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634(2017)04-0086-(08) DOI:10.13852/J.CNKI.JSHNU.2017.04.011 共同体是一个需要人们之间能够彼此影响的关系网,这种关系经常相互交织,并且能够相互增强。共同体需要信奉一系列共同的价值、规范、意义以及共同的历史和认同,即一种特殊的文化。[1](P15)学术共同体就是具有类似学术兴趣和价值取向,具有共同价值观、文化态度和行为方式的学者构成的一个松散型的学术群体。学术共同体成员之间互相学习、交流观点,共同推动学术发展和进步。晚清民国时期较为宽松的学术和出版发行环境为学者提供了相对独立的文化空间,提供了学术共同体建构与发展的良好氛围和土壤,也由此催生了众多学会,出版发行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英文期刊。在上海出版发行的若干英文期刊就是其中的代表,它们在中国近代的中学西传、西学东渐的文化交流以及世界汉学的发展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对学术共同体建构、近代中国学术发展以及中西文化交流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近代上海英文期刊与学会 1840年的鸦片战争“不仅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也促成上海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契机”。[2](P1)五口通商以后,上海租界不断扩大,大批外侨聚集上海,最多时超过15万人,上海逐渐成为远东的国际大都市。伴随着近代印刷术、海陆交通、邮政业的迅猛发展,上海成为近代中国出版业的发祥地,这也为上海英文期刊的出版和发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术期刊作为一种传播媒介是学术共同体的重要关联纽带,是学术空间和文化空间的重要交流平台,是展现学术成果的重要途径和窗口。学术期刊与专业学会及学者个人的学术研究形成一个互为发展的链条,进而构成促进时代及学术发展进步的学术共同体。 众多侨居上海的西方学者根据共同的理想、学术兴趣成立了专门性研究机构即学会。学会作为一个现代学术共同体,以相关学科背景为基础,定期召开学术年会,交流学术研究的体会和心得,同时创办并发行学会的期刊,发表学会会员及其他学者的论文。期刊这一交流平台有力推动了学会学术研究的发展。 期刊、学会和年会构成学术共同体链条上的三个重要环节。晚清民国时期,侨居在上海的外籍人士成立了各类学会,出版发行了学会期刊,并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各学会的年会。1857年9月,裨治文(E.C.Bridgman)、卫三畏(S.W.Williams)、汉璧礼(T.Hanbury)、里德(Reid)等人在上海成立了“上海文理学会”(Shanghai Literary and Scientific Society),一年后更名为“皇家亚洲文会北华支会”(The North-China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并出版英文会刊《皇家亚洲文会北华支会会刊》(Journal of the North-China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1858-1948)。学会及会刊旨在调查研究中国,包括中国的政治、法律、中外关系、地理、历史、哲学、文学等。[3](P1~13)《会刊》终刊于1948年,共出版75卷计109册。1923年1月,英国学者苏柯仁(A.de C.Sowerby)和美国传教士福开森(J.C.Ferguson)在上海创办英文期刊《中国科学美术杂志》(China Journal of Science and Arts,1923-1941),该刊也是成立于1922年的“中国科学美术学会”(The China Society of Science and Arts)会刊,1927年1月英文名改为The China Journal,但中文名《中国科学美术杂志》没有更改,直到1936年1月中文名才改为《中国杂志》。该刊以“促进与中国有关的任何科学、艺术、文学、探险及其他类似主题的知识的传播”为己任,“驱逐外国对中国的无知——认为中国的文明相当于古埃及和巴比伦”,[4](P1)并致力于将其办成“面向知识界的、高水平的期刊”,[5](P1)19年间共出版35卷215期。《教务杂志》(Chinese Recorder,1867-1941)是由在华美国卫理公会创办,1867年1月裴来尔(L.N.Wheeler)创刊于福州,1872年5月停刊,1874年1月英国汉学家、传教士伟烈亚力(A.Wylie)复刊于上海,1941年12月终刊。《教务杂志》“致力于传播中国及其相邻国家的科学、文学、文明、历史和宗教知识”,[6]74年间共出版75册,其文章主题多样,既涉及传教,也包括对中国历史、地理、植物等的介绍,还有对中国文学的译介。《新中国评论》(New China Review,1919-1922)于1919年3月创办于上海,创办人为英国汉学家库寿龄(Samuel Couling)。库寿龄表示要极力保持该刊的学术性,同时“发表主题各异的,具有吸引力的文章,让专业汉学家以外的人士感兴趣”。[7](P2)该刊共出版4卷26期。《东亚杂志》(East of Asia Magazine,1902-1906)于1902年在上海创刊,1906年终刊,共刊出5卷30期,期刊的目标是“普及关于东亚的常识”,“让人们在国内就能更多地了解中国及其邻国”。[8] 此外,在沪华人也积极创办英文期刊,其中以《天下》月刊(T’IEN HSIA Monthly,1935-1941)最具代表性。该刊由中山文化教育馆赞助出版,旨在加深各国间的文化交流,重点是向西方介绍中国,6年间共计出版12卷56期,主要编辑有吴经熊、温源宁、林语堂、全增嘏、姚克等。 近代上海主要英文期刊的简况见表1:
上述由在沪西人和华人主办的学会及近代上海英文期刊凝聚了一个以科学、历史、政治等为主体,以上海学术圈为轴心,辐射至海外的学术共同体,为海内外学者提供了学术交流的场所,促进了学术发展,构建了一个连接海内外众多学者的学术共同体。 二、近代上海英文期刊与学术共同体的建构 1.学术引领与学术垂范 学术期刊是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介,极大影响着学术共同体的发展方向和质量。期刊不仅要引领学术共同体的发展,而且要能汇聚学术界的精英。期刊编辑的学养决定了期刊发展的质量,这就要求期刊的主编和编辑人员具有很高的学识、学术远见和国际视野,学术期刊才能成为勾连作者、读者和编辑的纽带,作者和读者进而会对期刊具有学术皈依感。近代上海英文学术期刊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编辑及作者群体的学者化、国际化以及办刊的学术性原则。学术刊物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通过聚集一批精英化的主编、编辑和作者队伍,产生一批具有引领创新型的学术成果,发挥学术交流与辐射的功效,推动学术共同体的发展。 近代上海英文期刊的主编和编辑大都是各自学术领域的学术精英和知名学者。如《中国科学美术杂志》的主编福开森是位德高望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汉学家。福开森曾担任金陵大学、南洋公学校长多年,担任过清政府两江总督刘坤一和湖广总督张之洞的顾问,并担任清政府商务部和交通部秘书及顾问,在中国高层具有广泛的人脉关系网。福开森也是国际一流的汉学家,曾出版《中国美术纲要》(Outlines of Chinese Art,1919)、《中国绘画》(Chinese Paintings,1927)、《中国神话》(Chinese Mythology,1928)等专著。该刊的另一位主编苏柯仁是著名的博物学家,在国际生物界享有盛名,于1923至1941年担任皇家亚洲文会北华支会上海博物馆馆长,并于1936年至1941年间担任皇家亚洲文会会长,是当时中国生物界举足轻重的领军人物。苏柯仁同时也是期刊的主要作者,他在《中国科学美术杂志》发表的论文涉及地质、园林、生物、考古、美术、人口,并出版了《华北的鸟兽》(Fur and Feather in North China,1914)、《一个博物学家的手记》(A Naturalist’s Note,Book in China,1925)等大量学术著作。《新中国评论》的主编汉学家库寿龄著有600多页的《中国百科全书》(Encyclopaedia Sinica,1917),一直被世界各地的汉学家广为引用,被认为是关于中国知识的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