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天命觀雖然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被深度破壞,但其生命力仍然存在,並深深地影響着當代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簡略而言,儒家天命觀認為“天”高高在上,自由運行,主宰萬物,令人敬畏;而人之正道是順從天命,與萬物並行不悖,和諧相處。在古代文獻中,這種敬畏天地、順應天命的情感是一種古老的情感。在解釋周朝取替商朝的合法性時,周公提出了“以德配天命”這一說法,並警誡周朝子孫要“敬德” 。在他看來,敬畏天地是在敬德中得以落實的。春秋時期,孔子(前551—前479)提出以仁為本的君子理念,強調在修德中敬德;“始教於闕里”,於魯都杏壇(今山東省曲阜市北)創辦私學,引導學生進行內在的德性修養,目的是培養儒士這個知天命的群體。這個思路在思孟學派那裏引申出“誠”這種情感在敬天修德中的關鍵作用,即誠實地面對並認識自己的天命本性(與生俱來)。儒家傳統中的天命觀是在“誠” (一種內向性情感)中界定的。這是敬仰文化中的天命觀。 基督教也敬畏全能全善全知並主宰一切的上帝。但是,基督教的上帝作為主宰者同時也是啓示者,他會把自己的心思意念通過派遣先知的方式啓示於人。面對上帝在先知中的自我啓示,人衹能在信心中接受。信任情感(信心)成為連接人與神之間關係的唯一紐帶。在信心中,基督徒放棄了自己的判斷權,成為一個接受者,相信耶穌基督,在基督教裏領受神的恩典,尋求並遵循神的旨意。換句話說,神的旨意就是天命,是通過信心而進入人的思想,並被人理解的。這是一種信靠順服的生存狀態,也稱信仰生活。在這裏,神的旨意(天命)是在信仰中呈現並被界定的。 從認識論的角度看,在“誠”中呈現並認識天命本性,與在“信”中接受並理解上帝旨意,乃是兩個不同的認識進路。為了展示情感的認識功能,本文試通過對比“感官”這種認識器官,指出情感認識官能的原始性,並根據儒家和基督教的相關文本呈現各自的天命觀,展示它們的關鍵分歧點。 一 作為認識器官的“情感” 中西天命觀的核心問題,是人如何認識天命或神意。也就是說,天命觀的認識論問題,將是本文的關注點。就人的認識工具而言,研究者可以通過感覺經驗來獲得關於經驗世界的知識;在經驗知識基礎上,則可以通過論證(命題演算)來呈現思想對象。但是,對於那些情感對象(非感覺對象,如恐懼對象、信仰對象等)的認識論問題,學術界的關注和討論都顯得不足。感覺經驗來自感官,因而感官這種認識官能是人們認識感覺經驗世界的工具。關於感官以及感覺經驗在認識世界中的作用,以往已經有了很多的討論。但是,對於“天命”這種非感覺對象,人們在多數情況下仍在使用“情感”這種認識器官,這就需要對此作出分析。 情感是一種認識器官,就像感官提供關於感覺對象的知識一樣,情感提供關於情感對象的知識。天命是一種情感對象。不同情感中呈現的天命是不一樣的。缺乏對情感的認識功能之分析,就沒有途徑去理解天命這一情感對象。感官和情感都是人類原始的認識官能,既不能相互取代,也不能混淆使用。 (一)感官作為認識器官 在當代認識論主流意見中,感官往往被認為是唯一可靠的認識官能。因為,人在與周圍世界打交道時,首先是通過感官來接受外界信息的,並通過記憶把這些信息(感覺材料)儲存在大腦裏,作為進一步建構感覺對象(經驗世界)知識的原始材料。人們稱這種知識為經驗知識。感官在與周圍世界交往時呈現了感覺對象,即所謂“眼見為實”。在感官中呈現的所有對象都是實在的;或者說,感覺對象具有實在性。人們不可能把自己看見摸到的東西當作虛幻的存在。因此,建立在感覺經驗基礎上的知識,無論其形態如何,都是有根有據的。唯名論—經驗論對於這個認識論的基本事實作了一個極端的推論:經驗世界是唯一的實實在在的認識對象,是人們建構知識的可靠基礎。人們衹要對經驗世界作出準確的描述,所獲得的經驗知識就是可靠的。在這個思路中,感官的認識官能是提供人們認識外部世界的唯一通道。② 近代經驗論關於感官的說法可以歸結為如下三點。其一,感官的可靠性在於它們是原始的感覺材料提供者,稱為感覺的直接性。人們是通過感官和外界打交道的。沒有感覺,則無法形成關於外部世界的任何認識。人們一睜開眼睛,便可以看到周圍事物的各種形狀和顏色;伸手去摸它們,就有了軟硬的觸覺;通過耳朵,聽到各種聲音;鼻子嗅味;口舌品味;等等。這些都是第一手的關於外部世界的認識。 其二,感官提供的感覺材料具有穩定性。比如,這棵樹在這個地方已經很久了。我每次看見它的時候,它都向我呈現了基本相同的形象。這就是說,我的眼睛這個感官向我提供的關於這棵樹的信息是穩定的,因而是可靠的。因此,當我在記憶中擁有了關於這棵樹的感覺材料之後,我就可以使用這些感覺材料來建構關於這棵樹的知識體系。衹要我提供了關於這棵樹的準確的描述,我就擁有了關於它的可靠知識。 人們也許會提出所謂感覺的不穩定性或多變性問題。比如,一根棍子,在空氣中看是直的,但有一半入水時,看上去是曲的。究竟這根棍子是直的還是曲的?又如,一個物體,遠看為圓,近看為方。究竟這個物體是圓是方?有一種看法認為,這種感覺現象表明,在感覺中呈現的物體是不可靠的。在古代,一些古希臘哲學家用它來作為否定感覺可靠性的例子。經驗論在回答這個問題時指出,這個問題混淆了經驗觀察和理論解釋的區別。理論解釋是建立在經驗描述基礎之上的。在相同的經驗觀察基礎上,可以有不同的理論解釋。當人們提出棍子本身的直曲這樣的問題時,實際上是引入了“本質”概念,即這根棍子的本質是什麽?但是,對於棍子的經驗描述並不一定需要引入本質概念。人們完全可以採取如下更為精確的描述:在空氣中看,這根棍子是直的;一半插入水中,這個根子是曲的。因此,這提供了兩個經驗觀察,形成了兩個經驗描述(事實) 。這些經驗描述可以有精確度上的差別,但沒有對錯之分。因此,這裏並不存在感覺的不穩定性或多變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