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7)03-0010-08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化已经从高等教育事业的边缘走向中心。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需要加强教学、科研和人才流动等领域的国际化,充分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来提升本国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的水平。我国政府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这一目标的提出,既从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充分肯定了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对于人才培养与国家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意义,也为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如何结合我国国情探索出一条高效、优质、可行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施路径,成为所有关心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研究者的时代使命。在对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国际化历程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推进具有本土特色、顺应社会需求、符合全球潮流的在地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 at Home,简称IaH)战略将是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全面国际化的必然选择。 一、在地国际化的涵义与特征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日益深入,许多人认识到,经济和社会全球化与日益增长的知识与技术的重要性都在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提出更高要求。高等教育国际化不单是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不断和国际社会在联系上的“加深、加强与加大”,更是具有内外双重属性——国际化既要求大学广泛参与国际交流,同时也要求各国积极改革本国高等教育体制。高等教育机构既成为国际化的客体与对象,同时也被视为国际化的主体,从而肩负着利用全球资源提升本土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使命。为了迎接这种挑战,世界各国都在结合本国高校现实状况的基础上积极摸索最优化的国际化实施路径,“在地国际化”成为许多国家研究和探索后的首要选择。 (一)“在地国际化”的涵义 有关“在地国际化”的讨论最早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这一概念是由瑞典马尔默大学主管国际事务的副校长本特·尼尔森(Bengt Nilsson)在1999年的欧洲国际教育协会(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简称EAIE)春季论坛上提出的。作为一所新成立的大学(马尔默大学建校于1998年)的管理者,尼尔森一方面认识到跨文化与国际性视野在学生培养与提升学校学术声望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苦于本校没有足够国际项目和经济资本来帮助学生跨境流动。在筚路蓝缕的办学历程中,尼尔森逐渐探索、整合与提炼出自身有关大学开展国际化建设的经验,在其《在地国际化——理论与实践》(Internationalization at Home—Theory and Praxis)的报告中首次完整阐释了“在地国际化”的概念。他认为,“在地国际化”是指“教育领域中发生的除学生海外流动之外的所有与国际事务相关的活动”,其目标是“通过让所有学生在求学时期有机会接受国际理念与跨境文化的影响来提升自身能力和资格,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全球化世界的需求。”[1]尼尔森将在地国际化的重心置于学生的本土培养,即让所有学生(而不仅是跨境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都能够得到国际视野与多元文化的熏陶和历练。 “在地国际化”作为一种新兴办学理念,很快受到欧洲教育学界的关注。德国学者贝恩德·沃切特(Bernd Wachter)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拓展,其在《在地国际化:一种立场》(Internationalization at Home:A Position Paper)的手册中将“在地国际化”定义为“高等院校中发生的除师生海外流动之外的所有与国际事务相关的教育活动。”[2]这一界定既是对尼尔森定义的延伸,也为在地国际化理念的探讨定下基调。人们认识到:“在地国际化”并不是一种固定的概念范式,而是有待充实和深化的“未定事物”,其内涵会随着实践的深入发展而拓展。随着研究的深入,理论界近年有关在地国际化涵义的探讨也取得新的进展,其中以乔斯·贝伦(Jos Beelen)和埃尔斯佩思·琼斯(Elspeth Jones)的观点影响最大。他们在《重新定义在地国际化》(Redefining Internationalization at Home)一文中提出:“在地国际化是指高校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国际性和跨文化维度融入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各种正式和非正式课程之中。”[3]按照这一解释,在地国际化的推进策略开始从否定转为肯定,从关注人的跨境流动到主张通过各种课程来推进学校自身国际化建设。在贝伦看来,在地国际化和课程国际化(curriculum internationalization)既有关联又有区别:从某些方面来说,课程国际化可以等同于在地国际化,两者都是指高校利用所开设的课程来提升本校教育和研究的国际化水平;区别在于课程国际化的出发点是课程建设,因此它并不关注授课地点(既可以在国内,也可以在国外),课程国际化的服务对象并不限于高校所在的国家和地区,而对于在地国际化来说,所有正式与非正式课程均面向高校的所有学生,其授课地点仅限于本国本校之中。 围绕在地国际化的研究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理念认知体系。结合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脉络,我们认为,“在地国际化”是指在高等教育国际治理日趋明显的背景下,高校利用已有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国际学者、留学生、国外教材、跨境项目、多元课程与国际会议等——建设富有本土特色的国际性校园,为全体学生在校内提供接触跨文化与国际性事物的机会,进而实现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的办学目标。 (二)“在地国际化”的特征 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在地国际化在很短时间内迅速从理念走向实践,从一国迈向多国,从不被人熟知到逐步赢得人们认可,这一发展历程与其具有的特殊性质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