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一个战略性的宏伟纲领清晰地展现在全国人民的面前: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作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并作了精辟论述,这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十五大代表们对此作了高度评价,表示由衷的拥护。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凝聚和激励人民的需要 社会主义现代化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的支持。这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要求,这是综合国力激烈竞争的需要,这是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提出的挑战,这是富裕了的人民群众的渴望和需求。我们所说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与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许多十五大代表在讨论中认为,全党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纵观历史,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显而易见。始自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用文化之火点燃了结束欧洲千年的封建黑暗统治的火炬;本世纪初发生在中国大地的新文化运动,成为划时代的五四运动的先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历史的大转折,最初是从“什么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哲学命题开始的。 “为什么在经历了‘文革’这样深重的灾难之后,我们的民族能实现历史性的大转折?为什么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中国却出现改革开放稳定发展的局面?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我们都可以看到精神的力量!这就是,我们国家的改革与发展有正确的指导思想,我们的人民有共同的理想。群众对党的方针、路线的认同,这种向心力、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没有这精神的力量,物质力量就缺少粘结剂。”北京大学党委书记任彦申代表的见解精辟深邃。 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中央党校校务委员会委员、政法部主任李忠杰代表说,中国文化延续了五千年而仍保持其辉煌地位,其生命力之旺盛、持久,世人公认。拥有它的民族,心中充满自豪。这自豪,这认同,就是一种巨大的凝聚力。文化本身的教化功能,则可以进一步增强这一凝聚力,“润物无声”,力量非凡。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保证 文化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尺度。一个社会的发展,不仅表现在物质财富的增长上,而且表现在文化的繁荣和进步上。文化的普及,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造人的素质。 李忠杰代表说,在当今的国际关系中,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内外相当多的学者提出了“文化力”这样一个全新的概念。他们认为,未来世界的激烈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胜负取决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人的素质高低。国家文化发达,人民文化素质高,可以转化为巨大的创造力,转化为物质形态的竞争力量。因此,21世纪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的素质的竞争,科技之争,“文化力”之争。 “说到文化,还要看到科技的力量。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它能显著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生活的繁荣,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邓小平同志在1988年就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极有远见。今天世界经济、科技的热战,虽没有硝烟,但绝不亚于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只是使用的武器不同罢了。走依靠科技进步的路子,就能提高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国家科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朱丽兰代表的感触颇深。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代表说,文化的一个主要内容是科学,科学研究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主要手段,是高新技术的源头。在实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时,决不能忽视它的作用。 “教育的作用,就体现在它可以把一个民族的人力资源、智力资源盘活,使其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搞好了,就可以把目前的人口压力变成人力资源的优势。”任彦申代表谈了这样的观点。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光荣艰巨的时代使命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担负着光荣的任务: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创造出人类先进的精神文明,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有利环境,培养一代“四有”公民。 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代表们各抒己见。 《求是》杂志总编辑邢贲思代表说,思想道德建设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邓小平理论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灵魂,也是思想建设的灵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首要的是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为现阶段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这个理想把全国人民近期和长远的利益结合在一起,实现这一理想,就会使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生活日益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