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和微信公众号作为一种新的媒介现象和信息方式,深刻地改变着社会的传播生态,极大地拓展了公共领域,并深刻地影响着整个社会文化的走向。在微信时代,个人的意见表达、相关群体的互动、社会各种话语体系的整合、大众情绪的展露等也都呈现出不同以往的形态和风貌。微信公众号不仅仅承担了资讯和知识传播的功能,为知识生产和信息传播提供了更便捷的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情感需求和情感表达,人们试图在这个公共空间,构建一种极具个人化的社交网络关系和情感共同体。微信公众号所依托的网络虚拟空间,其最大的潜力是对个人的解放和对世界的改造。但一些微信公众号与资本结盟、与效益挂钩、主动媚俗、迎合受众,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当下时代精神和文化伦理的腐蚀。因此,如何看待微信公众号和时代精神状况之间的关联,如何审视微信公众号时代的社会精神文化特质,剖析新媒介语境的成分以及揭示文化表征背后的内涵,成为当前社会公共生活中亟需关注和思考的重要问题。近日,本刊编辑部与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联合召开了“微信公众号与时代精神状况”研讨会。本期刊发论坛上学者的部分发言,以飨读者,殷切期待学界进一步探讨。 ——主持人 阮凯 微信公众号大致分两类,一类是个人公众号,另一类是小群体公众号,小群体的公众号虽然类似民间团体公众号,但实际情形并不等同,因为小群体公众号不是先有某个团体,并且出于团体意志或出于团体扩大自己影响力的要求才有公众号,而仅仅是为了建立公众号而集聚在一起的,除了个人情感上的联络,他们没有其他共同的利益和事业方面的追求。甚至除了核心人物,其他几个人之间相互不怎么熟悉。在某种意义上,这种小集体的公众号比起个人公众号更普遍地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精神状况。 就我自己的经历而言,曾经亲历两个自媒体时期,第一个是“文革”早期,在1966年秋天到1967年全年,那个时候是普通中国人管制最宽松的时期,当时有两个口号很流行。一个口号是“踢开党委闹革命”,另一个是“砸烂公检法”,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近70年中绝无仅有的时期。那个时候在校的大学或中学生,只要你愿意,无论是个人,或是三五好友结伴,或者是几十个人的红卫兵组织,都可以自己办报,油印的或铅印的小报,有实力的团体还可以办得很阔气,是铅印的道林纸,还配摄影,规格上像一份正规的报刊。当然我所说的自媒体是三五个人办的油印小报,而不是阔气的红卫兵机关报,办报相关的材料,如蜡纸、钢板、油印机和印刷的纸张等可以到学校领取,或者通过各种途径搞到有关的印刷材料。不过尽管是政权管制最宽松的时期,但是不等于是思想最自由的时期,因为那时的大字报或者学生们所办的各种“文革”小报,所自由发表的各种言论有“舆论一律”的倾向,一直到今天,我也不解,为何在这样一个无法无天的时期,那么多文革小报和红卫兵战报,可以随意发表各种的言论,然而结果是,几乎所有人发表的基本是同一种声音?其原因可以有多种解释,但是有一种解释不会受到质疑,即那时几乎所有的年轻人所得的信息是受到严格的控制的信息,他们(或者说我们)都是柏拉图所说的洞穴人,只看到洞壁上的有限的投影。所以那时的各种“文革”小报在政治上发出几乎相同的声音,如拥护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反对或打倒刘少奇的资产阶级反动路线。但是在“文革”的大辩论时期过去之后,会呈现出一些其他的面貌,就我所在的学生红卫兵团体办的一份《鹰击长空》油印刊物,慢慢有了文艺青年的范儿。我们在这份油印的刊物上发表诗歌、散文、感言和议论文,其中议论文多少反映一些我们那时的思考,这些思考虽然很受限制,但是和前期的大批判文章有了一定的距离。我想说,那时的这份自媒体小报反映了我们这一类青年学生那时的精神状况,进而言之,只要是自媒体,一定能反映时代的某些精神状况。 回过头来反思今天的微信公众号,作为自媒体,更多的是一种情感需求和情感表达,这里从我所了解的个案“打捞遗失的繁星”谈起。 “打捞遗失的繁星”公众号,是一个由四位同龄人的小群体公众号,办公众号的宗旨据说就是打捞“平凡人”和“平凡事”。这四位白领女性全是名校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她们的职业是都市中比较典型的职业,有公务员,有企业的管理人员,有媒体记者。开办公众号之初,就是想写写自家的生活,留下自己日常生活的历史纪录。最初的想法是每人每月提交一篇稿件,这样四人轮流,每周都可以读到新发表的文章。后来由于精力或其他方面的种种原因,无法做到每周更新,所以她们决定每两周更新一次,也就是每人只要两个月写一篇,就可以做到每半月更新一次,即可以维持下去。然而即使每两个月完成一篇,也有些写作上的压力,因此她们开始把周围的亲人、好友、同事等拉进这个公众号。有了外人加入,也就是说她们原先的四个人无须每两个月交一篇稿,也能做到每半个月更新一次。 这个微信公众号创办一年半以来,截至目前有四十来篇文章,前后的撰稿人一共有十几位,内容家长里短,记人记事,这里没有篇幅和内容上的任何规定,基本上是有感而发,可以看成是日常的情感生活的表达。 既然每两个月完成一篇稿有写作上的压力,她们为何要维持,为何要办这个公众号?支持她们坚持下来的动力是什么呢?原因既是心理性的又是社会性的。 1.心理性原因。在心理上,这些30多岁的年轻人觉得有某些情感要抒发,有些怀念需要表达,岁月的流逝可能会带走某些值得怀念的生活,应该也有责任将这些事情记录下来,记录下来的目的,既与其他人一同分享,也是在一个有限的小群体中互相取暖,互相指认和印证,互相显示存在感。当然,认识到个人情感的不可替代性而有意识地加以保存,是这一代年轻人的文化自觉,即无论风云变化,在大时代中绝不忽略自己的小世界。 在这个微信公众号里怀念性的文章比较多,特别是怀念亲人和故人的,如《吴太》《寒食忆我的爷爷》《母亲阿惠父亲阿权》《瑶瑶》《外婆的兄弟姐妹》,等等,也有些记录身边的琐事。怀念在某种意义上是怀旧,实质有所区别。以往的怀旧是指怀念遥远的过去;而现在刚刚逝去的生活就成为怀念对象,基本上是《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这一类感怀。这是因为社会的变化太快,今天中国的经济生活的巨大变化,表现在许多方面,一是电子媒介的更新和随之而来的信息覆盖,二是城乡面貌的改观。最近的十多年来每天都在大拆大建,这些变化,导致每隔几年社会生活似乎断裂了一般,代际的间隔正在日渐缩短,每天新鲜的事情层出不穷,将昨天掩埋。当然新鲜的事情并不有真正的新鲜意义,只不过是对昨天的否定而已,就像拆毁旧房以后盖的新建筑,只是在高度上有所增长,其他并没有多大的改观。但是物质世界和周围环境的改观,对我们的记忆是一种严重而残酷的摧毁,在急速变化的世界中要保存某种记忆,使自己的情感生活有某种延续,进一步要让精神面貌得到一定的展现,是当代年轻人在物质生活欲求背后的隐性追求;另一方面也可以看成是一种现代焦虑,这和“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的古代情结不同。在古代,那是一种英雄情怀。在现代是一种知识人的标配(当然,许多个人微信公众号,也有某种出人头地英雄情怀),是一种潮流,是在茫茫人海中不被完全淹没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