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092;K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952(2017)02-0004-12 虚无主义作为外来词汇,传入中国已久。在如何对待历史问题上,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进行了讨论,一种对历史采取虚无态度的思想随之出现。历史虚无主义违背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中国共产党始终对其采取批判的态度,但因虚无主义概念存在模糊性、复杂性,不同历史阶段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界定并不一致,因此论争重点也随着历史条件改变而不断演化。《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阐释、讨论和批驳,基本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实质上也体现出党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历史的思想脉络。 本文拟以1949~1989年《人民日报》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来梳理中国共产党执掌全国政权后是如何在革命与传统、继承与发展中实现辩证的扬弃,巩固唯物史观的指导地位,并力图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为当前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提供历史借鉴。 一、虚无主义的原意、类型与表现 要了解历史虚无主义,必须先厘清虚无主义。虚无主义是一个舶来品,概念模糊且衍生出各种不同类型。在《人民日报》刊发的文章中,有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法律虚无主义等种种用法,概括起来,其主要含义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 (一)否定一切、消极颓废的虚无主义 虚无主义一词最早出现于屠格涅夫的小说《父与子》里,小说的主人公巴扎罗夫代表了19世纪五六十年代俄国社会上出现的新人物——革命的平民知识分子的某些典型特征:正直、热情、鄙视反动统治阶级、否定一切旧事物,巴扎罗夫因而被称为“虚无主义者”。后来,虚无主义被引申为否定一切、消极颓废的态度。[1]这一原意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各个历史时期都被使用过。在1957年反右派运动中,怀疑一切、不满一切、否定一切和消极颓废的虚无主义思想成为冯雪峰、丁玲等人的主要“罪状”之一。[2]有人认为:“在鲁迅那些杂文和小说里面也还保留有进化论的残余,甚至虚无主义的色彩”[3]。1961年《人民日报》批评日本的《谢天谢地》小调,“包含着一种虚无主义、自暴自弃的情绪”[4]。 在哲学问题上的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也往往被冠以虚无主义的称号。在关锋、冯友兰等论及庄老之学时都用了虚无主义一词。关锋认为庄子的相对主义把对立面的相互转化看成绝对的无条件的,“这样就走到了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5]杨岭认为如果不承认“动中有静”,“那就会陷入不可知论和虚无主义的泥坑”。[6]冯友兰认为老子所说的“道”是“有”和“无”的统一,可是庄子所说的“全”不包括“有”,甚至也不包括“无”,“由这个‘全’庄子达到了彻底的虚无主义”。[7] 无视法律,否定法律的重要性,则被称之为“法律虚无主义”。1955年,有人在介绍维辛斯基的法律思想时指出,维辛斯基针对法律虚无主义的谬论,系统地阐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家和法的基本理论,特别是关于国家消亡问题的理论。[8]1957年,在中国政治法律学会召开的座谈会上,有人对一部分领导干部的法律虚无主义思想提出批评,认为他们“忽视宪法,认为以党代政是当然的,党的命令高于法令,党员个人的言语自认是‘金科玉律’。这都是违反法制的”[9]。后来,直至“文化大革命”,鲜有人再对法律虚无主义进行批判。“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对历史的反思中,制度和法制建设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1978~1980年,《人民日报》发表了大量批驳法律虚无主义的文章。 (二)以世界主义面目出现的民族虚无主义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日报》在确立社会主义的国际和民族关系理念时,对民族虚无主义进行了批判。这种批判主要反映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之间意识形态的斗争:一方面将资本主义的世界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进行批判,另一方面则将社会主义的国际主义和民族主义相结合。当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首先是“破”资本主义的世界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这种情况在《人民日报》上有充分体现。1949年7月,《人民日报》刊登了4月7日苏联《真理报》批判世界主义的文章,文中提出:“在这个斗争里,马列主义理论是强大的精神武器,它经常揭穿民族主义沙文主义,以及民族的虚无主义和资产阶级的世界主义。”[10]9月,《人民日报》发文指出:“在对被压迫民族进行最残酷剥削的政策中,在帝国主义资产阶级的扩张主义的侵略当中,隐藏着宣扬民族虚无主义的资产阶级世界主义的泉源”。[11]1950年,《人民日报》继续批判资本主义的世界主义,指出:“世界主义的思想认为民族主义的观念是陈腐的,它提倡人们对祖国漠不关心,提倡民族虚无主义,并认为民族与国家独立的观念本身就是虚构”;[12]“民族虚无主义和世界主义是资产阶级的、帝国主义的观念,它跟那领导着劳动大众,作为人民利益的代表和民族独立的忠实保卫者的无产阶级,是完全无关的,是他们所不能容忍的”[13]。 (三)否定民族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 《人民日报》对虚无主义的批驳,大部分是针对不重视民族文化传承的问题,实质上批判的是民族虚无主义,涉及面很广,包括传统文学、国画、戏曲、书法、文物、中医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