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急剧的社会转型时期,因而带来了中国社会面临的三个大的文化矛盾:来自市场经济的文化冲击;普遍的文化不适应;评价系统的不确定性。这种文化模式的震荡和冲击,导致了人文精神的追寻及文化建构的潮流。文化模式的转折,归根到底是人格模式的转折。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格模式经历了由泛道德化、泛政治化到泛经济化人格的转变。泛经济化的人格模式不应成为今后中国的文化取向与人格取向。现代人应向前看,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化模式。 【关键词】 社会转型 人文精神 文化建构 1.社会转型与文化震荡 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社会转型被描述为“一种整体性发展”和“特殊的结构性变动”。从社会的基础性结构上看,当代中国社会正在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从社会的前导性结构上看,当代中国社会正在从工业社会转向信息社会;从社会的生活方式结构上看,当代中国社会正在从匮乏型社会转向发展型社会;从社会的经济类型结构上看,当代中国社会正在从计划经济社会转向市场经济社会。这种多重跨越,构成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突出特点。 文化(这里特指精神文化)是社会的精神存在方式,是社会成员之间整合互动为群体的纽带和粘合剂,也是社会成员普遍承传的精神特质。社会转型不仅意味着经济结构、政治结构的转型,而且也是文化结构的转型。深刻的、大规模的社会转型,必然会引起文化传统的转向,价值观念的更新,人格模式的变换,从而导致整个文化体系、文化结构的总体转型。 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迄今为止,大体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外来的工业文明冲击古老的农业文明,随着农业文明的衰落,引起了普遍的文化危机;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诞生,不断增长的工业文明确立了现代文化意识的权威(一方面是资产阶级选择的欧美文化,一方面是无产阶级选择的马克思主义);从新中国诞生到改革开放,工业文明占了主导地位,反传统文化的文化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顶点(文化大革命);从改革开放到今天,信息文化来临而社会普遍进入市场经济,当代中国的文化变迁从传统文化走出之后,经历了告别传统的震荡,进入了正待定型的阶段。 从鸦片战争到今天,中国文化总体上处于一种传统文化衰微,外来文化不断冲击,伴随工业社会滋生的新文化因素有待整理和调整的文化重建状态。鸦片战争以后,张之洞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化重建方案。这种“东方的精神文明,西方的物质文明”方式导致了文化重构中的二重化矛盾。五四运动中,鲁讯提倡“拿来主义”,突破了文化二重化模式,掀起了改造传统精神文明的热潮。但拿来以后,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如何建构的问题仍未解决。文化大革命提到了“彻底砸烂”的文化虚无主义口号,传统文化砸烂了,外来文化被拒斥了,只剩下一种反知识、反文化的精神狂热与躁动。我们是在一种传统文化被冲得七零八落,外来文化被完全拒斥,创造出的大多是反文化的状态下步入市场经济社会的。一句话,我们在当代的文化起点是不成体系的,因此需要对当代文化进行重新建构。 2.市场经济与文化矛盾 在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当代中国社会面临三个大的文化矛盾: 第一,来自市场经济的文化冲击。 市场经济既是经济过程,也是文化过程。经济活动是人最基础的社会活动,经济模式是文化模式的基础。市场经济对文化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经济为核心的价值观对传统文化精神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一种追求崇高、神圣的泛道德主义,鄙视物质生活,重视精神生活,轻看利益,重看意义,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威武不能淫,富贵不能屈”。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来临,交换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直接基础,经济利益越来越突出,谋取财富越来越重要,重商主义,拜金主义等反文化思潮随之伴生。 二是精神文化在市场经济过程中的商品化趋势。精神文化本身在任何社会都不是商品。精神文化的实质是人对意义世界的追求,是非实用、非交换性的。但进入市场,文化产品却是可交换的,有实用价值的,可能会商品化的。这就造成了文化实质意义的非商品性与文化产品、形式的商品化的矛盾,其结果是又一种反文化现象;文化精神越深刻、越有意义,可能流行越少,而那些浅薄的、意义淡化的文化产品越到处泛滥。 三是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的挑战。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大众文化崛起,以其商品化、普及化、快节奏的特点,对传统的精英文化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专业化、永恒性、艺术追求对文化的垄断局面被打破,文化越来越世俗化。 四是市场经济本身提出了新的文化需要。一切社会都需要与其对应的文化,市场经济社会也不例外。但我国仍处在市场经济初期、市场经济还很不规范,人们直接感受到的是经济的冲动和致富的欲望,尚未充分体味到市场经济的文化要求。所以,许多人对市场经济的认识还停留在低文化意识的水平,从而导致了普遍的轻视文化的现象。 第二,普遍的文化不适应。 社会转型是一种过渡,原有的社会结构瓦解了,新的社会结构还未及成型,文化失去了统一性,人们被抛入杂乱的文化状态,由此导致了普遍的文化不适应。 一是现代文化大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一个人、一个民族的文化根源,是其生成的文化背景,是人的文化之根。但由于社会正迅速地走向现代化,个人已被现代文化所包围,电脑文化正取代书写文化,都市生活正同化着乡村生活,独生子女的一代已彻底告别了传统的大家庭生活,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与世界的关系,这一切都使人越来越远离传统的文化氛围。 二是外来文化大于本土文化。现代信息技术已把中国社会纳入了全球信息一体化的轨道。外来文化随着电脑,电视和科学技术的普及大量地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电视和旅游消除了人们对外来文化的陌生感和戒备心理;电脑和家用电器迫使人们接受英语作为普遍流行的指令性语言;现代生活方式的吸引使人们越来越习惯于西式快餐、西式服装,甚至象愚人节、情人节、圣诞节这样的西式节日;大众文化的风靡使人们热衷于迪斯科、卡拉OK、流行歌曲;而那种朴实、深沉、凝重的传统文化,离人们的日常生活却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