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南京最早形成的文化乃是石城文化,它最先是以“边塞文化”出现,后来逐渐变化为“名士文化”。然而,这一文化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还未引起人们重视,以至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 所谓“石城文化”,无疑的,它是以石头城作为标志的。 石头城,因筑在南京城西的石头山而得名。早在公元前333年,楚威王攻灭越国,就在石头山置金陵邑。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巡游到金陵,说此地有“王者气”,改金陵为秣陵。东汉建安年间,相传诸葛亮出使东吴、在今石头城不远的驻马坡(今乌龙潭蛇山北麓)驻马论形势,他对孙权说,此地“钟阜龙蟠,石头虎踞,真帝王之宅也”,因此孙权于公元211年,把统治中心从京口(今镇江)迁来秣陵,次年,在石头山楚金陵邑旧址上,修建了石头城,作为水军根据地(据说周瑜曾在此治水军),并把秣陵改称建业,意思是他要在这里“建帝王之大业”。《三国志》记载,汉献帝建安十六年“权徙治秣陵,明年城石头,改秣陵为建业”。 孙吴石头城以石头山为范围,“因山以为城,因江以为池”。周边七里零十步,南面开有两门,东面有一门,西北面因紧临大江,所以不设城门。由于此城主要是利用石头山岩壁的自然山势筑城,只在低凹处填上土石,尤以西面临江的城基最为险峻,其中有一段由江边长达里许的红色砾岩构成的峭壁,因历尽江水冲刷,岩壁凹凸不平,形似面具,因此俗称“鬼脸城”。 孙吴石头城是建业都城外围的军事重镇,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一旦石头城有失,建业也就失去屏障而不保。西晋统一全国时,大将王浚从四川率舟师东下,直扑石头城,吴主孙皓只得举幡投降。唐代诗人刘禹锡《西塞山(西塞山为清凉山绝顶》怀古》:“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就是指的这个故事。《三国演义》曾引此诗而终卷。刘禹锡还有一首脍炙人口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诗之后,吟咏石头城的诗词脱匡而出,其中最著名的是元人萨都刺的《念奴骄·登石头城,次东坡韵》:“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唯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墙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寂寞避暑离宫(指清凉山,南唐时为后主避暑离官),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冷,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由于石头城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曾有过许多金戈铁马的壮丽场面,所以形成了一种“边塞文化”。 明代朱元璋建都南京营造应天府城时,古石头城被包融其中,气势更加雄伟。清初董俞《忆江南》中有句赞曰:“江南好,最忆石头城。孙楚楼边春系马,莫愁湖畔夜弹筝,佳丽胜西京。”稍后,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则以石头城为开篇:“那日进了石头城,从他老宅门前经过,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二宅相连,竟将大半条街占了。”而甲戌本《石头记》卷一在“这石头记”四字侧批有“本名”二字,道出了《红楼梦》的本名为《石头记》。 正是因为石头城在我国历史上有着突出的地位,所以它被国家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毛泽东于1949年2月15日在一文中曾引用“天低吴楚,眼空无物”之句;1975年,邓小平曾陪金日成游石头城,赞不绝口;近几年,在石头城下建国防园,江泽民为之题“国防园”三大字。由此可见,党中央三代领导核心都十分关注石头城这一古迹。 清凉山是整个石头山的一部分,因此,也是古石头城的一部分。唐代诗人刘禹锡在《西塞山怀古》中的“西塞山”实际上即指清凉山北高峰。据孟蜀何光远《鉴诫录》记载,有一次,元微之、刘梦得(即刘禹锡)、韦楚客在白乐天(即白居易)家中聚会,谈论南朝兴废之事,由各人赋“金陵怀古”一篇。刘请为先赋,饮酒后不假思索,一笔呵成,即《西塞山怀古》。白乐天阅诗后说:“我们几个探龙,你先获珠,余下的都是鳞爪了,还有什么用呢?”于是白、元、韦三人也就不赋了。从这一故事得知,当时《西塞山怀古》是作为《金陵怀古》而赋的。这从诗的内容中也可看出,以往注家都指称“故垒”为大冶西塞山,即孙策击黄祖处。其实,“故垒”即指金陵石头山,包括今清凉山在内。至于金陵之有西塞山,历史上早有记载。梁人何逊的《入西塞示南府同僚》诗,金人郝天挺注云:“西塞山在金陵西。”又据《梁书》记载,天监年间,安西安成王萧秀戍石头城时,何逊在萧秀手下为参军事兼尚书水部郎。由此推知,何逊诗题所说的“入西塞”即是入石头山之石头城。明人顾璘的《登清凉山后西塞亭》诗云:“晚上高亭时落晖,万山塞翠湿秋衣。江流一道杯中泻,云权千门鸟外微。古寺频来僧尽老,重阳欲近蟹争肥。霜枫恶作萧条色,故弄残红绕客飞。”诗中嵌有“翠微”二字,这样我们就可以将西塞山具体落实到清凉山北高峰——翠微山。 唐代以前,因长江故道逼近石头山山麓,而作为石头山的一部分的清凉山乃为石头城的重要制高点。后长江逐渐西移,至南唐时,石头山(包括清凉山)已失去其要塞地位,并逐渐演化为名士之渊薮。当时,南唐中主、后主将清凉山的兴教寺扩建为石城清凉大道场,并在寺内建德庆堂作为避暑离宫,在山上广植翠竹,以此清凉。在山巅建“翠微亭”,在山下掘保大井(俗称还阳井)。南宋时,清凉山更是今非昔比,乾道六年,诗人陆游在《游清凉广慧寺记》中记叙了当时清凉山的景况:“遂出西门,游清凉广慧寺。寺距城里许,据石头城,下临大江。南直牛头山,气象甚伟。然坏于兵火。旧有德庆堂,在法堂前,堂榜乃南唐后主撮襟书,石刻尚存,而堂徙于西偏矣。”“(与宝余)同登石头,西望宣化渡及历阳诸山,真形胜之地;若异时定都建康,则石头当仍为关要。或以为今都城徙而南,石头虽守无益,盖未之思也。惟城既南徙,秦淮乃横贯城中,六朝立栅断航之类,缓急不可复施。然大江天险,都城于之。金汤之势,比六朝为胜,岂必明谁为固邪”?八年之后,陆游奉召由四川东归重游石头城,又留下了壮烈诗篇:“蜀栈秦头岁月遒,今年乘兴却东游。全家稳下黄牛峡,半醉来寻白日洲。黯黯江云瓜步雨,萧萧木叶石城秋。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泪已流。”此外王安石和苏东坡也曾来“问佛”,安石有《清凉白云庵》诗,东坡有《清凉寺阿弥陀佛赞》、《赠清凉和长老》和《次旧韵赠清凉长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