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现代化建设中,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伟大事业。50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在讲到古代文化同现实的关系时,认为继承古代文化的积极成果在现实的实践运动中的重要作用主要有两条,一是“发展民族新文化”,二是“提高民族自信心”。我认为,这是对优秀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积极作用的最本质的概括。我们今天看待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在认识上和实践上,都与此有直接的联系,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发展。 我认为,有一点是需要进一步明确的,即中国传统文化的含义非常广泛、非常丰富,因此,不宜对它作简单的、一言以蔽之式的概括,而应作具体的、深入的分析。这样,在思路上会更开阔一些,在实践上也会更有力一些。具体说来,如果我们从精神遗产方面看待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就会深切地感受到它同提高民族自信心有密切的关系。中国人有一条古训,叫作“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里说的是一种精神。在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人、许多书都讲到精神,而以这里所讲的“自强不息”最为突出。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惟有自强不息,才能生存,才能发展,才有美好的未来。另外,我们从文化传统方面看待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也会深刻地认识到它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有重要作用。自秦汉以后,历代促进民族间交往和联系的措施,以及由此而反映在人们思想上的凝聚意识,逐步发展为中华民族的凝聚精神。“海内一统”、“天下一家”,成为多民族的历史共识;“五经”、“正史”,成为多民族的文化认同。传统文化所代表的文化传统,对于维系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有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传统文化是一座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的宝藏。从历史文化资源方面看待传统文化,开发这个资源,对于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这不论在历史智慧、人生哲学方面,还是在科学、文学、艺术及其他文化领域,都有巨大的潜力。 传统文化中也有糟粕,这是应当剔除的。但总的来看,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仍有其突出的价值,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只有这种关系在人们的认识上和实践上都能得到正确的反映,它才会促进国家的繁荣,民族的振兴,历史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