在个人发展中劳动与奉献是个人的本质和能量等褒扬理念;五是“淘汰思想(Eliminated Ideas)”,即戒除在治学上不严谨和迂腐的学风等惩戒理念。[3]88-89他尤其强调学生个人的自由以及通识性与专业性的课程等,并亲自提出了“康奈尔计划(Cornell Plan)”。他在1866年向大学董事会提交的《大学组织规划》以及他和投资者康奈尔的大学教育思想的综合被“后来称之为‘康奈尔计划’的原型。”[4]21“康奈尔计划”的形成,也与欧洲近代大学先进的教育思想在美国逐渐引入有关。据统计,从1814年起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到德国大学学习的大约有一万名美国人。这些人回到美国后,成为德国现代大学教育思想的主要传播者,怀特就是其中之一。他的教学和科学研究不应分开等教育观念和思想就直接来源于德国。 (二)“康奈尔计划”的主要内容 “康奈尔计划”虽然从字面上看,是一个计划,但并不是一个真正的计划文本。因为“康奈尔计划”是怀特结合投资者康奈尔的办学思想和他本人在1868年康奈尔大学开学典礼上的就职演说提出的,其含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原本“康奈尔计划”所包含的内容。 关于“康奈尔计划”的主要内容,于1985年出版了《美国高等教育史》(A History of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的作者维斯特迈将其总结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一种“全目标课程(an all-purpose curriculum)”,也有人翻译为“全方位课程”,是由康奈尔和怀特共同提出的课程理念,是“康奈尔计划”中最为核心的一部分,即指学校课程和专业设置主要由普通课程和专业构成,具体为“5种普通课程+9个专业”课程体系;第二,所有学科、专业和课程在地位和权利上都是平等的,无差别的,学习某一学科的四年与学习另一学科的四年是一样的;第三,重视科学研究,并注重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第四,通过开展商业、管理和人际关系的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第五,对所有学生开放,具体包括高中毕业的学生可进入大学学习、成绩优秀的高中毕业生可获得大学奖学金、杰出的大学毕业生不论是留在康奈尔大学继续研习还是到其他任何地方深造都可获得三年以上学业的学术奖学金、顶尖的研究学者可获得特殊津贴等。[5]70维斯特迈所概括的“康奈尔计划”主要内容是在对康奈尔和怀特的大学理想进行历史性描述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康奈尔大学主要特点进行的概括性描述。因此,“康奈尔计划”的主要内容也是康奈尔大学创建者康奈尔和怀特所提出并遵循的建校理念,体现了他们关于大学教育实用与服务的思想。也有学者认为,“康奈尔计划”的主要内容还不只维斯特迈提出的五点,它的内容更广泛,包括学校管理、治校原则、大学董事会构成、教授聘任及管理、学科课程设置、学期构成、学费收取、学生劳动与体育、学业考核以及大学与州立学校系统之间的关系等38个项目,其主要内容至少有自由教育与实用教育紧密结合、涵盖多种学科的“通用课程”体系和有限度的选修制度、大学开展科学研究、通过对商业管理和人际关系领域的研习来服务社会、宽松民主的教师管理和客座教授制度、平等开放的招生策略、通过奖学金制度与州公共教育系统建立密切联系、大学教育无宗派化八个方面。[6]23其实,无论是五个方面的看法,还是八个方面的概括,“康奈尔计划”主要内容都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展示,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康奈尔大学在学科课程设置上,反对美国高等教育中当时普遍存在的课程差别对待的做法,认为学校开设的各门课程同等重要,没有等级差别,并提倡在学校设置多种专业课程,以便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由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