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席地而坐是我国古代人始于史前时期,历经殷周秦汉,三国两晋,下迄隋唐之坐习,并逐渐形成以此为载体的各种礼节制度,至周代已大备,唐宋以后,由于坐法之变更,悉遵周代礼仪“进退揖让之节文”的古代坐俗及所表示的礼节,大多也随之成了历史文化陈迹。本文通过对古代坐姿的种类研究,发掘其礼仪内涵,对泱泱中华礼仪之邦的坐俗文化作跨越时空之探源,并准确展示古代人们社会生活风貌。 关键词 坐法 箕踞 跪(跽) 坐俗文化 我国秦汉以前,人们“席地而坐”,坐时在地上铺上席。据考证,古人坐于席,正规的坐姿是两膝着地(或席),两脚的脚背朝下,臀部压在脚后跟上。据说这种坐俗一直延续到宋代始“完全革除”[①],朱熹说:“古人之坐者,两膝着地,因反其蹠而坐于其上。”就是证明。唐末五代时椅子出现,至宋代而盛行,人们垂足而坐日渐普遍,古人席地屈足而坐成为历史陈迹,而仅见于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上的人物造型中。正于近人谭嗣同于《短书》中说:“无筵几而为席地屈足之坐,人鲜不疑其瘫痪矣。”后世之研究者不能道其详,或纷纭其说;历史题材的美术作品和艺术创作中的人物坐姿常常闹出以今拟古的笑话,足见研明古代之坐法及其礼仪文化内涵,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敛膝危坐”之礼 我国素称“礼仪之邦”。周代的“礼”已集前代之大成,形成为系统化、理论化、定型化社会意识,形成繁复完整的礼仪制度。这些意识和制度“物化”为周代“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的极为丰富的礼仪程式。关于“礼”的社会作用,孔子的解释是:“礼者何也?即事之治也。”他认为:“若无礼,则手足无所错,耳目无所加,进退、揖让无所制。”(《礼记集解·孔子闲居》)他在履行“礼”的实践中,声称“苟无礼,虽美不食焉。”[②]他以“郁郁乎文哉”来赞美周礼,以“吾从周”来表明他复兴周礼的决心。从周代到以后封建社会各朝代,礼仪制度代代相袭,延续演变,影响乃至中国数千年的整个封建社会。中国古代坐法悉遵周代礼仪之“进退揖让之节文”,是先秦礼仪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而“敛膝危坐”,则是坐俗礼仪中最为规范的坐姿。“敛膝危坐”,即古文献中所说的“正坐”,或称“匡坐”,《庄子·让王》云:“原宪居鲁……匡坐而弦。”《礼记正义》云:“夫礼者,自卑而尊人。”《孟子正义》云:“礼者,所以正身也。”正坐也就是古代最合礼仪、极恭敬待人的坐法,成为帝王乃至卿大夫、士饮食及居处的样板坐姿,为所谓“正人君子”遵循不懈。文献上记载:三国时管宁常坐木榻,“其榻当膝处皆穿”(《高士传》)。又《晋书·陶侃传》云:(陶侃)“爱好人伦,终日敛膝危坐。”孔子自知将死,便“当户而坐”,仍取正坐姿势,以示礼度自守。 敛膝危坐,有学者说:“危坐,即两膝相并,下尻使上下腿平行,反其蹠而坐其上”,“此为最恭敬之坐法,守礼法之人士多如此坐。”[③]这一解释甚贴切。但据《礼记·曲礼上》,恭敬守礼之坐,还“坐必安、执尔颜。”孔颖达疏云:“凡坐好自摇动,故戒令安坐,久坐好
,故戒令如向者无怍颜容也。”《论语》也称“居不容。”于鬯按曰:“居当训坐,容当训动……居不容者,谓必安坐而不摇动耳。”今人虽不再“席地而坐”,然而先秦坐俗礼仪中的这些好的坐俗传统却留传至今。 敛膝危坐,现在朝鲜、日本还保留着这种坐法。日语词汇中的“坐胼胝”,正是这种坐俗文化信息词汇中的“活化石”。“坐胼胝”,简译为“脚背上的老茧”,令人费解。按日语表达的完整意思是:“因为总坐着而在脚背和踝骨上形成的老茧。”这个词汇形象地说明,坐时脚背朝下与地或席接触和摩擦,加上臀部加于脚踵的压力,久而久之,使脚背生出老茧。可见古之敛膝危坐,臀部一定是压在脚跟上的。从“坐胼胝”中所含的曾经渊源于我国后来却演变得无踪迹的坐俗文化信息,生动形象,是中文词汇无法替代的。“坐胼胝”一词也反证:坐时必定是去履。我国周朝《礼记、曲礼上》规定:“侍从于长者,屦不上于堂。”孔颖达疏云:“长者在堂而侍者屦贱,故脱于阶下,不著上堂;若长者在室则侍者得著屦上堂,而不得入室。”同时,脱履是坐姿所致的必然结果。孙希旦《礼记集解》云:“坐必先脱屦,盖坐以尻就蹠,著屦则妨于坐故也。”是明晰之佐证。笔者曾在日本家庭作客,亲身体验日本风俗之坐习,无论堂、室,或晤谈、或饮宴,需坐时(日式风俗之坐),主客均脱鞋而入。如果着鞋,特别是现代人穿的皮鞋、高跟鞋,是无法“敛膝危坐”即正坐的。 概括地说,我国古代“坐”中之正规姿势——“敛膝危坐”之礼俗,有如下细节:双膝着地,以尻著蹠,安坐而不摇动,无怍(变动)颜容,脱履等。这种正坐礼节,在“侍坐于先生”、“侍坐于所尊敬”、“侍坐于君子”、“侍坐于长者”时,则要求更衿庄严肃。如侍坐于先生,应执弟子职,即“亦有据膝,毋有隐肘。”也就是坐时,双手必须放在膝盖上,不能双手相抱作“隐肘”状。同时,“敛膝危坐”之礼,在多人席地同坐时,还有其他的礼节要求,如“并坐不横肱”(郑玄注:不横肱,为害旁人),“男女不杂坐”、“父子不同席”等等。我国古代坐俗礼仪,有的因历史的继承性而相沿至后世,有的则随着时代的变化而绝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