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的发展可以超高速地前进,文化的积淀则不可能短时间内速成。拔苗助长,故作老成,都应是深圳文化发展要避免的。 深圳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新人走新路”上 当前的深圳仍然是“经济的深圳” 目前文化人谈起深圳的文化发展确实有些尴尬,因为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是:深圳迄今仍是一个经济型的城市,她的特区地位,她的“排头兵”、“试验场”、“窗口”等优势功能,主要是朝着经济改革与发展的目标设定的。没有人试图要把深圳建设成一个“文化特区”或文化中心城市。因此,深圳在过去到未来的一段时间里,经济优先发展都是一条不成文的定理。当前的深圳仍然是“经济的深圳”——这是深圳的市情和城市个性的一个基本方面,我们所要做的一切都必须在这个大背景下进行。除此之外,我们必须面对的另一个现实是:深圳这个城市太年轻,年轻得使她在需要岁月积累的文化天平上几乎没有什么分量。 那么,在现时的深圳大谈文化发展的宏伟目标,是不是在不恰当的时间和地点谈论不恰当的话题呢? 当然不是。在深圳的经济蛋糕不断做大的同时,这个城市的文化内涵也在不断得到充实。且不说80年代的几大文化工程建设和近期陆续展开的新一轮文化设施建设热潮,单是1995年以来各种文化骚动和文化亮点的出现(其中包括《深圳商报》“文化广场”),就足以让人们感觉到这个城市里议论文化的声音越来越大,渴求文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发展文化的自觉意识越来越强。文化人甚至可以快慰地感叹:衣食足而思文化——在深圳经济如日中天之际,深圳的文化天空也正在由沉寂的子夜转入晨星闪烁的黎明。 追求新兴城市的文化创新优势 诚然,当人们企盼着深圳的文化早日走向她的辉煌,当深圳的文化人开始大声谈论着未来的文化发展定位问题,当他们在急切地寻找着什么,认真地勾画着什么的时候,我们既需要火一般的激情,也需要冰一般的冷静。我们需要反复去思考:对深圳文化的未来,我们究竟企盼什么?不管文化人的思绪多么浪漫,现时,我们一定不能企盼深圳会成为一个“文化特区”或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一个文化中心城市。深圳的城市发展逻辑与规则不会变,她的城市个性不会变,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她仍然是一个经济型的城市。因此,我们所要认真考虑的是:经济中心城市的文化功能与发展模式。 不管文化人的渴望多么焦虑,我们也一定不能企盼深圳的文化之树很快就会根深叶茂,巍然挺立,傲视苍穹。深圳的城市年轮尚浅,它仍然是一个发育中的少年,在未来的十几年内,深圳都不可能摘掉“文化少年”的帽子。特别在一些古老和正统的学术研究与艺术创作领域中,深圳冒尖尚需时日。一般来说,经济的发展可以超高速地前进,文化的积淀则不可能短时间内速成。拔苗助长,故作老成,都应是深圳文化发展要避免的。因此,深圳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新人走新路”上——追求新兴城市的文化创新优势。 急于求成的心态要特别警惕 重商的城市难免急功近利,年轻的城市又难免有些浮躁。在深圳考虑文化发展问题时,急于求成的心态是人们要特别警惕的。 从深圳发展的市情来看,我们认为,对于未来的深圳文化,应企盼的是: 1.尽快把经济的蛋糕做得更大,把我们的家底打得更厚实。经济实力是经济型城市文化发展的首要资源,是文化快速发展的必要前提。能否将雄厚的财力资源转化为文化的发展资源,即用钱来“聚人气”、“买时间”、“造文化”,是影响深圳未来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经济优先发展战略在深圳未必不是文化发展的福音。 2.把深圳建设成为一个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经济中心城市,应是我们现时的奋斗目标。上海、纽约、多伦多、悉尼都是赫赫有名的经济中心城市,但它们的魅力不光来自金钱与财团,厚重的文化实力和绚丽的文化生活,使它们同时也成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名城。香港在走过120年的“经济香港”之路后,从70年代后期开始,正致力于营造一个“文化香港”的崭新形象,使之成为一个不可多得的东西文化交流中心而享誉世界。许多成功的个案显示:经济中心城市的文化未必是灰色的,未必是无所作为的,她照样能创造出一流的佳绩,散发出迷人的光彩。 深圳当聚集优秀中青年文化人 3.营造一个聚集文化人的磁性效应,有目的地大量吸引文化人才,是提高深圳文化档次的必要条件。未来的深圳要不要养一批书卷气十足、贵族气十足的文化人?我们企盼着对此作出肯定的答复。没有杰出的文化人,就难有杰出的文化业绩。为扬长避短,发挥特区城市的某些优长,深圳当以聚集优秀中青年文化人(年轻的博士、副教授、教授,特别是有海外留学经历的青年学者)为主,以期未来的深圳在文化创新求异方面、在中外文化交流方面大放光彩。 4.建立“体外”文化人网络,发掘现有人才的文化力,是深圳未来一个时期内文化发展的独特模式。深圳有许多高学历高智商的文化人,但他们大多数身处“体外”(不在专业文化、教育或科研机构工作),这种状况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仍将会保持。因此,深圳的各种文化机构、协会、学会都应建立面向社会的专业人士网络,创办更多的“文化广场”,通过举办会议、课题组合、征集成果、评选颁奖、学习培训等形式,发掘“体外”人才的文化力,使编制未归队的文化人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专业效能归队,继续从事文化的创造,从而增强整个城市的文化生产力与创造力。 5.开展几项影响大、品位高、定期性的大型文化活动。城市的文化生活和文化影响力需要一些有影响的、有品位的大型文化活动来体现,如文化节、学术会议、大赛仮会演、展览、评选、研讨活动,等等。但目前深圳正缺少这类活动。“荔枝节”、“大剧院艺术节”、“大家乐”等作为深圳的文化盛事,似乎都不够档次,在外地的影响力很低,不足以树立深圳的文化形象。应该组织专家对此进行专门的策划,用有影响的文化盛事来提高深圳的文化档次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