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迅速颁布“禁穆令”,以兑现其加大反恐力度的竞选诺言。此举在美国国内外引发强烈反响。在美国国内政治极化日趋严重、2016年大选余波未平的背景下,美国国内舆论围绕“禁穆令”的争论带有诸多极端言辞及个人或党派色彩。但各种舆论背后不乏较为理性的质疑,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如果真如特朗普本人宣称的那样,“禁穆令”以反恐——尤其是以防止美国本土遭受恐怖袭击——为出发点,那么,有关举措是否真的有助于防止美国本土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禁穆令”支持者认为,对来自中东“失败国家”的穆斯林,提升其进入美国的门槛或完全禁止其入境,可将潜在恐怖分子拒于美国国境之外,有助于防止美国本土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①同样从防止恐怖袭击视角出发,“禁穆令”反对者认为,美国近年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源于本土极端主义(Homegrown Extremism),而主要针对中东穆斯林的“禁穆令”无助于解决源于美国国内的暴力极端主义问题,反而可能引发美国穆斯林群体不满,助长其激进化,为更多恐怖袭击埋下伏笔。②究其实质,此类争论的焦点在于,就防止美国本土恐怖袭击而言,究竟应该是强化针对中东“失败国家”穆斯林的入境控制,还是专注于美国国内反暴力极端主义举措? 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后,美国以“国土安全”统筹其国内反恐战略,就如何防止本土恐怖袭击形成了具有一般指导意义的总体战略框架。③以此框架为基础,根据恐怖袭击实施者的不同来源,美国国土安全战略先后采取两种防止恐怖袭击的模式:第一种模式旨在防止由境外伊斯兰极端组织成员潜入美国后发起的恐怖袭击,本文称“防止九一一式恐怖袭击”模式,第二种则旨在防止美国本土伊斯兰极端主义者(Homegrown Islamist Extremists,HIE)制造的恐怖袭击,即所谓“反暴力极端主义”(Counter Violent Extremism,CVE)模式。在上述有关“禁穆令”的争论中,支持者和反对者的论调在很大程度上分别反映了“防止九一一式恐怖袭击”模式和“反暴力极端主义”模式的核心内容。但此类争论容易产生某些误导:这一争论本身将这两种战略模式对立起来,似乎两者之间存在某种非此即彼的关系;“禁穆令”反对者按照两种模式产生的先后顺序强调“反暴力极端主义”的重要性,似乎“九一一式恐怖袭击”已成为历史,“反暴力极端主义”模式取代“防止九一一式恐怖袭击”模式,成为美国国土安全战略防止恐怖袭击最重要或唯一的模式。 事实上,上述两种战略模式目前同时并存,均以美国国内防止恐怖袭击总体战略框架为基础,分别防止来自境内外极端分子制造的恐怖袭击。本文旨在对这两种防止恐怖袭击模式的主要特征进行比较分析,阐明其同时并存的原因,以更为全面、深刻地了解美国国内防止恐怖袭击的战略思路和相关举措,从而为借鉴美国国内反恐防恐经验、寻求中美反恐合作路径,以及客观、准确评判当前美国国内政治有关国土安全的一些争议,提供背景知识。 本文在概述美国国内防止恐怖袭击总体战略框架的基础上,对“防止九一一式恐怖袭击”模式和“反暴力极端主义”模式的主要特征进行梳理,进而对两种模式进行比较研究。 一、美国国内防止恐怖袭击战略的总体框架 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彻底打破了美国本土安全的“神话”,成为颠覆、重塑美国安全观的重要分水岭。除继续以“国家安全”指导其维护海外利益的活动外,美国还以“国土安全”统领其维护本土安全的举措。④反恐是美国国土安全战略的重要内容,包括防止恐怖袭击以及恐怖袭击发生后的应急处理。如何防止恐怖袭击,是美国国土安全最重要的战略之一。 九一一恐怖袭击以前,美国对恐怖主义并不陌生:其海外利益屡受恐怖袭击困扰,其本土也屡次遭遇恐怖袭击。基于以往反恐经验、对九一一恐怖袭击的反省,以及对他国反恐经验的总结,美国各界达成以下基本共识,即防止恐怖袭击必须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防范具体恐怖袭击事件,挫败恐怖分子或极端主义者的恐怖袭击计划;二是环境塑造,改造有利于恐怖袭击者得以生成、生存及活动的环境和条件,或者说,创造不利于恐怖袭击者生成、生存及活动的环境和条件。运用于美国国内防止恐怖袭击,上述共识表现为,挫败恐怖分子或极端主义者在美国本土实施恐怖袭击计划,以及塑造不利于恐怖袭击者在美国本土生成、生存和活动的环境。以此为基础,九一一恐怖袭击后,美国政府发布一系列战略文件,确立或重申美国国内防止恐怖袭击总体战略框架,包括如下要素:⑤ 1.威胁认知:以既有恐怖袭击事件为基础,了解恐怖袭击者的来源、性质、活动方式,评估其对美国国土安全可能造成的危害,即所谓“了解我们的敌人”。威胁认知着手处理的问题是,就防止美国国内恐怖袭击事件而言,美国将面临什么样的对手。此类认知很大程度上决定防止恐怖袭击的具体措施选择。 2.防止恐怖袭击的强制或硬性手段:恐怖袭击往往带有“突袭”特征,有关具体恐怖袭击事件的时间和目标的预警是防止恐怖袭击的必要环节,发现、追踪恐怖袭击策划者和潜在实施者是恐怖袭击预警的重要前提。情报收集和分析对于“发现—追踪—预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相关情报为基础,执法部门将恐怖袭击策划者和潜在实施者绳之以法,防止恐怖袭击发生。情报和执法领域的活动通常被称为防止恐怖袭击的“硬”措施,是防止具体恐怖袭击事件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