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机会的地区差异问题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界探讨的主要课题之一,并经常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许多研究表明,高校分布不平衡所造成的高等教育规模的地区间差异,是导致高等教育机会地区差异的一个客观因素(友田泰正,1970;天野郁夫等,1983;赵海利,2003;李立峰,2010;窦心浩,2014)。我国的高校多为中央及地方两级政府办学,其地区分布又受到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因此高等教育规模的地区差异往往被视为“政府的失灵”,那么充分导入市场机制后,高等教育规模的地区差异问题是否能够得以解决呢?日本的高等教育以私立大学为主,市场机制发挥主导作用,本研究将通过分析日本高等教育规模的地区差异状况,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迄今为止,日本学者利用“大学容纳能力”的概念,对高等教育规模的地区差异问题进行了研究。朴泽泰男(2005)指出按办学主体的性质来区分的话,各地区私立大学容纳能力的差距比国立大学更大。上山浩次郎(2012)分析了大学容纳率地区差异的变化趋势,发现大学容纳能力的地区差异正在扩大。佐佐木洋成(2006)采用“高等教育毕业生率”、“白领职员比例”、“居民人均收入”、“人口集中地区居民比例”等四个条件作为地区结构性条件,分析了1975年至2000年之间大学容纳能力与地区结构性条件的相互关系,指出各地的社会经济条件与大学容纳能力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而且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两者之间的联系变得更为紧密。上述研究虽然对日本高等教育规模地区差异的变化趋势和成因进行了分析,但由于考察对象、时间以及所使用的数据相互不同,因此未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日本高等教育规模地区差异问题的具体状况。 本文中将沿用“大学容纳能力”这一概念表示日本各都道府县的高等教育规模,即“区域内全体高校容纳本地高中毕业生的能力”(小林雅之,2005)。其具体指标用“大学容纳率”表示,计算方法如下。 大学容纳率=当地大学招生人数/当地高中毕业生升学人数 根据上述公式,本文中所说的“高等教育规模”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升学人数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本地区内的大学招生人数增加,大学容纳率也会上升;反之,大学招生人数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当地高中毕业生的升学人数下降,也会导致大学容纳率的上升。 在本研究中,首先将考察大学容纳能力地区差异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探讨各地区之间大学容纳能力差距的程度和地域分布特征。其次,从不同办学者的角度出发,分析各类大学在各地区的分布状况。最后,通过分析各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研究影响日本高等教育规模地区差异的主要因素。 二、大学容纳能力的地区间差距及其变化 日本共有47个一级行政区,其中包括1都(东京)、1道(北海道)、2府(大阪、京都)、43县(爱知、神奈川等)。由于东京、横滨、大阪、神户、京都等主要大城市大多集中在东京和大阪周围,因此形成了“东京圈”和“大阪圈”这两大城市群。此外,名古屋、札幌、福冈等大城市所在的爱知、北海道、福冈等地也都是日本的重要地区。本文将以47个都道府县为对象,考察日本各地区高等教育规模的差异问题。 (一)大学容纳能力地区差异的变化趋势 为了准确把握高等教育规模的地区差异,在此将使用基尼系数和标准差这两个测算不平等程度的常用尺度来进行测量。笔者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发布的《学校基本调查》中的“各都道府县内大学招生人数”和“各都道府县大学升学人数”这两种数据,计算了各地大学容纳能力的基尼系数和标准差。 图1显示了1974年至2012年的基尼系数及其变化趋势。1974年至2012年期间,大学容纳率的基尼系数平均为0.29,虽然各年度之间有一定的上下波动,但从1974年的0.41降至2012年的0.24,大学容纳能力的地区差异总体上呈逐渐缩小的趋势。另一方面,私立大学容纳率的基尼系数虽然下降明显,但长期高于国立大学。与此相对,国立大学容纳率的基尼系数不但明显低于私立大学,而且波动较小,相对保持平稳。 从下降速度来看,上世纪80年代末之前基尼系数的降幅较大,90年代以后,大学容纳率的基尼系数仅从1989年的0.27下降至2012年的0.24,降幅较小,而且还有一定的波动。特别是在进入本世纪后,私立大学的基尼系数一度曾略有上升。从时间上看,上述状况的出现与高等教育的地方分散化政策①的颁布和废止,以及18岁人口的减少趋势②不无关联。根据大学容纳率基尼系数的变化趋势,我们可以推测政府的高等教育政策和高等教育市场的波动,都对高等教育规模的地区差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图1 各都道府县大学容纳率基尼系数的变化趋势 与表示不平等的相对程度的基尼系数不同,标准差表示的是地区差异的绝对程度。如图2所示,1974年至2012年,各地区大学容纳率的标准差的变化趋势与基尼系数基本相似,总体上也呈现出逐渐减小的状况。在90年代中期以后,大学容纳率的标准差一直徘徊在0.37至0.39之间。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与基尼系数相似,私立大学容纳率的标准差也大大高于国立大学。而且,在90年代初以后,私立大学容纳率的标准差长期徘徊在0.48至0.50之间,而国立大学的标准差却持续减少,两者之间的差距呈现出扩大的趋势。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00年前后,大学容纳率的标准差低于国立大学容纳率的标准差。由此可以推断,在这一时期的部分地区,国立大学和私立大学起到了一定的互补作用,有效地缩小了各地区高等教育规模的差距。但在2000年以后,各地私立大学容纳率的标准差有所扩大,国立大学容纳率的标准差明显下降,两者之间的差距呈扩大趋势。