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中秋节是何时出现的?二是中秋节是在什么基础上形成的? 先来探讨第一个问题。流行的观点认为中秋节出现于宋代。具有权威性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中秋节”条中说“及至宋代,中秋节便发展成为群众性的传统节日。”宋兆麟、李露露《中国古代节日文化》(文物出版社1991年):“中秋赏月在唐代已很流行,到了宋代正式定为中秋节。”有些人则说得比较具体。《中国风俗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中秋节”条:“北宋时始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中国民间信仰风俗辞典》(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年)“中秋节”条:“它来源于周代秋分祭月的习俗,北宋时始定为八月十五日。”还有说得更为具体的。《中国民俗辞典》(湖北辞书出版社1987年)“中秋节”条:“北宋太宗年间,始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太宗年间”当是指宋太宗在位期间。 既然这么多的人都说宋代始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想必有什么根据,但根据何在,上引各书不着一字。初版于1938年的尚秉和《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卷三九“唐宋之端午中秋”条下说:“至八月十五夜,在唐时虽有玩月故事,在社会视之,似无若何兴趣。……至宋时似盛于唐。《太宗纪》:‘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三公以下献镜及承露盘。’又《膳夫录》:‘汴中秋节食中秋玩月羹。’是可证已以中秋为节令。”这大约就是宋代始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一说的根源。《太宗纪》当是指《宋史·太宗本纪》,然案检《宋史》,并无此文,诸家不言根据,其因或出于此。所引《膳夫录》见《说郛》(一二○卷本)卷九五,其“汴中节食”条云:“中秋,玩月羹。”[1]意为中秋节的节日食品是玩月羹。这只能说明宋代已有中秋节,无从证明中秋节是宋代始定的。《渊鉴类函》卷二○《中秋三》下说:“《唐太宗记》:‘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三公以下献镜及盛露囊。’”这可能为尚氏所本。然《唐太宗记》不知是何书何篇,新旧《唐书》《太宗本纪》皆无此语。不过我们在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四《降诞》中见到类似的记载:“玄宗开元十七年,丞相张说奏以八月五日为千秋节,百寮有献承露囊者。”《唐会要》卷二九《节日》亦载:“开元十七年八月五日,左丞相源乾曜、右丞相张说等上表请以是日为千秋节,著之甲令,布于天下,咸令休假。群王当以是日进万寿酒,王公戚里进金镜绶带,士庶以结丝承露囊更相问遗。”由此不难看出,《渊鉴类函》的记述是玄宗千秋节的讹传或误忆,“八月十五日”是“八月五日”之误,“中秋节”是“千秋节”之误。可知所谓宋代始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实属鲁鱼亥豕,耳食游谈。 有人认为中秋节是唐代从新罗国(即今朝鲜)引进的[2]。根据是日僧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记》卷二有如下一段记载: 十五日,寺家设馎饨、饼食等,作八月十五之节。斯节诸国未有,唯新罗国独有此节。老僧等语云:“新罗国昔与渤海相战之时,以是日得胜矣,乃作节,乐而喜舞,永代相属不息。设百种饮食,歌舞管弦,以昼续夜,三个日便休。”今此山院追慕乡国,今日作节。 这里所记只是僧人对中秋节起源的一种传说,不足凭信。 首先,从文化影响的一般规律来看,政治、经济上占优势的民族通常在文化上也占优势,它的文化对处于劣势的民族有强烈的吸引力,而被处于劣势的民族仿效吸收。唐代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周边各国纷纷学习中国文化。在这种优势地位之下引进一个小国的节日来过,可能性是极小的。 其次,新罗的八月十五之节是为了纪念对渤海作战的胜利,这一节日内涵对中国人来说毫无积极意义。而且渤海国自唐中宗以来一直归附于唐王朝(参《旧唐书》卷一九九下《渤海靺鞨列传》),唐王朝将它视为一个地方政权,新罗对渤海的胜利对唐王朝来说是一件不光彩的事,唐代人怎么会引进这种性质的节日呢?事实上中秋节从一开始就看不到任何来自异国的踪迹,这也表明中秋节与新罗的八月十五之节没有什么关系。 其三,更重要的是圆仁所记的那件“今此山院追慕乡国,今日作节”一事发生在文宗开成四年(893),而早在此前社会上已有过中秋节的习俗。如王建(约766-约830)《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张南史(生活在749年前后)《和崔中丞中秋月》诗亦云:“千家看露湿,万里觉天清。”说“今夜月明人尽望”、“千家看露湿”,分明是普遍流行的习俗,并非个别文人的雅好。杜甫(712-770)也有《八月十五日夜月二首》、《十六夜玩月》、《十七夜对月》等诗,明王嗣奭《杜臆》认为这几首诗是大历二年“一时所作”。诗人连续玩月三天,这除了理解为节日习俗之外怕是很难解释的。 杜甫《月夜》诗开篇就想象他妻子“今夜”的情景:“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人们纷纷认为这种构思非常奇特,称赏不已。《杜臆》云:“公本思家,偏想家人思己,已进一层。”清纪昀曰:“入手便摆落现境,纯从对面着笔,蹊径甚别。”[3]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编《唐诗选》注云:“诗人对月怀念妻子,却设想成妻子对月怀念自己。”[4]似乎这是颇具奇思妙想的神来之笔。但如果我们明白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肃宗至德元年的中秋节的话,就会觉得杜甫的这种写法是非常自然的。中秋节是个望月思团圆的日子,在这种特殊的日子里,杜甫想象妻子“独看”明月而思念他就不足为奇了,因为这是普天下都有的民俗行为和民俗心理,正如王维在重阳节想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样。人们之所以认为构思奇特,主要是没有弄清此诗的写作背景,误以为是个平常的日子。比杜甫更早的诗人李峤(644-713)也写过《中秋月二首》的诗篇,说明中秋赏月的习俗初唐时期已流行于社会,这比圆仁记载“今日作节”的时间要早1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