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218.3;K8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214(2017)04-0104-12 陕西关中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周秦汉唐国力强盛而文化包容。关中核心西安更是十三朝都会,因此关中大传统文化发达。相应的,作为大传统文化土壤的小传统即乡村文化必有丰富的内容,且通过现存的物质文化可得到一定的体现。本文从民俗学的视角切入,利用笔者2010-2011年多次在以G村为中心的关中周至县乡村田野考察资料,就关中居住民俗的主要标志物——房屋和院落进行描述和分析,试图通过对关中房屋和院落之历史、结构、功能、建筑工艺、建筑装饰、空间设置、民俗规制等几个方面略论关中的院落文化。 陕西关中地域广袤,在不同的地理、社会和文化环境影响下,房屋和院落的外观和结构也不尽相同,流传甚广的关中八大怪之“房子半边盖”只是其中的一种类型。G村及附近地区民居基本如《周至风俗》的描述:“房子鞍间盖,门楼修得彩。一明两暗三槛门,村村房子排排盖。”① “房子半边盖”讲的是单坡顶的厦房,其地位类似于厢房。“房子鞍间盖”讲的是房屋在院落中的位置。而这其中的房屋不是厦房,而是大房(两坡顶正房)。当笔者第一次向G村人提出房屋问题时,一位老者说: 不同家庭条件的人居住的房不同,过去“地主老财”住的是“三间三进两斜厦”,普通百姓住的是“两搭房”,穷人家只要有一间草棚,不漏就是天官赐福了。② 要理解这些话语,需要同当地的住房习俗对应起来,并了解房屋的名称、分类以及历史上的不同类型。 一、关中乡村房屋的三个类型与三个时期 周至人将其房屋分做草棚、平房、楼房三种。乍看起来,这种分类略显混乱,但却基本能反映出当地房屋的历史演进。草棚主要存在于新中国成立前,平房处于中间阶段,楼房则是20世纪90年代后兴起的新房屋类型。 (一)草棚 草棚是用茅草覆顶的房子,低矮窄小,只有一坡屋顶,或南北向或东西向,多无院落。每座草棚一般设置一明两暗三间房,门开正中,两边离地一米各开小窗,竖置若干木棍以为窗棂。建造时,选好地址,将地基夯实,四堵土墙打起来,顶上铺木棒做檩,再上铺一层芦苇席子,然后上两三厘米的麦草黄泥,最后覆盖茅草。笔者的信息提供者们认为草棚是当地出现最早、最简陋的一种房屋类型,主要是穷人们的住所。 (二)平房 平房的两坡顶是区别于草棚的主要特点,平房只有一层,是处于草棚和楼房之间的一种类型。就G村来说,即便经过了十几年盖楼房的热潮,平房仍随处可见。当地平房大体又可分为土墙房和砖墙房两种。前者又可分做两种,第一种也是最常见的是木柱支撑屋顶的所谓“墙倒屋不塌”结构的房屋(也叫“木驮土”)。这种房屋的木结构,如柱、梁、檩、椽是一体的。房墙只具有防风、挡雨、隔潮、遮挡视线、稳固木柱结构等功能,支撑屋顶重量的主要是木柱。房屋结构紧实,木土结合,抗震能力好。第二种是“土驮木”结构的房屋。“土驮木”房屋需较多木料,造价高,条件不足者只能少用木材,在土墙上直接架梁,上屋顶,此种结构即为“土驮木”。即便是土墙也因建筑工艺和材料的不同分作三种。第一也是最差的是干打垒土墙;第二种是胡基③(音)墙;第三种是炕坯④墙。平房的基本形式是两搭椽子,也就是从屋顶的纵剖面来看,一边一根椽子,两坡顶对称。受椽子长度所限,两搭房内部宽度多为六七米。两搭房是新中国成立前一般家庭居住的房屋。富裕之家将一侧的屋顶再拉出一根椽子,盖成三椽房,室内宽度能达到八九米,四椽房极少。两搭房一直存在到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三椽房逐渐增多。同时,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开始在墙体的局部用青砖。