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516.52 文献标识码:A 在其经典的他者理论中,胡塞尔认为,对他者的认知依赖于自身认知并以之为中介,如此他人认知才能获得其意义有效性的基础。也即,对他者问题的澄清最终奠基于对自我主体性之构造的澄清,后者为前者奠定了(认识论)基础。然则,这一中介性问题不仅是胡塞尔他者理论的重要特征,也招致了众多的批评。M.托尼森(Theunissen)认为:胡塞尔他者理论中的中介性问题不仅涉及到他者认知与自我主体性的关系,而且涉及到他者认知所发生的世界场域。虽则这些都归于“中介性”这一标题之下,它们实质上包含的问题类型却不一样:其一,胡塞尔的构造理论所“构造”出来的他者是否最终会导致逻辑上的悖反?其次,胡塞尔以自我之“此处”为出发点,并将他者构造为“彼处”,这是否不加检讨地预设了同质性的空间作为前提?本文主要检讨中介性所导致的上述两组问题,从而进一步检讨胡塞尔他者理论中的他异性问题,并对上述两种中介性批评给出一项温和的辩护,指出自我认知虽然不是他者认知的充分条件,但却是其必要条件。 一、胡塞尔他者理论概略 在《笛卡尔式的沉思》一书中,胡塞尔提出了一个至今影响深远的他者理论模型:自我主体通过严格的构造步骤来完成对他者的构造,进而达到对共同体、社会性乃至历史性的构造。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在于:胡塞尔如何通过对主体性进行彻底的澄清,进而为他者理论奠定牢靠的基础?为此,胡塞尔认为,在一般的超越论还原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执行一种专门的交互主体性还原——即源初还原(primordial reduction)。首先,我们需要将现象学的目光从直向的、朝向世界的方向返回到纯粹意识之上,从而在意向性的关联中考察主体的在世经验;其次,这些在世经验包括了诸多与他者相关联的经验,故而我们需要在纯粹意识的基础上人为地悬搁这些与他人的意向关联,或者说,在纯粹意识领域之内,通过源初还原进一步回溯到一个与他者无关的、纯粹自我的领域。胡塞尔认为,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真正的本己领域之中,为彻底的他者理论奠定基础。任何关于他者的论述不能在自身之中暗含对他者的、未经检查的设定(Overgaard,2002);唯有如此,他者理论才能避免自我主义的幻象。在此基础上,胡塞尔说明了他者构造的四个步骤(cf.Held,1972; Schutz,1970; Theunissen,1986; Zahavi,2012): 1.在被动综合的层次上,自我身体与他者躯体由于彼此之间的相似性而发生自发的结对。也即,当他者出现于纯粹的感性域之中时,该躯体因与自我身体的相似性而显著地凸显出来,进而与自我身体形成“现象上的结对”。(Husserl,1950:143)需要注意的是,自我与他者之间经由结对而构成的关系不但是最源始的关系——“自我与他我总是并必然是在源初的结对中被给定”(Husserl,1950:141),而且它还为整个他者构造乃至高阶的交互主体性构造奠定了基础——也即,这是一项“始创性成就”(Husserl,1950:113、142)。 2.在本己领域内,自我身体的构造是特殊的二元统一性:它既具有感受性、本体感以及动觉系统,同时也具有诸如软硬、外观、机体等外在的物理特征。就其构造而言,身体是体验性的统一:它被同时构造为两个维度(身体性与躯体性)的统一。(cf.Husserl,1952:145) 3.由于源初结对中对子之间发生意义的传递,而且由于自我身体首先被体验为二元统一体,故而当他者之躯体由于相似性而在感知域中凸显出来时,该躯体就因意义传递而获得了作为“身体”的意义。或者说,基于这种相似性的意义传递,自我对他者进行了“类比性统觉”,(Husserl,1950:141)自我将他者统觉为与自身相似的具身性他者。 4.上述类比性统觉在自我内部激发一种“一如我在那里一样”的意识。一方面,我的身体是绝对的“在此”;与之相对,他者所占据的位置则是“在彼”。另一方面,由于身体的运动能力,我原则上可以将当下的“在此”转变为“在彼”,反之亦然。基于这种身体移动性,当我看到他者之“在彼”时,其身体的相似性使我“回忆起”自己“在彼”的模样,并与此同时将自己的视角转移到“彼处”,“仿佛我就在那里一样”。 经由上述构造步骤,自我一方面将他者之躯体统觉为“另一个”身体、另一个“导向中心”;另一方面,自我在本己领域内构造出“第一个他者”,也即“在这一本己领域中并借助于这一本己性,超越论自我在最初的层次上构造了他我模式下的他人”。(Husserl,1950:131) 在此,我们可以注意到两个核心问题: 首先,就其方法论而言,他者之构造理论必然以本己的主体性为出发点。一方面,对他者的现象学澄清要求一个断然的基础,也即彻底排除了任何可疑之物、对自我而言清楚了然的基础。这是胡塞尔引入源初还原的意图。对他者的彻底研究要求悬搁一切关于他者的设定、纯化他者之存在有效性,从而将他者的素朴性还原为现象学意义上的他者现象。(Husserl,1950:126)为此,第一步就是对纯粹意识领域作进一步的澄清与限定——排除掉与他者之意向性、他者之成就有关的任何关联,从而获得一个真正的“自我领域”。另一方面,恰恰是这个切断了与他者任何关联的自我领域,现象学才第一次严格地区分出“自我本身”与作为自我之镜像的“他人”或“他我”(Husserl,1950:125-126),或者说区分出“本己自我”与“非我”(Husserl,1950:137)。就此而言,胡塞尔在方法论上不仅就其基础而言要求断然性,而且就其目标而言承诺了彻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