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使得更多的适龄青年进入大学学习,许多青年人成为家庭第一代大学生(指父母均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以下简称第一代大学生)。[1]根据清华大学史静寰教授主持的“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调查项目(以下简称CCSS)的数据,2011-2015年,中国本科高校中第一代大学生占比均在70%~75%。由于家庭文化资本较低,他们在大学期间的学业发展可能会遇到困难,其学习过程性质量应引起关注。 学习过程包括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课外活动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已经得到众多研究的证实。[2]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严格而统一的课内学习要求正在逐渐减少,强调自主性和选择性的课外活动日益增多,并逐渐成为过程性质量的重要体现。研究表明,第一代和非第一代大学生相比,在课程学习成绩上的差异很小,[3]在课外活动上的参与度则明显不足,[4]而后者对学生能力增长和综合素质提升作用很大。因此,提升第一代大学生学习过程质量应着重提升其参与课外活动的程度和水平。 课外活动类型多样,美国学者乔治·库提出“高影响力教育活动”(High-Impact Educational Practices)的概念。库认为,这类活动(新生研讨课、海外学习等)是学生课外自主选择和参与的活动,需要学生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积极与教师和同伴互动、不断反思并在实践中应用知识,同时从各方面获得及时而丰富的反馈,进而对学生的学业和全面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5]因此,第一代大学生参与高影响力教育活动的情况,是教育过程性质量的重要体现,也是提升其学习与发展质量的着力点。 一、文献综述 (一)关于第一代大学生的研究 自20世纪70年代起,国外学界对第一代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的研究逐渐增多。研究表明:与非第一代大学生相比,第一代大学生所在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较低;有更多的兄弟姐妹;他们在大学期间的学习参与度不足,退学率远高于非第一代大学生,毕业后更多选择就业而不是升学;实施新生研讨班、组织师生共同参与的有明确任务的活动等,可提高第一代大学生的学业参与和收获。[6] 国内对第一代大学生的研究较少,主要涉及第一代大学生的家庭背景、升学选择、在学表现及学业资助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第一代大学生在家庭社会经济背景上处于劣势,且在学校和专业选择的过程中缺少有效指导。[7]在大学就读期间,第一代大学生较少参与课外活动,[8]在师生互动、同伴互动上显著低于非第一代大学生,[9]学业能力发展相对不足。[10]现有资助机制不能满足第一代大学生的发展需要,滞后支付型资助(如助学贷款)甚至增加了他们的兼职和打工时间,对其学业成就产生抑制作用。[11]这些研究提示,需要给予第一代大学生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关于第一代大学生的研究仍然较少;现有研究使用的样本在数量和代表性上有限,不能反映全国第一代大学生的情况;第一代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的表现,特别是参与高影响力教育活动的情况,尚未得到探索。 (二)关于高影响力教育活动的研究 目前,学界对高影响力教育活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影响力教育活动的特征和表现形式、参与高影响力教育活动对学生发展的意义以及不同类型学生在高影响力教育活动参与度上的差异等方面。 首先,研究者对高影响力教育活动的特征理解相对一致,基本沿用了乔治·库提出的定义。在符合这个定义的前提下,高影响力教育活动在不同国家和高校中具有不同的具体表现形式。如库本人提出的高影响力教育活动包括新生研讨课、写作强化课程、合作性任务、服务性学习/社区学习等九种活动。[12]布隆耐尔和斯沃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整合为五种活动。[13]之后,加州州立大学富尔顿分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建构了包括研究、体验、主动学习、团体学习和人性探索在内的五类活动,每一类又包括多项具体的高影响力教育活动。[14]清华大学CCSS课题组针对中国“985工程”院校的实际情况,总结出实习、与教师一起做研究、海外学习等六种高影响力教育活动。[15] 其次,不少研究证明,高影响力教育活动对学生发展有重要意义。如库和维哈等人的研究表明,参与高影响力教育活动可以有效降低学生的退学率,积极参与此类活动的学生往往有更高的GPA。[16]芬雷的研究表明,参与这些活动对学生的深度学习、通识教育收获、个人发展及实践能力有较强促进作用。[17]此外,也有研究表明,参与高影响力教育活动中的多元文化学习团体有利于学生自我认知的发展。[18] 再次,有学者探索了不同类型学生在高影响力教育活动上的差异表现。如刚雅等人的研究表明,美国高校中的第一代大学生在高影响力教育活动上的表现较差。[19]清华大学CCSS课题组的研究也表明,在中国“985工程”高校中,学生参与高影响力教育活动的程度存在显著的校际、年级和学科差异。[20] 综上所述,高影响力教育活动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教育情境下会有不同表现形式,在研究层面适用于中国不同类型本科高校的高影响力教育活动的分类和表现形式尚未形成。此外,虽然高影响力教育活动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意义已经得到论证,但哪些因素能够促进学生参与此类活动并未得到充分研究,这正是本研究希望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二、概念构建及分析框架 (一)高影响力教育活动在本研究中的建构 高影响力教育活动的具体表现形式需要根据所处教育环境构建。本研究使用CCSS课题组2015年调查问卷,建构起更具中国特色的中国高校高影响力教育活动,并整合为“拓展性学习活动”、“研究相关性活动”和“社会实践类活动”三类九项。其中,“拓展性学习活动”指,在常规课程和专业要求之外的深入或跨领域学习,包括课程要求以外的语言学习、海外学习、辅修第二学位三种。“研究相关性活动”指,在知识学习基础上进行的研究探索,其需要自身具有较强研究意向及教师给予充分的学术指导,包括和任课教师一起做研究,向专业学术期刊/学术会议投稿,参加各类学术、专业、创业或设计竞赛三种。“社会实践类活动”指,在校外现实情境中进行、增加学生社会经验、促进知识在现实情境中应用的活动,包括实习、社会实践或调查、社区服务或志愿者三种。对CCSS的数据分析表明,目前选择的各项活动与学生的教育收获显著正相关,参与过高影响力教育活动的学生,在知识、技能和自我认知三方面的收获①均显著高于没有参与此类活动的学生(p<0.001,0.29<Cohen's d<0.79)。(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