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科学史界一般认为,《考工记》是“手工业技术规范的汇集”。作者认为,不止如此,实际该书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从地域色彩,官书特征,五行之说,尚六意识,遵礼定制,和合思想等方面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考工记》 文化内涵 《考工记》一书,作为《周礼·冬官》的补遗而被保存,实际本是单独的一个作品,这在史学界已有定论。 由于《考工记》记述了中国先秦时期的许多重大科技成就,故使得该书在中国文化史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对《考工记》的研究,早已为史学界,尤其是科技史研究者所关注。 科学史学界一般认为,《考工记》是“一部有关手工业技术规范的汇集”[1]。诚然,书中所见,述及的技术门类、工种广涉春秋末战国初期的运输、生产工具、兵器、乐器、量器、玉器、制革、染色等各生产方面,对多项工种都制定有详备的技术规范。但对该书细读揣摩,分明还感受到它特殊的文化意蕴,如浓厚的地域色彩、鲜明的官书特征,五行之说、尚“六”意识,遵“礼”定制,“和合”思想等。我们认为,对《考工记》不应忽视文化方面的研究,因此,本文试对《考工记》的文化内涵作一探讨,期望会有助于对该书做全面的认识和把握。 一、地域色彩 官书特征 (一)浓厚的地域色彩 《考工记》的地域色彩体现在它所用的齐地方言、言及的地理范围和衡量之名上。 所用齐地方言,清代江永、当代郭沫若、陈直引郑玄注时已有强调,以陈直所论最详。[2]现按《考工记》文中先后顺序总列于下: 1.“不微至无以为戚速。”郑注:“齐人有名疾为戚者,春秋传曰,盖以为操之为己戚矣。” 2.“轮已庳则于马终古登阤也。”郑注:“齐人之言终古,犹言常也。” 3.“察其菑蚤不[g0hb.jpg],则轮虽敝不匡。”郑注:“泰山平原所树立物为菑,声如菑。”又《公羊·文十四年》传曰“如以指则接菑也”,公羊亦属齐语。 4.“重三锵。”郑注引《说文》:“锵,锾也。今东莱或以大半两为钧,十钧为环,环重六两大半两,锾、锵似同矣。”按:此用齐东莱人方言,大半两是三分之二两。 5.“山以章。”章读为獐。郑注:“齐人谓麋为獐。”《诗》陆疏云:“青州呼鏖为獐。” 6.“大圭长三尺,杼上终葵首。”《说文》:“椎,击也,齐谓之终葵。” 7.“是故勾兵椑。”郑注:“齐人谓斧柯柄为椑。” 8.“今夫茭解中有变焉,故校。”郑注:“茭读如齐人名手足腕为骹之骹。” 9.“筋三侔。”陆德明《经典释文》:“齐人呼土釜为牟。” 以上列得齐方言九例。当然,亦有别国方言见使用的,如“辀”为楚、卫方言,“[g0hb.jpg]”为蜀语等;亦有不独齐人有此语者,如《楚辞》、《九歌》有“终古”一词。但就《考工记》文中方言的分布和出现频率言,则无可否认齐地方言是占主流地位。 《考工记》言及的地理范围,见该书记载:“橘逾淮而北为枳,貉鹆不逾济,貉逾汶则死。”淮、济、汶系指淮水、济水、汶水,皆在齐鲁间。此引文在《晏子春秋》、《左传》中也有类似出现,两书前者是齐国作品,后者是鲁国作品,大抵“橘生淮南”等句是春秋战国间齐鲁之地极为流行的谚语,《考工记》的地域色彩于此可见一斑。 衡量之名多为齐制,这是《考工记》地域色彩的又一体现。典型一例见《考工记·栗氏为量》记载:“量之以鬴。”郑注:“四升为豆,四豆曰区,四区曰鬴,鬴十曰钟。”鬴即釜,古同音。参见《左传·昭公三年》记载:“齐旧四量,豆、区、釜、钟。四升为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釜。釜十则钟。” 现代工程技术著作由于所用术语的规范、统一,已无从谈及地域色彩(特别就一国之内言)。但在古代尤其是先秦时期,涉及工程技术的著作反映地方文化,这却是极自然的事。 (二)鲜明的官书特征 《考工记》不仅有浓厚的地方色彩,还表现出强烈的官方色彩。郭沫若、贺业钜等人认为,《考工记》是齐国官书。[3]仅说官书,含义似显笼统,故有必要再确切说明其特征,这可从以下方面分析: 1.《考工记》所记载的是官府手工业,而非民间手工业 (1)《考工记》反映出当时的手工生产已有严密的组织和管理。书中所记六大技术门类三十个专业,各专业具体从事技术劳动的是“百工”(工匠),而其上都有专职官员管理生产,职称有“人”、“氏”、“师”。“人”“氏”属下级工官,“师”为高级工官,后者权限更大,不仅有监督权,也有处罚权。民间手工业是断无设置专业工官的事。 (2)《考工记》反映出手工业生产既有细致分工,也有技术协作,这是大型手工作坊或工场的情况。分工有利精湛专业技术,而协作可促使生产效率提高,满足大批量生产。接《考工记》记载,在某些专业分工中,达到一定的技术水准,则称之为“国工”,即“国家级”工匠。这显然不是民间手工业的情况。 (3)《考工记》所记载的器物多为军品或宫廷用品。军品如兵车、铜兵器(戈、戟、矛、剑)、弓矢、皮甲等。春秋时期,干戈不息,重要的兵器生产皆为国家控制,以保证兵器的数量和质量。而礼器、钟磬多供统治阶级所用,不是百姓生活所需。可见,《考工记》反映的不是民间手工业的生产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