最常见的部位是地基(墙根子、勒脚)、山墙上部两侧、门窗周围,当地人将这种房子称作“四明心子”“砖耍头子”⑤“砖包窗子、砖包门”⑥。纯砖墙房子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大量涌现。⑦由于硬度更高的内燃砖的大量供应,红砖取代青砖成为民居建筑的主要材料。与土墙房相比,砖墙房除了墙体材料更新了,房屋的高度也有所增加,但内部的结构基本没有变化。平房有三间、四间、五间之类设置。“三间一院房”是传统也是现在的基本房屋规制。三间采取一明两暗的格局设计。房屋置于南北院落之中部,这即是前文所引之“房子鞍间盖”。因为有前后院,房屋前后正中开门,明间既是客厅也做过道。为了充分利用房屋空间,将屋顶部分密封,作储藏室。早些时候的土房高约5米,后来越盖越高,到了纯砖墙时期,有些已经发展成一层半,高度也达到了六七米。一旦经济条件和技术手段成熟,“楼上楼下”即成现实。 (三)楼房 通常来说,楼房是与平房相对的房屋形式,其主要特点是多层,而不在于其建筑材料和材质。就G村的房屋来说,新中国成立前财东家有土木结构的楼房,现在则有钢筋水泥结构的楼房。但在这个分类里面,G村人所说的楼房专指后者。它不仅强调了层数,更重要的是新材料。G村新时期的楼房基本上可区分为两种:第一种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初,结构是“在楼板上搭屋架”,也就是整座房屋没有浑然一体的框架结构,砌好一层房屋的墙,覆楼板,在其上再砌砖墙。如果将房屋拆解开来看,似是两座平房摞在了一起,有的地方也把这种楼房称为“摞屋”。从外形上看,这种楼房多为红砖墙、小青瓦坡顶、开放或封闭式阳台、前脸面墙或红砖水泥抹缝或水泥拉毛。室内地面水泥抹光,好一些的铺水磨石。第二种是2000年后出现的,是现在的主流建筑形式,结构是“直接搭屋架”,也就是房屋的主要结构用水泥钢筋筑为一个整体,结实、抗震性能高,造价也较高。从外形上看,这种楼房多为红砖墙、小青瓦坡顶、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封闭式阳台、前脸面墙以长条或方形白瓷砖间彩色瓷砖装饰,局部点缀吉祥文字或花草灯笼纹样。室内以大尺寸方形白瓷砖墁地。 二、院落结构与房屋格局 周至乡村民居多采取单门两院式的院落结构。新中国成立前只有少数财东家才能盖起的“三间三进两斜厦”是当地院落的完整设置,各房有明显的功能区别和居住等级规定。“房子鞍间盖”是大多数家户的院落设置。其他的门房、厦房则可根据经济条件和需要在一座大房(主房)的基础上添加。 (一)院门、房门及内外观念 头门即院门,其开设和对门邻居有关,一条巷子里的院落都是相对而设的。当地民俗认为,正冲自家大门的墙、树、路都是暗箭(“三箭”),射到家里,大为不利,若实难规避,须修建照壁或栽设泰山石(泰山石敢当)以为破解之法。 头门作为院落的内外之界,不仅将生人阻挡在外,更重要的是阻止邪魔鬼怪的进入。但阻止后者单靠一扇俗门是不够的,需要将其神化,凭借的法宝是门神、照妖镜和门簪。 周至乡民过年时都要在头门上张贴门神。笔者在春节后的调查中看到,即便是无人居住的院落也大多贴有新门神。门神由秦琼和尉迟敬德担任。早期贴的是木版年画,现在贴的是彩色印刷品,后者被认为更好看,且不易褪色。 2.照妖镜 每家头门门楣上方正中悬挂照妖镜。当地说法,起初并不是每家门上都挂照妖镜,而是遇上不顺当的事情了,或小孩老哭,或家人老生病,或家人非正常死亡,或家中不合,等等,便请当地的巫婆神汉来看,通常的破解办法是在大门上悬挂照妖镜。一家悬挂了照妖镜,对门害怕邪魔鬼祟跑到自家,也挂……最后全村都挂上了照妖镜。旧一些的房子挂的照妖镜是一面普通的圆形梳妆镜。有的新房在盖房装修的时候将照妖镜和门设计成了一体,这些镜子有的是方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